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党建“融合”模式 凝聚教育“红色”力量

2018-06-25 08:37:00    作者:   来源: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东明学校党支部秉承“用未来思考今天”的办学理念和“责行天下”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团结带领55名党员和全体教职工不忘初心跟党走,同心共筑教育梦,把党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红色基因”融入教育发展的血脉。2017年12月13日《潍坊日报》教育版头条报道了《东明学校党总支扎实推进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做法。

  大众网6月25日讯 东明学校党支部秉承“用未来思考今天”的办学理念和“责行天下”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团结带领55名党员和全体教职工不忘初心跟党走,同心共筑教育梦,把党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红色基因”融入教育发展的血脉。2017年12月13日《潍坊日报》教育版头条报道了《东明学校党总支扎实推进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做法。

  一、党建思路与工作思路相融合,拉响“红色引擎”。一是强化班子建设。党支部班子成员牢记党员第一身份,带头突出政治学习,大力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名支部委员包靠一个处室、级部,每天至少与一名师生进行一次交流,每天至少发现一处工作亮点或不足、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学科教研活动,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工作反思或创新。二是凝聚事业心。党支部成员“约法三章”:领导带头,敢于说向我看齐;加强学习,敢于做行家里手;风清气正,敢于向问题亮剑。面对女教师休产假较为集中的问题,班子成员主动压实上课任务,模范带动全校教师共同化解师资短缺问题。三是完善精细管理机制。学校管理遵循“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办学理事会”、学校章程的制度化和人性化管理。对教师师德、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晋级等涉及老师切身利益的制度必有老师全程参与、民主表决,通过率85%以上才能正式实施。实现学校管理和教师岗位责、权、利的统一,调动了学校自主管理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队伍提升与自我提升相融合,突出“红色领航”。一是提升队伍素质。落实“双带双培”工程:一个党员带动一个班级、带动一个非党员教师,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44名党员骨干与青年教师“一带一”,抓业务指导,更抓思想建设,全面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二是激发进取心。积极开展“做合格党员、当支部先锋”活动,在全体党员中分别评选了教学先锋岗8名、育人先锋岗5名、服务先锋岗2名和管理先锋岗2名,全校党员“亮身份、做承诺、履职责”;开展“校园月度优秀师生评选”,全体教职工“立师德、强业务、提素质”,激发了全体东明人干事创业的精神和力量。三是树立责任心。开展“东明发展,我的责任”主题活动,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像爱岗敬业、精细管理、家长夸赞,还主动多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党员隋林海;每个周末都主动放弃休息、面向师生开展网络直播课堂的阴保利、唐彦廷;产假未完主动来上课,父亲重病住院也从未请假的高时敏,女党员张晓英、夏珊珊产假期间在家积极学习党建知识,完成网上答题任务,还有几位女党员教师为了工作主动放弃二孩计划。

  三、教育教学与立德树人相融合,建设“红色阵地”。一是创新精准施教机制。实施“党员课改工程”,支部领导班子、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制定成长规划和年度目标,从研究教材、备课、上课、组织课堂、家校沟通、听评课等方面进行指导培训,通过随堂听课、公开课、课堂大赛、上汇报课等管理措施,促进教师具备胜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其中1名党员获得第一批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1名党员被评选为潍坊市第一批中小学青年党员教师先锋岗、1名党员获区级优秀党员、3名党员荣获区级教学能手。二是构建精致育人机制。深化文明礼仪教育,开展国旗下励志教育,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强化党史国史教育。创新开展了以政治、历史、语文等人文学科为主阵地,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十九大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绘制与党史、国史知识有关的思维导图,并在教学楼的楼梯、走道两侧的墙壁上开辟专门区域进行集中展评,建立了具有东明特色的党建阵地和党史教育平台。三是凝聚党群合力。发挥工会、德育处、团委联系师生的作用,实施困难职工慰问制度、生日祝福活动,在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艺术展演、德育班会、学习十九大做合格少先队员等面向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效地凝聚起全体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营造了“教师适教、学生适学、全员适位”的良好管理生态。

  东明学校党总支部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党建“融合”模式,凝聚教育“红色”力量,团结带领全体东明学校师生,顺应时代发展,加快改革步伐,加大创新力度,用实际行动确保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续写学校发展新辉煌。

  声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