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鸣时评丨挑起大梁走在前,山东人底气在哪?

2025-01-23 10:47:48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刘志伟 孙强

  山东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一组数字刷屏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6万亿元、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步伐稳健,底气十足,一个10万亿新山东呼之欲出。

  山东人实在。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山东人面对复杂形势迎难而上的信心与决心,是经济大省的责任与担当。看到这组数据,笔者作为山东家族一员,深感自豪,满怀期待。挑起大梁走在前,山东有诸多优势,归结起来有十六个字:实力基础、创新精神、文化底蕴、上下同心。

  雄厚的产业基础,坚实的脊梁。山东之所以有挑起大梁的信心,雄厚的产业基础功不可没。长期以来,山东在工业领域构建起庞大而多元的产业体系。全球首列碳纤维列车上线、“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创造全球运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纪录,以及潍柴动力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突破53%的柴油机等,是当下山东工业实力的缩影。2024年,山东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35家,数量居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的强大优势依旧突出,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走在全国前列。比如潍坊,蔬菜产业已经实现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转型,通过智能化温室大棚、精准农业技术,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全世界的“菜篮子”。强大的农业实力为山东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根基稳,底气足。另外,山东还有一个重要支柱:海洋。山东陆海面积几乎相等,资源比较优势突出,海洋经济发展持续位居全国前列。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继往开来,坚持陆海统筹,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建设海洋强省,山东风帆正劲。山东推动投资、消费、出口协同发力,展现出巨大韧劲,这必将为山东经济实现新突破提供强大动能。

  创新驱动发展,前行的引擎。2024年的山东,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据了解,山东“四新”经济投资占比达到58.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9.4%,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5万家,这些数据都印证了山东在新兴产业布局上的决心和力度。由“大”向“强”的渐变,创新为山东蓄满了加速度,山东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上迅跑。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山东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山东的各类高新产业园中,都能发现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生产线上的一道风景。这正是山东工业智能化转型的一个缩影,也是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据了解,近年来,山东在人工智能领域突飞猛进,培育人工智能骨干企业近千家,产业规模年均增长30%以上,覆盖了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行业应用的完整链条。

  文化底蕴的赋能,无形的力量。山东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发展提供了无形但却强大的力量。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中的诚明学问,诚信为本、自强不息,知行合一、躬身入局等理念深入山东人的潜意识,也是一种行动自觉。这种文化底蕴在商业活动中体现为山东企业的诚信经营。厚道鲁商,山东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以诚信和质量赢得了良好口碑。诚信就是信心,就是资本,就是友谊,就是跃进,山东人的文化地标,吸引国内外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文化不是虚无,完全可以形成强大的载体和产业。2024年,山东的文化产业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齐鲁文化品牌不断被挖掘和推广,丰富的文化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沿着黄河遇见海”文旅品牌,将沿黄、沿海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串在一起,成为自然风光与人文浸润的精品旅游线路。文化创意产业也在山东各地兴起,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开发出众多具有山东特色的文化产品,不仅传播了齐鲁文化,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上下同心的奋斗精神,成功的基石。心合意同,谋无不成。“上下同心”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全省上下团结一致,会形成对既定任务目标的聚焦,这种聚焦,是心之力,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聚焦,将产生移山填海、克难攻坚的勇气和决心。鲜花和掌声都是拼出来的。以“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为原旨的“挑山工”精神,是山东当前和今后能够挑起大梁走在前的基石。无论是在艰苦的农业生产一线,还是在竞争激烈的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山东人都以积极的态度和坚韧的毅力努力工作。创业者们敢于拼搏,勇于创新,“有解思维”让他们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从不退缩。这种奋斗精神在山东的中小企业发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中小企业伴随着山东的渐变而成长壮大,山东迈向10万亿,军功章上有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

  挑起大梁走在前,山东人底气十足。光明源于内心,内心那份淡然,那份执着,那份坚守,那份期许。行者知之成,所有的宏大目标,都缘起于脚下每一步。山东,不止于十万亿,而将继续奋斗于全省父老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