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故事——微信平台的“威力”

2016-07-14 09:08:00    作者:武际金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微信是当下最热的互联网社交聊天技术,已经被大部分网友所接受和使用,也成为学校推进家长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在发挥着它独特的“威力”。

  2016年7月13日,晴,暑假第七天

  微信是当下最热的互联网社交聊天技术,已经被大部分网友所接受和使用,也成为学校推进家长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在发挥着它独特的“威力”。

  校长微信号——每天的校长教育感悟分享。

  分享一:

  生活发现:在酒店大堂里看到一尊根雕,煞是好看。弃之荒野的树根原来只能做劈柴用,大部分是废材。然而这些在平常人眼中的无用之物到了根雕艺术家手里,经过精心雕琢却成了艺术品。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

  教育感悟:根雕艺术家拿到树根,会先看它的优点,然后根据优点来架构作品雏形。反思我们看待孩子的视角,往往先看到孩子的缺点。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做适合每一位孩子发展的教育,也即适性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要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用根雕艺术家的眼光看待学生。

  观念一转,孩子大变!

  分享二:

  小故事:有一家人,父母、孩子和奶奶,父母对奶奶很不好。奶奶年事已高,吃饭时经常把碗摔在地上,父母就做了一个小木碗,让老奶奶在偏房里吃残羹冷炙。一天,父母干活回来,看到孩子正拿一块木头刻着什么。他们好奇地问孩子,孩子回答说:“我在刻木碗,将来给你们老了用。”孩子的话让父母很震动,晚上又重新把老爷爷请到正房大桌上一起吃饭了。

  大道理:孩子的眼睛是透亮的,你在做,他在看。孩子不听你怎么说,他们看你怎么做!孩子能从父母的行动上习得父母的价值观。因此,要教好孩子,父母先做好自己!

  每天的校长教育分享通过“群发助手”以教育小故事、身边小事例、教育教学感悟等形式传递给每一位清平家长,这个做法已经坚持了半年多,绝大部分家长已经养成了天天浏览微信的习惯。这又是一个天天推送的碎片化家庭教育网络平台,它的价值就是简单、快捷且定向传送。

  下面是针对前面两个分享收到了反馈信息。

  反馈:好故事!我的思考:1.先成为根雕艺术家,那样才会用艺术的眼光看材料;2.不断修炼,具备发现和腐朽化神奇的能力;3.天生材料皆可用,确实有的做不成根雕,那就做点别的;4.应材料特点做成可大可小根雕!拙见!

  反馈:

  成功的教育就在于,合适的时候,合适的材料,给予合适的启发和诱导!我是我的体会。

  反馈:小故事揭示大道理,是很好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和家长颇有意义。

  反馈:时刻反省自己,我们带给孩子的是什么样的影响。看了这个故事和校长的感悟,深受启发。做好我们自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谢谢您!

  微信公众号——每天的校长教育随笔分享。

  自2016年4月初开始,我把每天的教育随笔以“清平故事”“教育思考”为切入点上传到两个微信平台“清平乐微课群”和“清平乐爸妈群”,覆盖群成员近500人,占全体家长总数的60%以上。而且所有上传的文章均链接自“清平教育”微信公众号,家长可以通过文章上端“清平教育”链接直接进入学校公众号,浏览自己关注的内容和信息。

  微信平台的使用是继QQ平台之后又一个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提升家长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途径,而且这个平台也具备了“低门槛、高普及”的运行条件。而且这样的平台实现了家长与家长的“抱团”成长、家长与家庭教育专家之间的“零距离”沟通,让个性化教育与选择性学习成为现实。

  下面是今天早上我通过微信群发助手转发给清平家长们的一个“校长推荐”:今天向大家推荐一位妈妈的日记,她已经坚持写亲子日记一个多月了!

  一位妈妈的“亲子日记”

  前几日带着孩子回老家住了两天。这个季节回老家是最美的时候,青山绿水环绕的村子,透过绿树隐约看见红砖瓦房,尤其到了晚上感觉特凉爽,天空的星星密密麻麻的,孩子也难得见到这么多星星,也是高兴的不得了。

  白天出来玩时,碰见邻居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在门口玩。当时看到孩子膝盖上一大片涂着紫药水,看伤口还是有些深 ,也是出于一个做母亲的本性吧,心疼孩子就问:“孩子挺调皮的吧,看摔的这么厉害 ,平时得好好看着。” “不是摔的,不听话被我一脚踢出去,擦到地上拉的”妈妈说。听完这句话,我有点懵了,真怀疑这孩子是不是她亲生的。“为什么呀,她才这么点,不懂事也是正常的”我问她妈妈。“都三岁多了,出来玩总抢人家的东西,打别人,自己的东西还不给人家,看着就气人,现在都没孩子跟她一块玩了,见了她都躲”妈妈回答我。“小孩子都这样,都是一个过程,等大大就好了,再说你也慢慢跟她说说引导她,别打孩子呀。”还没等我说完,年轻的妈妈又开腔了“好好跟她说没用,都说孩子三岁看老,这孩子就这样了”。我劝她:“孩子还小不定性的,再说教育孩子是一辈子的事,不急在这一时的。”她无奈地说:“我也是犯愁,就是管不好她”。由于孩子跑走了,妈妈去追她,我们的聊天也结束了。

  不知道各位妈妈们听了这个小插曲会有什么想法。听这位妈妈的说话也不是没有学问的人,但是她对待孩子的方式是不是有点偏激了呢?况且孩子还不到三岁,有各种问题是很正常的,让她慢慢改 ,从小让她就接受这种家庭教育,孩子的成长会是什么样子?不能溺爱孩子,不惯孩子是对的,可是教育孩子得有方式方法,能否对孩子多点耐心呢。

  还是很庆幸自己,能接触到并学习了家庭教育这一块内容,现在虽然说谈不上怎么样教育好孩子,但至少明白对待孩子要多一份耐心和宽容。孩子还小,我们任何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有可能影响孩子一辈子 。当遇到问题时,可以到网上寻问一下,自己再琢磨琢磨,因为有那么多的教育平台可以浏览学习。

  虽然这也只是个别妈妈用“特别”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是希望这个别的妈妈们,能少一些,让更多的孩子们从小就沐浴在阳光微笑的呵护下,健康地长大!

  这样的一个来自于身边妈妈的教育分享,立时得到了很多家长的即时反馈,每个人都从中生发了源自于自身的感悟和体会,这样的分享在原来非网络条件下很难实现的。

  这就是网络技术对家长教育的巨大推力。在网络技术普及化的今天,如果再拘泥于原来线下家长学校、家长课程的单一形式已经非常不合时宜了,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低门槛的网络技术提高家长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把网络家长教育资源变成最“廉价”的“超市”,通过各种路径将这些资源盘活、用好。

  这就是微信平台的“威力”!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