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在创新路上阔步前行

2022-08-20 16:00:06 来源: 画乡寒亭 作者: 孔婷婷

  近年来,寒亭区坚持以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为统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科技强企方阵,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4家,较上年同期增长91.3%,增幅居全市前列,拥有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5家、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专家18名,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86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今年上半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4.9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4.02%,较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

  聚焦顶层设计 不断优化企业创新生态环境

  优化政策措施增活力。寒亭区成立区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出台《关于推进科技创新的意见》,明确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高企认定等奖补政策,设立200万元的应用技术研发资金,鼓励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强化下沉服务暖民心。实地走访全区110余家科技型企业,“一对一”量身打造政策包,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去年以来,为恒联新材料、汉思非晶材料等50家企业争取研发财政补助、人才奖励等奖补资金621万元,并获企业赠送“悉心指导 贴心服务 办事高效 尽职尽责”锦旗一面。

  深化银企对接纾企困。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需求,联合金融机构开展上门服务,并举办“科技赋能 普惠助力”科技型企业银企对接会,为企业输送科创贷、成果转化贷款贴息等科技金融政策,促成天元盈康、中慧高芯2家企业办理科技成果转化贷款740万元。

  聚焦科技攻关 持续强化企业研发主体地位

  实施科技项目集聚行动。围绕制约寒亭区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帮助企业对接国内外高校院所,联合开展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去年以来,寒亭区承担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1项,争取资金3247万元,其中潍森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与恒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获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立项支持1026万元、1170万元;获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8项,其中恒联集团、亚康药业分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开展合作平台共建行动。引导企业积极对接市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促成校(院、所)企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共建科技合作平台。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恒联纤维素新材料研究所、海龙-东华高性能碳纤维研发中心等市级科研院所合作平台27家。

  促进技术交易畅通行动。用足用好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政策,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与各类市场主体开展技术交易,促进技术要素快速流动。2021年,全区登记技术合同50项,技术交易额达到1800万元。

  聚焦招才引智 稳步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招引急需人才。立足全区产业需求,靶向引聚“高精尖缺”科技支撑型人才,加快构筑人才集聚发展新高地。去年以来,为中孚药业、百德生物等企业引进高端技术人才15名、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17名。引育重点人才。围绕现代农业、生物基新材料、资源与环保等领域,培育掌握先进技术、竞争力较强的人选申报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去年以来,我区共入选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人选5名,先后在省级高层次外国人才工程、鸢都学者等重点工作上实现“零”突破。

  用活乡土人才。从涉农科技型企业、市内高校选派科技特派员到乡村开展田间指导服务,持续壮大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截至目前,共注册省科技特派员48名,慧三浓获批全市首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资源整合 健全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 紫绶众创空间

  加快创新孵化平台升级。搭建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为链条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共建成浪潮大数据、新锐智能工场等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4家,孵化总面积达到21.75万平方米,入驻创业企业和团队154家。其中,紫绶众创空间获批全区首家国家级众创空间,也是全市去年以来唯一一家。

  加快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培育研发投入大、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场地设备条件较好的企业,申报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截至目前,共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9家。

  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布局。围绕现代农业、水利建设、中医药等产业,推行“政府+”“企业+”等模式,布局建设“四不像”产业技术研究院。全区已成立潍坊食品科学与加工技术研究院、河海大学智能感知技术创新研究院等10家新型研发机构,其中获批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2家,通过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形式审查3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