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全流通信托项目、舒斯贝尔项目两个信托产品先后曝出问题之后,中信信托的另一款信托产品再次遭遇风险红灯。日前,中信信托稳健分层型1301F期发布预警报告,称该款信托产品单位净值已经低于平仓线。作为国内规模和实力都处于第一梯队的中信信托,却在短短半年时间,出现三款产品亮出红灯的现场,确实让投资者和市场人士颇为惊讶。
近期以来,华澳信托、中诚信托、国投信托、吉林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都出现了兑付危机问题,如今行业龙头中信信托也是问题不断,表明信托业风险暴露的概率在不断加大。
连续三款产品“出事”
去年底,中信信托发行的三峡全流通信托项目出现兑付危机,该项目共发行4期,募集资金总额13.35亿元。中国建设银行承担了其中两期、总计2.697亿元的资金募集任务,中信信托募集的资金规模为10.703亿元。由于三峡全通涂镀板有限公司经营不善,出现大笔债务,使得三峡全流通信托项目的兑付也遭遇危机,中信信托无奈欲以公开拍卖债权形式回款。所幸的是,近日已有神秘资金接盘,中信信托随即宣称中止拍卖。
中信信托旗下的另一款信托产品“中信信托·舒斯贝尔特定资产收益权投资集合信托计划”项目此前也遭遇兑付危机。中信信托也试图通过拍卖方式来回款。但第一轮拍卖流拍,第二次拍卖被山东省高院叫停,直到5月3日,第三轮拍卖终于有了新的进展,拍卖的第一项与第三项资产最终以接近底价的价格成交,中信信托收回资金4亿元,而另外一项参考价3.11亿元的标的最终流拍。
这两大信托兑付危机还没有平息,5月2日,中信信托稳健分层型1301F期发布预警报告。这份要求追加资金的临时报告显示,因截至2013年4月26日,稳健分层型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301F期的信托单位净值0.8695元,低于平仓线0.87元。受托人已经于2013年4月26日通过电话和书面传真方式向投资顾问及一般B类委托人发出了风险预警及特别交易权行使提示书,建议一般B类委托人追加资金并慎重决策。
预警报告同时表示,截至2013年5月2日9:30,一般B类委托人已追加50万元使信托单位净值超过平仓线0.87元。按照信托合同约定,受托人无需行使特别交易权对信托计划进行投资止损,同时继续将本信托计划所持有的非现金资产比例限制在20%以下。
野蛮成长背后风险剧增
信托产品一直被视为低风险理财产品,前两年,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银行向企业贷款的力度相对较弱,加上资本市场IPO门槛较高,很多企业不得不转向通过信托市场进行融资。前两年,信托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往往高达10%甚至更高,远高于银行存款利息,也高于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高收益率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向信托理财产品,而信托机构也因为能够赚取大量的中间费用,也乐于推广信托产品。据信托业协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中国信托业资产规模已达6.98万亿元。
不过,信托理财产品的野蛮生长,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相比银行业,信托业的监管要松很多,加上一些信托项目信息不透明,监管很难到位,很多该履行的尽职调查,往往都是走过场,使得不少信托理财产品存在瑕疵。
“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企业还能够给投资者给予10%以上的回报。但如果经济形势不理想,很多行业的利润率都不能达到10%,怎么可能会给投资者10%的回报呢?今年以来,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普遍降低到5%左右,说明当前的经济形势并不好。而前两年发放的信托产品,在今年进入集中兑付期,因此,信托产品出现兑付危机,也在情理之中。”天一信托分析师李华告诉本报记者。
监管部门显然也意识到信托市场隐藏的风险,并在逐步加强对信托产品的风险监控。以信托产品最集中的基础产业信托产品为例,去年监管层已出台了五个监管措施,其中去年年底,银监会等四部委下发的“463号文”——《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规违法融资行为的通知》,算是近年来针对基础产业信托最严厉的监管措施。数据显示,3月份基础产业信托虽然发行了31款,仅比1月份减少了2款,但融资规模仅为135.57亿元,比1月份240.42亿元的融资规模相比差距显然不小,足见监管政策的收紧对基础产业信托的发行影响巨大。
南方日报记者 田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