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有正能量 | 守护陵园21年,他送50多名烈士“回家”

2022-12-12 22:13: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永莲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永莲 史艳辉 通讯员 张静波 潍坊报道

  一处烈士陵园,765个烈士墓;一对古稀老人,21年坚守。这是烈士陵园与守陵人的故事。

  在潍坊昌邑饮马镇,有一处占地约25亩的烈士陵园,分为南院与北院。南院是烈士祠和两个做展览馆的东西厢房,北院是765个整齐排列的烈士墓。1947—1948解放战争期间,昌南地区发生了大大小小十几次战役,大的有三合山战役、丈岭战役等,小的有岞山战斗、山阳战斗、塔尔堡战斗等,很多战士牺牲在这些战役中,被就地掩埋。

  1956年,当地政府修建了这座烈士陵园,将烈士们的墓地迁到此处。2001年,守陵人杨智忠来到这里,开始了长达21年的守陵生涯,也开启了近20年的为烈士找家之路。

  守护着烈士们 我还是一名军人

  12月10日,寒风阵阵,气温只有3度左右。饮马烈士陵园内,76岁的杨智忠正拿着一把扫帚穿梭在墓区之间,清扫落叶、擦拭墓碑、修整地面,丝毫不惧寒风。不远处一些志愿者正在帮忙打扫卫生,冬日的陵园比平时更多了一些庄严与肃穆。

  杨智忠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和大哥都是退伍军人,他自己也在1965年——1969年参军入伍,自己的小儿子和两个侄子也是军人,他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情怀。2001年,在家务农的杨智忠得知饮马烈士陵园的守陵人要回家养病,便找到相关部门自荐,“军人世家”的背景和独特的精气神让他成功获得了这份“差事”。

  “当年当兵没当够就退伍了,一直是遗憾。我总觉得守护烈士陵园是我军旅生涯的一种延续,在这里守护烈士英魂,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我还是一名军人。”杨智忠告诉记者。

  765个烈士墓,540多个有记载的烈士名字,由于年代久远、资料缺失,只有106座墓能对应上名字,剩下的全是无名烈士墓。21年来,杨智忠靠着留存的资料和多方面的学习收集,将园区内的烈士墓和烈士事迹都烂熟于心。他说,不能忘记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

  记者发现一个细节,杨智忠每次进入烈士祠和墓区之前,都会敬一个很标准的军礼,然后再开始工作。他说,这是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对革命先烈们最高的敬意,不能缺失,不能马虎。

  烈属们比我更难 我要帮他们

  为烈士守陵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要24小时坚守,不能随意离开。因此,2001年来的时候,杨智忠带了老伴于爱云和年仅4岁的小孙女,过年过节也在陵园。最初几年还算安稳,2004年的一场变故,让他们面临了一次艰难选择,也是在这次选择中,杨智忠坚定了继续守陵并为烈士找家的决心。

  2004年,妻子于爱云突发重病,住院一段时间后需要回家休养,这让杨智忠犯了难:陵园条件简陋不利于康复,妻子跟着自己受了不少苦,不回家对不起她。但陵园是杨智忠的精神寄托,回家就不能继续陪伴烈士们,他舍不得。

  最无助的时候,杨智忠甚至偷偷跑到墓区里大哭了一场,就是在那天,两个人的出现帮他下了决心。当时他擦干眼泪出来,突然听到门口有人说话,原来是烟台海阳的两名烈士家属来找烈士墓。他们告诉杨智忠,爷爷是在丈岭战役中牺牲的,父亲生前到处找都没找到墓地,他们好不容易循着线索找到了这里。杨智忠赶紧翻出名册,却没有找到烈士证上的名字,又带他们去丈岭战役墓区里转了几圈还是没找到,便告诉他们可能是无名烈士。两人听后在墓碑前跪地痛哭,那场面让杨智忠无比难受。

  “看着他们痛苦的样子,我说不出的滋味。烈士家属们对烈士那种彻骨思念和几十年接力寻找的辛酸,比我难多了,我们很难体会,我要留在这里帮助他们。”杨智忠说,从那时他就下定决心要帮烈士找家,好在老伴十分理解和支持,找医院开了些中药,一边喝中药调理,一边继续留在陵园坚守。

  把英魂送回家 是我余生要做的事情

  饮马烈士陵园里埋葬的765位烈士来自全国各地,以胶东半岛居多,杨智忠精心研读陵园留下的所有可考的烈士资料,分批整理。文化程度不高的他,每天拿着一个小本子在陵园里来回穿梭,逐一比对信息,将能查到的所有烈士姓名、籍贯、年龄、牺牲日期、参加战役等整理成了两个厚厚的笔记本。“了解得越多我就越心疼,烈士们牺牲的时候大多数只有十几岁二十岁出头,还是些孩子。把他们送回家,是我后半生最重要的事情。”

  在昌邑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支持下,2007年开始,杨智忠踏上了为烈士寻亲的道路,他们去烟台、去青岛,按照资料中的记载去找烈士的家乡。后来,昌邑义工联合会参与进来,媒体也参与进来,寻亲的队伍壮大了,也越来越专业。

  寻亲过程非常艰难,他们经常会无功而返,但每找到一个,杨智忠的心里就会踏实一些,让他对这个选择更加坚定无悔。

  陵园的第四墓区有座特殊的“77”号墓,被单独做了标注,这里面有个感人的故事。2014年,烟台海阳的于先生来陵园寻找在丈岭战役中牺牲的爷爷,遗憾的是没有找到,一年后,于先生再次来到陵园,告诉杨智忠他要认领一座墓作为自己爷爷的墓,每年来祭拜。“丈岭战役牺牲的烈士都是我的爷爷,我认领其中一座,以后每年祭拜爷爷,一起祭拜所有的烈士。”于先生的话让杨智忠深受感动,便有了“77”号墓。

  威海乳山籍烈士段秀钦在三合山战役中牺牲,2015年烈士子女终于找到了位于饮马陵园中的烈士墓,当时他们的母亲已经95岁高龄,他们带来了母亲的照片和家乡的泥土,在父亲墓前失声痛哭,临走时带回了父亲墓前的泥土,说以后要将父母合葬。

  还有一次,杨智忠几经周折把烈士信息送到村中时,年迈的村支书当场就给他跪下了……

  每一次的寻亲现场,对杨智忠都是一次心灵的撞击,那种悲喜交加的宣泄和悲壮的七分,让他久久难以释怀,他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从2012年开始,他们先后帮助杨忠先等3名烈士找到家人,同年赴莱州为邵正云等3名烈士找到家人;2013年,帮烈士张志田找到了在临沂的孙子;2015年,杨智忠与志愿者到威海为烈士寻亲,返程的路上又接到了段秀钦烈士子女的电话;2020年,在烟台志愿者的帮助下,帮刘永刚烈士找到了家人……到目前,陵园内已经有51名烈士找到了家人,并且还在持续不断地寻找中。

  杨智忠对记者说:“陪伴守护好英烈,把他们的英魂送回家,不辜负他们为我们国家做出的牺牲,这是我余生要做的事情。以后我干不动了,还会有人接替我,一代一代不停歇地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