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里话丰年① 昌邑:10万亩荒滩变“吨半粮田” 村民笑开颜

2022-09-23 12:07: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沈广安 孙永莲 郝玉帅 代传仁 王辉

  编者按:“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潍坊北部地区有226万亩盐碱地,约占全省的1/4,革命战争年代曾是胶东地区通往延安的“红色交通线”,被誉为“渤海走廊”。近年来,“渤海走廊”盐碱地通过综合治理焕发生机,变成了粮仓、牧场、花园……成为国际性样板。

  丰收节来临之际,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沿着先烈的足迹,徒步昌邑、寒亭、滨海、寿光四地,深入田间地头,追寻当地红色基因传承的密码,挖掘昔日盐碱地变身今日“聚宝盆”背后的故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沈广安 孙永莲 郝玉帅 代传仁 王辉 昌邑报道

  秋风阵阵,玉米飘香。9月22日,记者走在潍坊昌邑青阜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成片的玉米在风中摇曳,轰鸣作响的收割机将花生从地里翻出,一幅逶迤静美的丰收画卷尽收眼底。曾经,这里是一片“春季白茫茫、夏季水汪汪的”盐碱荒地,只长黄席不长粮,虽然因地制宜发展了盐场、溴素厂等产业,但荒芜的土地、短缺的粮食生产仍然是制约当地发展的一大短板。

  “我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看着一片片的荒地非常心疼,正好老少爷们都想把这片地利用起来,大家一起把这个事干起来。”说这句话的,是青阜农业综合体创办人孙德东。2015年以前,孙德东在外经商,企业办得有声有色。2015年,年过5旬的他毅然回到家乡投资创业,专攻盐碱地改良,立志要在家乡这块“不长粮”的土地上种出粮食。

  “我小的时候大人们曾经在这里引水种水稻,正好雨季排洪的时候潍河里有水,我就想着把潍河的水引过来,和小时候见到的方法结合起来试试。一开始尝试承包了3000亩,非常成功。”最初,孙德东改良盐碱地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挖沟引水“洗”土地。他自掏腰包铺设了51公里的管道,将20公里外的潍河水引入农田,并建设水库湾塘收集雨水,通过淡水灌溉达到“压盐、排碱”效果。

  因为地下卤水中含有丰富的盐碱成分,青阜农业综合体改进方法,在盐碱地中抽取地下卤水晒盐,带动了就业、增加了收入,也降低了土地的盐碱度,一举多得。

  经过淡水压碱、深翻洗地、抽取卤水等改良措施之后的土地,再通过轮作种植的方法进行改良,按照盐碱度从高到低依次种植苜蓿、大豆、棉花等抗碱作物,吸收碱分,进一步改良土壤。同时,对土地进行深耕作业,改变土壤物理结构,改善盐碱地水分、营养等渗透状况,改善“板结”现象。

  “一般经过五六年的改良后,土地就差不多能种小麦和玉米了。”孙德东告诉记者,现在的青阜村,土地品质已经大大改善,很多都已经成为优质土地,种植的玉米、大豆、棉花、苜蓿、高粱等作物产量比5年之前翻了4倍。“好一点的地里,玉米和小麦轮种,玉米亩产1300—1400斤,小麦亩产1200—1300斤,总产量将近3000斤。”不仅粮食产量上来了,青阜农业综合体也探索了循环发展的产业模式,通过玉米秸秆还田,饲养奶牛种养结合等方式,降低养牛成本,回收有机肥料,产业带动的效应逐渐显现。孙德东告诉记者,土地最初流转时价格非常低,一亩承包费只有200元,改良之后,一亩地的收入达到将近4000元。挣钱了,孙德东也没忘了父老乡亲,他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以土地入股,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村企社共建”经营模式,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经营,除了固定的土地流转费,每年还拿出收入的60%给村民分红,带动村民整体增收。

  青阜村党支部书记孙广洲告诉记者,村民每年除了拿到比较稳定的土地租金和土地分红,还可以在青阜农业综合体打工,或者外出务工,同时拥有三份收入。2020年,300余户村民分红100多万元,非常可观。随着粮食亩产的不断提高,每亩地的增收也连年上涨。2021年青阜农业综合体粮食亩产增收400元,今年按目前的作物长势看,亩产增收预计能达到800元,村民的收入又要涨了。

  截至目前,青阜农业综合体已流转土地超过10万亩,曾经弱土薄收的盐碱地,已经变成了“吨半粮田”。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从古至今,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粮食安全始终是底线,保证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始终是首要任务,稳产增产、颗粒归仓、手中有粮,人民群众才能心中不慌。

  “粮食丰收了,村民有活干,为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78岁的青阜村原村主任孙瑞生笑得比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