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著名作家韩素音今日在瑞士去世 享年96岁

2012-11-04 08:55:00    作者:   来源:凤凰网综合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韩素音 陆文星 1941年 玛利安 1933年
[提要]

  (凤凰网综合讯)据海外媒体报道,曾在新加坡南洋大学任教的著名作家韩素音在当地时间11月2日中午于瑞士洛桑的家中去世,享年96岁。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

  韩素音(1917~2012),英籍华人女作家伊丽莎白·柯默(ElisabethComber)的笔名,原名周光瑚(RosalieElisabethKuanghuChow),1917年9月12日生于河南信阳。韩素音是“汉属英”的音译。意思是她这位汉人已入籍英国。她的主要作品取材于20世纪中国生活和历史,体裁有小说和自传。

  身世及成长客家人,祖籍广东五华县水寨镇,周氏仁德公第22世孙。父亲周映彤出生于成都郫县,是中国第一代庚款留学生,母亲玛格丽特出身比利时贵族家庭。

  1931年,还没满15岁时,在北京医院当打字员。1933年周光湖入燕京大学学习,1935到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学医。1938年回国,同年和国民党军官唐保黄结了婚,后者于1947年战亡于辽宁新丘。1944年留学英国伦敦,1948年毕业,返回香港从医。1952年周光湖嫁与出版商康柏(L.F.Comber),改名伊丽莎白·康柏。随后两人到马来西亚柔佛州,韩素音继续行医;曾为新加坡南洋大学的创立而奔走。两人离婚之后她嫁与印度军队上校,曾在班加罗尔居住过一段时间。

  有人说,韩素音一生倔强的性格,可说是来自父母的遗传。作为一个欧亚混血儿,她天性里就有着不安分的因子。

  青少年时代的韩素音总是想当医生。1931年,还没满15岁的韩素音在北京医院当打字员。两年后,她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科读书。1935年秋,她获得奖学金到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继续她的学业。在比利时留学期间,韩素音渐渐对文学产生兴趣。自由大学是欧洲比较进步和开放的大学,一些被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分子欺凌的犹太人子弟,也准许在这里读书。该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当年潜心医学专业的韩素音,空闲时间却多在图书馆看闲书,阅读了不少西方名著。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韩素音闻讯后既惊诧又悲愤。在多次参加国民政府驻比利时大使馆组织的演讲会、讨论会和系列爱国集会后,她决定回国。她写道:“中国,中国是我的骨肉,我的灵魂,我的气息,我的生命!”像大多数那个大时代的海外爱国青年一样,她毅然放弃赖以继续学业的奖学金和做医生的美好前途。“回去,回去,回到我的中国去!现在我知道,没有什么别的爱比这种爱的力量更为强大。”

  感情经历韩素音的感情生活,其实比小说还要传奇。她一生有过多次感情经历,以及3次过程结局迥异的婚姻。在布鲁塞尔留学期间,她曾有一位年轻有为的律师男友。因为回国,这段感情无疾而终。1938年她在从马赛取道香港回国的海轮上,遇上生命中的第一位丈夫。这段开始甜蜜、后来苦涩的情感经历,成为她此生中最不愿回首的痛楚。

  当年韩素音归国的目的地是当时被称为“抗日堡垒”的武汉。在轮船上,她认识了从欧洲归来的一名军官学校的毕业生——唐保黄。两人在旅途中一见如故。唐跟她大谈抗战,表示不惜为拯救祖国而捐躯。唐的慷慨男儿气息深深吸引了韩素音。于是他们相爱了,很快地,就在这年中秋节结婚。也因为两人在婚前缺乏真正了解,婚后不久两人的感情就出了问题。唐经常谩骂殴打她,夫妻同居一室视若路人。唐反对她去做救护工作,要她做一个本分的家庭妇女。

  韩素音为了寻求精神寄托,于1940年收养了一个女婴取名榕梅,空闲时间写日记、回忆录自我安慰。在这期间,她写出处女作《目的地重庆》初稿。她把初稿请在成都助产学校任职的修女玛利安修改。1941年夏,玛利安帮忙把韩素音写的文稿带到美国去发表。1942年末,英文版《目的地重庆》出版。就是这本《目的地重庆》,激励韩走上文学创作这条道路。但也正是这本《目的地重庆》,触怒了丈夫唐保黄。唐大骂她不守本分,写书抛头露面,还殴打她……

  1941年,唐赴英国当外交官,韩素音随丈夫前往英国。1945年唐回国参加即将爆发的内战。她没有同他一道走,继续留在英国攻读医学专业。1947年唐死于东北战场,结束了这段痛苦的10年婚姻生活。

  1952年,韩素音嫁给了英国出版商唐柏,改名伊丽莎白·唐柏。随后两人到马来西亚继续行医,还曾为新加坡南洋大学的创立而奔走。后来两人离婚。之后,韩嫁给了当年印度军队的一位上校。她给他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陆文星。他们育有3个印度血统的孩子,现都已在印度成家。

  韩素音和陆文星的相识也颇为传奇。1956年1月,她接受印度总督、前香港总督马尔科姆的邀请,去印度新德里度假,而后又去南亚一带旅游。在印度总督的官邸里,韩素音见到印度总理尼赫鲁。随后不久,印度官方向她提供参观的新项目中,有一项是参观尼印公路风光(由印方捐建),向导是印方负责人陆文星。陆文星出身名门,父亲为一所大学的校长。1993年,韩素音回成都访问时,跟当地的媒体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1960年,印度为中印边界一事要攻打中国,派一位高级军官领兵前往印中边界,可这位军官说:“中国是友好邻邦,不能打中国人。”他的上级对此十分气恼,严厉地对他说:“你若不去就撤了你的职!”他却坦然地回答:“撤职我也不去。”这个故事中的那位高级军官就是韩的丈夫陆文星。

  晚年,韩素音和陆文星定居在瑞士西部的小城洛桑,夫妻俩感情很好。平常,他们各做各的工作,互不干扰;韩每年有7个月在世界各地访问、演说,陆则埋头干自己的技术工作。2003年1月6日,陆文星因病辞世。成就及荣誉15岁时在协和医院做打字员。后到燕京大学和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学医。1938年回到中国。

  1939~1942年在四川成都美国教会医院当助产士,与他人合写一部小说《目的地重庆》。194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55~1963年在马来亚开设光瑚药房。1960~1963年在新加坡南洋大学任现代亚洲文学史讲师。1964年开始写5部传记性著作:《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无鸟的夏天》、《吾宅双门》、《凤凰的收获》,成为职业作家。她常到美国、德国、瑞士等20多国讲学和游历,介绍中国历史、政治、社会改革、宗教、民族、青年、妇女、知识分子等问题,写了不少有关中国的文章著作。还有《早晨的洪流》、《中国,2001年》、《餐风沐雨》、《回面》、《拉萨,开放的城市》等著作。

  韩素音1952年的自传小说《AMany-SplendouredThing》曾被好莱坞拍摄成电影《生死恋》(LoveIsAManySplendouredThing)。

  1956年以后以至文化大革命期间,韩素音多次访问中国,并出版关于中国及中国领导人的著作,用英文、法文写作。韩素音现居瑞士洛桑市。

  曾在新加坡南洋大学任教的著名作家韩素音在当地时间2012年11月2日中午于瑞士洛桑的家中去世,享年96岁。个人作品周恩来与他的世纪

  DestinationChungking(1942):《目的地:重庆》

  AMany-SplendouredThing(1952)

  L‘abbPierre(1965,法语)

  L’abbPrvost(1975,法语)

  AndTheRainMyDrink(1956)

  TheMountainIsYoung(1958)

  AsiaToday:TwoOutlooks(1969):《今日的亚洲:两种观点》

  ChinaInTheYear2001(1967):《2001年的中国》

  五卷自传TheCrippledTree(1965):《伤残的树》

  AMortalFlower(1966):《凋谢的花朵》

  BirdlessSummer(1968):《无鸟的夏天》

  MyHouseHasTwoDoors(1980):《吾宅双门》

  PhoenixHarvest(1982):《凤凰的收获》

  Fleurdesoleil,histoiredemavie(1988,法语):《太阳之花,我一生的故事》

  Lhasa,theOpenCity(1976)

  TheMorningDeluge;MaoTsetongandtheChineseRevolution1893-1954(1972)

  WindInTheTower:MaoTsetongandChineseRevolution,1949-1965(1976)

  TillMorningComes(1982)

  TheEnchantress(1985)

  AShareOfLoving(1988)

  WindInMySleeve(1992)

  EldestSon:ZhouEnlaiandthemakingofmodernChina(1994)《周恩来传》社会评价韩素音的英文造诣在当代英美文坛堪称一流,其精美、清丽、雅洁的文笔早在西方评论界获得公认。《瑰宝》中时时出现的景物描写、抒情段落都是优美的诗篇,饱含深情与哲思。在当今世界,像她这样能用英文写作并能在西方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的华人寥寥无几。

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