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潍坊@改革创新】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潍坊多点发力厚植沃土

2022-07-26 21:07:0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永莲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永莲 见习记者 姚双玉 潍坊报道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持续改善,更需要在“软环境”上实现新突破。潍坊不断加强营商环境创新,努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优质温馨的服务环境,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7月4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2022年度山东省“瞪羚”“独角兽”企业名单的公示》,潍坊49家企业上榜,亮眼的成绩,是潍坊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的重要见证。

  精准“把脉问诊”,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企业产品外运和原材料进货困难,希望政府帮助解决。”“企业从事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研发、销售,希望加强与本地医院的合作。”“企业新建6万吨差别化纤维素纤维项目供地受阻,希望政府帮助协调。”……在今年上半年举办的“早餐见面会”上,寒亭区委区政府负责人不断收到诉求,分门别类提出解决建议,指定部门和责任人跟进解决。据了解,每次“早餐见面会”,区里都会在一周之内出具一份“企业问题诉求办理情况的汇报”,介绍问题解决进度及结果。

服务企业专员深入一线解决难题

  “早餐见面会”是该区创新推出的服务企业新模式,书记、区长每周与企业家吃早餐,企业提困难,政府给解决,高层对接,顶格推进,效率更高。这是潍坊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受多种因素影响,全国各地都长期存在着政商隔阂,企业找政府难、政府想服务找不准发力点,如何有效冲破这些障碍,给企业对症下药,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是普遍性的难题。

  而潍坊,找到了方法。

  潍坊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实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领导小组和“六要六不准”作风纪律要求,旗帜鲜明地喊出了“服务企业就是抓发展”的口号。

  和口号一块喊出的,是真抓实干的行动。

  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每名厅级干部都要包靠4个企业、3个项目;市县镇三级选派1.5万名服务企业专员包靠2.5万个企业(项目);搭建全市统一的“潍企通”智慧管理平台,全方位收集企业发展问题;支持服务专员在协助企业争资源争项目、宣传推介等活动中为企业“站台”;不准在企业领取任何报酬、谋取私利;不准低价购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不准到企业报销各种费用……服务专员“放下身段”进入企业,变身“店小二”,奔着有痛点、有堵点的地方去,能解决的就地解决,解决不了及时上报,根据问题类别及时汇总到碳达峰碳中和、氢能、数字经济、企业上市等相应工作专班,集中资源解决。疫情期间服务也不断线,线上线下同步受理、全力解决,保证企业难处“有人问、有人管、有人办”,一大批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优化政务服务模式,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

  今年4月15日,潍坊骏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市场部赵经理通过“爱山东”APP下载了山东省首张按照住建部新标准核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二级资质证书”电子证照,让他惊喜的是,原本8项的申报材料只提交了3项,就成功领到证照,其他材料在办理过程中通过数据共享不用再提交,实现“无证明办证”,节省了很多手续和时间。

  在此之前的2月,潍坊全面延伸政务服务,开始推行双休日节假日“不打烊”,在周六或节假日首日开放窗口,集中为平时业务繁忙的群众和企业办理业务。不仅如此,还在工作日提供延时服务,对已到下班时间但尚未办完的事项,提供自然延时服务,直至事项办理完毕。

政务服务中心周末为市民办理业务

  政务服务窗口虽然只有方寸之地,却关乎着千家万企。优化政务服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让“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为人民服务”的口号真正落地,政务服务才能真正有真心有行动有温度。

  “无证明”和“不打烊”都赢得了广大企业和群众的称赞,与此同时,潍坊还创新推出了全省首张能办事的“智慧云图”,整合线上、线下、掌上三个办事渠道,集成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资源,推出“潍您办”微信小程序,实现政务服务“随时、随地、随需、随行”办理;落实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揭榜挂帅”改革创新试点,研发上线 “掌上办理平台”,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实现了线下、线上、掌上办理渠道全覆盖、全流程“掌上办”;推行全链条“零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完善远程申报、在线预审、视频对话、线上反馈等功能,企业群众办事实现“一次不用跑·有事我来跑”;全省率先推行“云踏勘”服务模式市域内全覆盖,通过即时远程视频踏勘、踏勘报告电子签名等手段,压减同一事项平均踏勘次数和时间……

  种种举措,都是潍坊提升行政效能、改善政务服务的缩影,全力打造“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群众获得感最强”的最优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完善法治服务新举措,提升市场环境安全度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潍坊为了帮助企业预防和控制法律风险,给企业发展创造最优的法治营商环境,创新推出了“企业法律管家”法治服务新举措,组织全市2000余名律师为1.8万家企业担任“法律管家”,定期到企业开展“法治体检”,还组建了17个“企业公证顾问”服务团,设置“公证企业服务绿色通道”,围绕企业投融资、产权保护、劳动用工等领域,研究解决在服务企业过程中遇到的普遍存在问题和重大疑难问题。

“法律管家”上门为企业服务

  寿光市上口镇东庆木业有限公司因法律证据不足,外地拖欠15万余元的货款始终无法追回,“企业法律管家”孟宪涛律师和他的团队了解情况后,免费为其搜集有力证据维权,最终追回了长达五年之久的欠款。

  在面向群众和企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时,潍坊也展现了有温度的一面。推行“不罚轻罚”清单机制,将385项符合条件的轻微违法和一般违法行为编制事项清单,主动适用“首次不罚”“首次轻罚”,行政处罚教育为主、惩戒为辅作用放大,免于罚款,给予企业“知错就改”的机会,用执法“温度”督促企业尊法守法、良性经营。

  企业纠纷是产生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因素,潍坊创新纠纷化解机制,研发运行了全省首个非诉讼纠纷集约化解办公平台,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精准快速解决纠纷;率先成立著作权领域人民调解组织,出台《著作权纠纷“三调一诉”办法》,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率先成立全省首个带编制的商事调解组织,为全省推行商事调解制度积累经验;全市12个县市区全部建成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越来越完善。

  推动监管数字化、温情化改革,释放市场发展活力

  对市场主体的执法温度不只体现在法律层面,更体现在监管上。今年5月24日,潍坊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市场监管领域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面向食品监管、广告监管等多个领域,提出31项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且自行纠正或在责令期限内改正的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可以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进行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尽量避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此举并不是对违法行为的纵容,而是充分体现宽严相济、罚教结合的现代监管理念,同时督促监管部门扎实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创新柔性执法方式,降低对市场主体的影响,进一步激发市场发展活力。

印发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

  市场需要活力,更需要良好的信用体系。6月1日,潍坊再次在全省率先出台知识产权信用管理办法,从失信惩戒、信用修复、守信激励、分级分类监管四个方面加快推进全市知识产权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知识产权信用监管作用,促进市场公平有序竞争。

  同时,潍坊在智慧市场监管领域的体系重构也不断加速,改造升级智慧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推进线下监管与线上监管相结合,数据治理与业务创新相融合;强化数字手段运用,推动监管、执法、信用系统互联互融,形成大数据监控、抽查结果回溯分析、风险预警研判、线索核查处置的监管闭环;推行“云检查”模式,探索远程监管、移动监管、大数据智能预警等“非现场监管”举措,提高非现场检查比例和主动发现识别违法违规线索的能力……用大数据下的智慧监管为营商环境赋能加码。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土质好不好、肥力足不足,直接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更是持续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前提保证。如今的潍坊营商环境持续向优,不断以营商“软环境”铸就发展“硬实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