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侯文鹏 通讯员 赵晨旭 潍坊报道
1月3日,在潍坊市临朐县城关街道龙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居民们团聚一桌,捏面团、做花饽饽,香味扑鼻,热闹非凡,虽然还没到农历春节,但房间里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将饼皮边缘擀薄,中间捏口平均四等分,用虎口慢慢收腰,再整形捏成花瓣的形状。”花饽饽非遗传承人郭晓青一边向居民演示捏花饽饽的要领,一边也不停下手里的功夫。在她手中的面团,不一会就变成了一个福袋,小巧玲珑、惟妙惟肖,“福袋寓意着代代有福,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健康长寿、财源滚滚,福气满满。”
“我从小就耳濡目染跟着家里的长辈们学做花饽饽,过去老人过寿、小孩满月或婚丧嫁娶,村里都有蒸花饽饽的习俗。”郭晓青笑着回忆道,小时候她最盼望过年,看着长辈们像变魔术一样,把洁白的小面团变成面鱼、寿桃、生肖等各种造型的花饽饽,她爱不释手,摆在家里舍不得吃。
花饽饽是童年的美好回忆,长大后,郭晓青对花饽饽又有了更深的了解,花饽饽制作技艺是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独特的民俗瑰宝,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大众喜欢,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为此,她特意到青岛学习花饽饽制作工艺,经过不断地探索,终于从门外汉成长为如今的非遗传承人。
在郭晓青的指点下,社区居民们专心致志地捏制着手里的面团。虽然出自同一位老师,但居民们手里的花饽饽却各具特色。有的致力于完美复刻老师的佳作,捏出来的花饽饽已然有模有样;有的则“个性十足”,彰显着其制作者的个人风采。
“妈妈,你看!我做的福袋真漂亮。”6岁的小姑娘冯维尼在郭晓青的帮助下将制作好的福袋向妈妈兴奋地展示。“今天这课真实用,马上年底啦,刚好露一手。”家住龙泉都市花园62岁的尹桂华笑呵呵地说。
看着居民们那么喜欢花饽饽,郭晓青的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希望能通过我的制作展示让大家了解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间制作技艺,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花饽饽,感受它的魅力。”郭晓青说,这也是她坚持做花饽饽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