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 打造融入式科普 昌乐县构筑全域科普新格局

2022-07-28 08:50:35 来源:  作者: 范素娟

  昌乐县深入贯彻落“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同等重要”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科普惠人人、人人来科普”工作思路,以“党建带科普、科普促党建”为工作主线,站在大局谋科普、深入细处抓科普、借势借力强科普,通过嵌入式和融入式的“科普+”活动,做好科普项目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服务,增加科普的元素,点亮科普的色彩,让更多科技创新创造的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构筑起了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工作新格局。

  科普融入全县中心工作,健全工作机制

  昌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将科普工作列为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按照“县统筹、镇(街区)、社区(村)落实”工作思路,建立了起党委领导、条块结合、区域为主的领导体制和统筹谋划、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从制度上保障了科普工作的有力、有序推进。

  科普融入基层党建,赋能美好生活

  盘活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两“中心”,积极搭建党建与科普服务平台,通过打造“两个中心”,建立“两个阵地”,成立“一个队伍”,建设“一个共同体”,初步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阵地共谋”的“小社区,大科普”格局。建立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的科普教育社区科普馆,开展科普体验活动;建立科普图书E站,配置种类丰富,适宜幼儿、青少年及成人阅读科普图书。推动党员志愿者与科普志愿者合二为一,广泛吸纳工业、农业、林业、医疗卫生、教育、政法、交通、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咨询等行业专家,成立“能讲、会讲、善讲”科普宣讲志愿服务队伍。

  科普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将科普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方案,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着力推进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夯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基础,推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形成人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局面,实现三个文明建设的同步推进,为加快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昌乐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良好社会环境。

  科普融入田间地头,促进农民素质提升

  依托职业农民讲习所、职业农民孵化基地、为民服务中心等机构,创新运用职业农民培训“三个课堂”。“固定课堂”:坚持“以本土为源、以实用为基”的原则,整合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传授技术和经验。“田间课堂”: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展实地现场教学,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广泛开展种植养殖关键技术培训,有效破解农技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难题。“空中课堂”:将线上培训与指导相结合,推介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引导广大农民上网选良种、学农技,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疑难问题,使“空中课堂”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科普融入基础教育,擦亮现代教育名城品牌

  将科普深度融入教育工作,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先后涌现了及第中学“3363生本生态”高效课堂、昌乐一中“翻转课堂”、昌乐二中“271生态课堂”、昌乐齐都实验学校“教学评一致性”、昌乐特师附小“尝试助学”等优秀范例。科学素质教育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迈上新台阶,教育品牌影响力、知名度和群众满意度实现新提升。先后荣获全国海航招飞工作先进县、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应用研究试验区、国家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实验区、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潍坊市素质教育创新发展先行区等68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科普融入全媒体传播,插上融媒翅膀

  与融媒体联合联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村村响”大喇叭、互联网、微信、抖音、快手等成为信息科普阵地,打造“一报两台两网两微一端及村村响”的全媒体传播矩阵。积极开展探索,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通过多媒体平台融合传播,呈现平台化、数据化、共享性、互动性的多媒体时代特征,实现全域科普宣传工作线上与线下互动、实体与虚拟结合的良好局面,稳步推进全域科普工作向纵深发展,让公众科学素养在融媒传播的“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新提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