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游记

2018-10-28 16:55:00    作者:朱奕羽   来源:大众网潍坊·海报新闻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高密,是春秋名相晏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名人名士的故乡,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三宝”的扑灰年画、泥塑和剪纸都在这儿,久负盛名。

  今天,我们就要去这有着源远流长历史的“三绝”之地,畅游高密。在大巴车上,同学们有的唱歌,有的讲故事,还有的说了一段相声,让这一段乏燥无味的旅途瞬间充满欢声笑语,渲染着整个车厢。

  同学们个个神采奕奕,不知不觉地来到了第一站——莫言旧居。这里是个四合院,迈入小院,那个圆圆的石磨、古朴的房屋、古铜色的桌子牵引着我们的思想,仿佛回到了莫言生活的那个年代。我们在这个小院里拍了一张合影,留作纪念。

  接着,我们到了第二站——莫言的学校。这儿充满着古朴、陈旧,屋子很小,桌子上也有些许尘埃,桌子旁边摆着长凳,可坐下三个人,最后面还有一张小床,看起来有不少年岁了。我们全体坐下,跟随着老师朗读墙上的三字诗。 “管谟业,字莫言…….”郎朗的读书声和周围的环境引领着我们又开始了一次穿越,走进了莫言的小学时代,看到了他幼时发愤图强和对读书的渴望。

  下午,我们去了第三站——聂家村泥塑,一进门就看到无数琳琅满目、画风不同的小老虎摆在架子上,当地人叫“叫虎”。原来是一个个老虎形的泥塑,中间由皮革连接着身体,前后推拉,就会发出近似娃娃叫声的声音。聂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叫虎”的由来和制作过程,早在几百年前就产生了。

  最后一站,我们去看了扑灰年画,它是一种用柳树枝烧成的炭笔画出形体后,又印到另一张纸上的画。在长廊上,我们会看到两幅相反、其他地方却一模一样的画,这不禁让我想起古代人的聪明才智。

 

  愉快的旅行结束了,感谢老师们一路相伴和照顾。这次旅行,我们受益匪浅,体会到了莫言生活那个年代的艰辛和他老人家对知识的渴求,同时我们也见识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我们再次乘上大巴回潍坊,途中,我还意犹未尽,一幕幕的图片在我脑海中就像放电影一样,把我带进了几十年、几百年前的高密。

  声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焦雪

相关新闻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