潍有正能量|都振明:50年初心不改,只为让百姓看上更好电影

2023-11-21 16:10:3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邵梓浩 商梦茹

  大众网记者 邵梓浩 商梦茹 潍坊报道

  近日,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公布,潍坊市民都振明入选“敬业奉献类好人”。1955年,都振明出生于潍坊安丘,17岁时进入到安丘市电影公司,成为一名农村电影放映员,在此之后,他的人生便与“光影”结下不解之缘。

  “刚做电影放映员时,我头发乌黑,现在已是满头白发。”都振明从风华少年到花甲老年,五十载春秋变换奔走在各个村庄之间,用优质的影片滋养百姓的精神家园。

  都振明退休前,爱岗敬业、以身作则,是一名优秀的电影放映员;退休后,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又加入到公司公益电影志愿服务队,至今仍坚持在放映一线。

  光影之间,映照着一位老人的热血沸腾

  因为喜欢电影,51年前,17岁的都振明在面对多个职业选择时,毅然决然地选择进入安丘市电影公司工作,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光影人生”。

  早些年间,老百姓的娱乐方式很单一,每次“电影下乡”就是他们难得的文娱活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都振明推着装有电影放映机、小型发电机、影片、幕布等物资的、总重量达400斤的独轮车开始了“上山下乡”。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放映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吱呀吱呀”的独轮车也变成了小货车。后来,老百姓安装了电视、购入了手机,都振明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己的步伐,至今足迹已遍布安丘市的800多个村庄,累计放映电影过万场,观影人次超过100万。

  “放映机越来越精巧,光源质量不断提升,清晰度、声音效果也提上去了。”都振明说道。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过50多年的发展,老式胶片放映机变成了数字电影放映机,最初的电子管、晶体管变成了集成电路,电影放映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

  都振明积极适应这样的发展变化,主动学习新的知识技巧,“有时候说明书上的讲解太过笼统,我就给生产厂家打电话咨询,后来还在智能手机上进行搜索”,都振明表示,从来没有觉得有困难,用心去做事,事情一定会做好。半个世纪里,变的是放映技术、放映设备,不变的是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那份热爱化成一把利剑,将所有的困难迎刃而解。

  春秋变换,积淀着村邻乡舍的深情厚谊

  “放映机将大片大片的雪花投射在幕布上,台下的观众个个聚精会神。”都振明回忆起1976年的那个冬天,他走了几十里山路到村子里去为老百姓放电影。电影放到中途,天空忽然飘起了雪花,雪花不一会儿落满了观众的肩头,冰天雪地,北风呼啸,电影《洪湖赤卫队》里不时吹起响亮的号角,台下的观众丝毫没有要转身回家的意思,如饥似渴般盯着那一小方幕布。

  这样的场景让都振明深受感动,那是他工作的第四年,飘落的雪花在那颗年轻的心脏里泛起涟漪,在热爱之外,又多了份为民的情怀。

  50多年的电影放映经历,都振明结交了很多“老”朋友。每个村有哪些贫困的五保户、家庭困难的学生,他都了然于心,并在每次放电影时给他们带去粮油等物品。工作之余,都振明还会为村民换换电灯、修修家电、理理发;看到年迈的老人编的笤帚、笸箩,他和放映队的同事就做起“代销”,把东西带到城里卖掉后再把钱送回去。

  “今年我的身体不太好,有段时间没和放映队一起去村里放电影,老人们还向同事打听我怎么样了,我也想要赶紧好起来,再去村里和老人们拉拉家常。”都振明说,这些小事不值一提,但总有人要去做,他的心里挂念着老百姓,老百姓也挂念着他。

  初心不改,传承着为民服务的公益情怀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露天影片的数目、种类也越来越多,品质也越来越上乘。与此同时,公益电影志愿服务队也在不断壮大,队伍中不时涌现出新生力量。

  吕航就是服务队里的一名“00后新兵”,正在读大三的他从高中毕业后每年寒暑假都在安丘电影公司兼职放映员。“都振明是我的师父,每场放映师父都会教给我很多实用的放映技巧,每次都觉得收获满满。”吕航说。

  对待年轻的放映员,都振明从不吝啬传授电影放映知识,他总是温柔又耐心地为队员们答疑解惑,他的专业能力和敬业之心也照耀着新一代放映员的成长之路。

  51年,时间长河里的短暂一瞬,51年,生命历程中的大半部篇章。岁月在都振明的眼角留下了痕迹,也将他的青丝染成了银线,但追梦的人从来不惧山高路远,他的初心依然光鲜闪亮。“今年在调养身体,等到明年身体调养好之后我会继续回到队里放电影,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都振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