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高端肉牛何以安家潍坊

2023-05-15 15:23:45 来源: 潍坊市广播电视台 作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潍坊将肉牛产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重点,统筹资源上下联动,加快四链融合,区域性肉牛产业集群发展取得新进展。

  这两天,3000头来自新西兰的安格斯母牛抵达潍坊滨海区的胜伟牧场,未来10个多月的时间,这里将至少繁育出2800头新一代纯种安格斯肉牛。

  安格斯母牛早熟易配,生产性能表现优异,再加上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先进的繁育技术,受胎成功率达到了95%以上,远高于其他牛种75%成功率的水平。我们计划年内再进口纯种安格斯基础母牛3万头,配种定胎完之后,我们把怀孕的母牛放给老百姓,这样养殖规模能到5万余头,形成50亿元产值。

  谁也不曾想到,在2022年之前,3000头是胜伟集团1年进口牛的总和。面对国内市场需求的激增,2019年,嗅到商机的胜伟集团抢先布局,结果因为货源的不稳定遭遇了首次滑铁卢。

  胜伟集团总裁助理戴明浩说: 之前有一年时间,我们启动了肉牛生产线,但受制于货源,加工量不大,亏损严重。这个教训,坚定了我们进行安格斯肉牛育繁推一体化的决心。必须加快肉牛本土品种改良,把核心竞争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为此,胜伟集团与院校合作,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利用冠军牛胚胎及冻精,成功培育出纯血后代,打造“碱地黑牛”品牌。然而刚破解了种业难题,企业再遇新问题。

  胜伟集团滨海牧场场长张继平说:政府想要做强产业,我们也有信心挑头儿干,但一个大产业链条啊,哪有那么容易。举个例子,饲喂一头牛每天就需要15元,一万头每年吃进去5000多万,潍坊要达到3年10万头的目标,像我们滨海这种饲养面积300亩的牧场,至少需要三十个!

  堵点在哪里,创新就在哪里。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更好地聚焦种群扩繁,胜伟集团以“寄母还犊”的方式同合作社、养殖户展开合作,半年时间,带犊母牛仅寄养出去两千头,远没能达到预想的规模。

  为让农民轻装上阵,潍坊多部门联合出台的《潍坊市畜禽活体融资登记管理指引》,企政银担四方发力让畜禽活体有了可抵押的“身份证明”。

  潍坊市畜牧业发展中心主任孟凡东说:省农担引入生物资产区块链监管平台,同时为银行分担风险,省农交中心出具畜禽活体所有权他向权证,并对可能出现的不良资产进行处置,保险机构兜底,这样活体牛变成了“数字牛”“金融牛”“资产牛”。

  创新金融政策激活产业发展一池春水,就这样,潍坊经济开发区潍杨农牧潍杨农牧专业合作社仅流转了126亩土地,一分钱不花就搞起了养殖。

  潍坊经济开发区潍杨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崇超说:原先是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现在肉牛养殖能抵押贷款,一头牛能贷3万块钱。像我们现在存栏量1700头能解决资金5000多万,这样一下子就给我们解决了资金压力问题。

  与此同时,潍坊还出台了《关于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新品系培育到养殖小区建设,拿出真金白银来扶持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最高奖励可达500万元。在链主企业带领下,潍坊今年将完成存栏5万头优质肉牛的目标,到2025年,养殖规模将达到10万头。

  潍坊经济开发区双杨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吉李平说:目前我们街道肉牛养殖已经达到5000头以上,刚刚收到了肉牛奖补100万元。每年村集体能多增加收入10万元以上,到今年年底,我们全街道36个村养殖量将达到1万头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安格斯肉牛养殖基地,让大家都能发牛财,过上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