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自主创新应成券业发展新动力

2013-05-08 15:29:00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在经历了一年不平凡的创新浪潮后,证券行业今天迎来新一届创新发展研讨会。如果说过去一年里“给政策、给空间”是行业创新发展的基础,那么未来自主创新应成为证券公司发展的新动力。而在本届会议上,“总结、交流、巩固、提高”也将成为关键词。
   在经历了一年不平凡的创新浪潮后,证券行业今天迎来新一届创新发展研讨会。如果说过去一年里“给政策、给空间”是行业创新发展的基础,那么未来自主创新应成为证券公司发展的新动力。而在本届会议上,“总结、交流、巩固、提高”也将成为关键词。

  对于我国证券行业而言,2012年是创新之年,也是近几年来证券业制度建设力度最大的一年:监管层及自律组织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梳理证券行业相关监管法律法规,11条创新发展措施基本落地,证券公司融资渠道拓宽,业务创新大幅度推进。随着管制放松,政策制度的完善为证券公司注入了新活力。

  因股市表现不佳,证券行业2012年总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4.77%、16.37%。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行业盈利结构正在好转:一直占据业绩七成以上比重的经纪业务收入占比首次低于40%;一些创新业务正逐渐进入高速成长阶段,如融资融券业务收入翻番,保证金管理业务、ETF做市商业务、股票约定式回购、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柜台市场等创新业务开始试水并有望在2013年迎来成长高峰。

  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证券公司的少数产品出现违规迹象,进而被监管部门责令整改。对此,一些市场人士解读为监管从严,甚至担忧针对行业创新的监管思路发生转变。

  对此,中国证券报认为,首先应看到金融行业与投资者利益息息相关,重视规范、强调风控是行业长远发展的应有之义。从过去一年的创新历程来看,确实有部分证券公司未能跟随创新大潮提升对自身风控合规的总体规划,旧有的风控体系未能跟上业务扩张的步伐。监管层一直强调“没有风控的创新,比不创新的风险更大”,规范发展应贯穿于证券行业创新的始终。全行业应意识到,创新不仅是产品创新、业务创新,风控手段和合规力度也应随着行业创新的深入而同步创新、同步提升。

  其次,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大力放松管制、推进行业创新,部分产品实施事后备案制度,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撒手不管。伴随我国证券行业创新大潮,监管层正顺应市场变化,形成市场化监管理念,摒弃以往事先审批为主的监管思路,通过事中监管、事后处理进行监管,创新、风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出现处罚案例正是监管思路的转变与行业创新之间磨合的体现。

  最后,不能因为个别产品的问题而作出监管思路改变的判断。去年以来行业产品规模快速增长逼近2万亿元,新产品层出不穷,行业创新热情高涨的同时,仅有个别产品出现问题,产品规模在行业中占比极小,这恰恰是监管对行业创新态度包容的体现。而“放松管制、加强监管”是监管层一直以来践行的监管思路,创新是证券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支持创新的政策方向不会改变,既有的政策思路有望延续。市场人士预测,资管业务、资产证券化、柜台业务等有望成为本届会议的讨论重点。

  站在新的时点展望未来,有理由相信,自主创新将成为证券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证券行业应认识到现在“不能创新,是行业面临的最大的风险”,随着创新措施逐步落地,目前非现场开户、新营业部设立放开等政策已经逐步实施,行政保护的历史阶段即将结束,行业优胜劣汰开始加速,思路不能及时扭转的证券公司必然在这一轮创新发展过程中被淘汰。

  行业创新进入新阶段,证券公司一方面应抛弃对监管保护的依赖,另一方面应积极拓展创新思路,抛弃对政策红利的路径依赖。不仅要总结、交流创新经验,更应巩固来之不易的创新成果并放眼未来。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证券公司自身创新机制将发挥更大作用,实质性创新工作应由各证券公司各显神通,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之路。

  随着各项创新措施不断落实,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证券行业创新工作必将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可以展望,未来数年内行业环境和面貌会发生巨大变化,未来的中国证券行业将为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做出更大贡献。

都镇强
潍坊新闻 · 聚焦 · 娱乐 · 社会 · 体育 · 科技 · 军事
    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网潍坊频道(http://weifang.dzwww.com),拨打新闻热线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新浪微博(@潍坊大众网)提供新闻线索。
友荐云推荐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