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新驾考培训费破七千被指哄抬价格

2013-01-10 09:41:00    作者:   来源:燕赵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驾考 北京公交驾校 新要求 本本族 培训费
[提要]”  上海巴士一汽驾驶培训部负责人陈更生也说,“目前大多驾校还需要一个周期来适应,还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培训科目和训练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认为,提高驾驶人考试标准,就是为了倒逼驾校改善培训方法,“不能眼睛只盯着涨价”。

  新年伊始,号称“史上最严格”的新交规实施,驾驶人考试也开始“大变脸”。各地驾校的培训费也应声暴涨,最高涨幅已超过五成。多年来,应考为主的“中国式驾培”的弊病不言而喻,面对新驾考,众多驾校如何改革,告别“本本族”,培养更多合格驾驶员?

  驾校“涨”声起,最高破七千

  今年起,修订后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开始施行,新的《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正式实施。在简化训练项目的同时,新驾考对交规理论、实际操作、文明驾驶习惯都提出了新要求。新驾考首先迎来的不是驾校改进教学方式,而是培训费“涨”声齐鸣,有些涨幅堪称“离谱”。

  上海作为国内驾培报价最高的城市之一,新驾考实行以来小车学车费突破7000元,最高的报价甚至到了7500元。而去年11月至12月,驾培价格普遍在4500元至5000元左右。

  在北京,驾培费用普遍越过5000元大关。北京公交驾校客服表示,以适合上班族的C1照周末班为例,报价5600元。

  实际上,近年来,各地驾校“憋着涨价”已不是新闻,几乎一有风吹草动,就要借机提价。如2010年,北京将学考驾照增加7学时,提高考试难度,多家驾校学费纷纷上涨。2011年,上海的一些驾校就瞄准大量外省市人员来沪学车的“商机”,擅自对非沪籍学员涨价。

  “考试流程改变、要求增加、难度提高,驾校的成本增加不言而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海驾培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学员考试通过率降低,“回炉”就是增加成本,“对一般驾校来说,本来一年可以招收800名学员,现在只能完成300人,车辆折旧等成本大幅提升,只有靠涨价补回来。”

  但也有业内人士坦言,驾校培训价格虽然实行市场调节,但驾校的垄断和支配地位也很明显,而且成本并不透明,难免有串通涨价、哄抬价格之嫌。

  培训水平赶不上培训费增长

  新驾考实施之初,各地的驾驶人考试中均出现了学员严重“水土不服”现象,通过率可谓惨淡。

  深圳106名路考生仅4名通过,创通过率最低纪录;江西南昌,2000余人参加的驾照科目一考试通过率不足10%,近百人参加的科目三考试通过率竟为零;福建厦门,新驾考的通过率不足15%;上海一驾校38人赴考,仅两人过关……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驾校应对新驾考,仍是用“应考培训”老一套,一位学习倒车的学员盛女士告诉记者,“考试要求变了,但驾校培训思路还是应试老套路,比如现在倒库把桩子取消了,教练就琢磨着让学员根据其他‘暗号’打方向,那将来自己开车哪有这种记号呢?”

  上海巴士一汽驾驶培训部负责人陈更生也说,“目前大多驾校还需要一个周期来适应,还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培训科目和训练时间。”

  在上海多年从事驾培的唐教练坦言,现在驾驶培训都在比速度,谁培训的学员更快拿到驾照,就能招更多学员,也意味着效益更好。然而从交通安全的角度出发,取得驾驶证更难,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交通专家、同济大学教授杨东援认为,新驾考目的并非增加难度,而是培训更合格的驾驶员。现在考试取消了题库,强调理解,但一些考生“翻船”,本身就暴露了驾校的“应考培训”之弊。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认为,提高驾驶人考试标准,就是为了倒逼驾校改善培训方法,“不能眼睛只盯着涨价”。

  新闻延伸

  输出合格司机逼退“本本族”

  据统计,道路交通伤害已是国内居民伤害死亡的首因,而近年来爆发式增长的私家车和持证一族,无形中更增添了交通安全的压力。目前,全国汽车驾驶人已近2亿,其中不少还只能称为“本本族”,对道路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突然进入‘汽车社会’的国家而言,很多相关配套并不完善。”汽车业内专家钟师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原先的“应考式培训”。

  “引入倒查式监督,安全不达标的驾校出局,或是一种有效手段,一方面驾校必须抛弃原先的‘应考’思维,另一方面要摸索真正能提升学员能力的培训方式。”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说,驾校考虑的不应该仅是如何逐利,而是对整体社会安全所承担的责任。

  培训更科学,安全要升级,是当前国内驾校必迈的一道“坎”,首要的就是摈弃以往“应考式培训”,要用更高的标准逼退“本本族”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威胁。“提升交通安全,关键是源头治理,而根子就是驾校。”陈更生说。许光建认为,分清市场化运作与公共性职能的界限,是驾驶培训的未来出路,不能仅顾着经济利益而忽略社会责任。

王晓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