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子区第二实验学校许晓娜:用真情大爱筑牢校园抗疫防线

2022-12-08 16:56:05 来源: 坊子教育 作者: 王世敏

  她是护士,工作岗位却不在医院;她不是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却是校园疫情防控的“守护者”。她就是坊子区第二实验学校的校医——许晓娜。自疫情防控战役打响后,她主动站在校园疫情防控最前线,不辞辛苦,不计得失,用医者的仁心和师者的爱心诠释一名新时代校医的双重责任与担当。

  一、认真钻研防疫技能,提升自身业务本领

  疫情发生时,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职业的敏感性让她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作为一名校医,她深深感到自己肩上扛着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学校放假,抗疫不放假”。她不敢有丝毫懈怠,每天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动态,及时发布信息,认真学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业务知识,虚心向有经验的同行请教,认真钻研防疫技能,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二、筑牢校园战疫防线,守护校园防疫安全

  每次开学前,她严格按照卫健委、疾控中心、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防控要求,数次完善优化学校疫情防控相关预案和制度,编制了《校园防疫手册》,并精心布置留观室、隔离室、防疫物资储备室等场地,精心组织开展复课演练、做好学校防疫物资的采购工作以及校园的消杀等工作。学校返校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受到了复学检查组的一致好评。每周、每日,她时常出现在各班教室里,追踪全校42个班1900多名学生的出勤和班级晨午检、消毒、通风情况,对全校师生因病缺勤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落实返校流程,把疫情风险降到最低点……作为学校的疫情报告人,她除了每天接收各级有关疫情防控的文件、要求,及时回复外,每天还要关注学校各部门防控信息并记录、填表、上报。为了减轻班主任收集的工作量,她一个信息技术“小白”,对着手机、电脑,查百度、搜教程,不断地琢磨各类信息收集的小程序,确保减负不减质,做到数据精准。

  三、坚定树立大局意识,诠释校医责任担当

  防疫工作的任务紧张而繁重,她每天,早出晚归。家里两岁女儿生活顾不上,因为学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各地疫情形势变化和防疫政策的不同,让她一年多来那根紧绷的弦始终不敢松懈。关注疫情最新消息、摸排师生及家庭成员行动轨迹、校园物资储备、应急事件处理……学校里这些事儿在她眼里比什么都重要。

  今年11月,疫情告急,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根据上级工作安排,11月24日,学校实行线上授课。紧急关头,许晓娜在妥善安排好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连续一周留在学校工作,填写在线表格,联系班级学生,开展核酸检测,有条不紊的开展疫情调度工作,加班加点,坚守一线,为了更快的统计好信息,做好核酸,连续两晚不眠,协助医护人员工作到凌晨三点多,每天都睡在办公室,有时候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面对复杂的情势,手机24h开机,随时解答老师和班主任们的问题。除此之外,留校期间每天还要进行信息填报,调度人员信息、为在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为班级进行消毒都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老师们对她说辛苦了,她总是摆摆手说:“比起其他医务者,我这不算什么!”还口口声声地对老师们的配合表示感谢,体现了一名校医在危机当头心系师生、冲锋在前的责任与担当。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许晓娜用真情筑牢校园抗疫防线,用大爱书写一名校医的时代担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不负使命,不负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