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春季招聘会见闻:求职难遇上招工难

2013-02-28 11:09:00    作者:宋学宝 邓有峰 张云清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山大威海分校 求职者 山东昌乐 求职人数 昌乐县
[提要]春节过后,又到了求职、招工旺季。对于求职者来说,充足的岗位虽然是就业关键,但还要有主动就业的心态,择业观念必须转变,尽快走出“期望与现实心理矛盾”的误区,主动选择就业。

  春节过后,又到了求职、招工旺季。今年的招工就业形势怎样?记者到山东省昌乐县的多场大型招聘洽谈会细探端倪。

  招工、求职都喊“难”

  2月16日到22日,昌乐县2013年春季人才交流暨“春风行动”招聘洽谈会在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服务大厅举行。大厅内人头攒动,电子信息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各类招聘信息,招聘洽谈区内80多家企业工作人员在忙着接待求职者。县人社局就业介绍科科长乔婷介绍,进场企业共提供了5520个岗位,其中生产技术、业务和销售类岗位居多,但现场求职人数过万人。

  僧多粥少,招聘单位应该处于有利地位。然而,不少企业却说“吃不饱”。潍坊乐化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鹏说:“虽然签约了不少人,可感觉很满意的没有几个。像销售、技术这些岗位,工作经验很重要,而应聘者大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记者发现,“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录取”几乎是所有招聘单位的共同门槛,一下就把很多求职者挡在了门外。现在有学历的人不难找,但企业往往希望应聘者一到企业就能顶岗,以节约成本。

  招工难的背面是求职难。徐明明是山大威海分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大学毕业半年多已换了3家公司。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企业做网管,可每天主要是打杂,虽然报酬不低,但感觉“无用武之地”,所以,他重新踏上了求职之路。

  “原来一直以为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好,找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没问题,结果处处碰壁。我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作品,大型IT公司根本进不去,而一般的企业又没有合适的工作可做。”徐明明说。

  高不成低不就的错位

  招工难,求职也难,原因究竟是什么?

  昌乐县人力资源部门的调查资料显示,该县急需用人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多数企业属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岗位主要是技术工人和熟练工种,而前往求职者意向多倾向于管理、财会统计、文职等岗位。记者注意到,企业多数招的是一线操作工,开出的工资2000元左右,外加绩效和保险,但对求职者来说,这些条件并不具有多强的吸引力。昌乐县科苑纸业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小高女士对记者说:“大部分人是冲着一两个办公室岗位来的,应聘一线岗位的很少。我们原本要100个技术操作工人,但只签了四五个。出纳、统计原本只要2个人,却有100多个报名的。”

  从招聘会的情况来看,很多求职者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怪圈。大学生尤其是名校毕业生,即使没有一技之长和社会经验,但相对于中专、职业学校毕业生来说,就业期望值高了许多。一般院校的毕业生虽然对薪酬的要求不是很高,但都想找一份“体面”工作。

  来自济宁的王波在招聘会上徘徊了3天,最终没有签约,因为他理想的工作是月薪2000元以上的办公室职位,而不愿意接受那些长期在流水线上工作和按件计费的技术岗位。许多新生代农民工也有与王波同样的想法,他们工作耐力较低,所以更看重工作环境。

  留人比招人更重要

  这场招聘会最终有3000多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企业没“吃饱”,大多数求职者也失望而归。

  记者采访了部分业内人士,他们普遍认为,解决“招工难”问题,留人比招人更重要,必须从企业内部着手解决。企业要让员工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福利待遇、技能培训,特别是要把员工当成企业不可或缺的成员对待,让员工有一种家的归属感。这方面,有些企业做得不错。比如,地处昌乐的比德文公司在全国率先将员工的身后事纳入员工保障制度,员工身故10年后工资照拿养父母,引起无数人的艳羡。

  对于求职者来说,充足的岗位虽然是就业关键,但还要有主动就业的心态,择业观念必须转变,尽快走出“期望与现实心理矛盾”的误区,主动选择就业。毕竟,光等不是办法。

  作为政府而言,主要是搭建好平台、搞好服务,除搞好大型招聘会外,平时要经常发布就业相关信息、做好就业指导。据悉,昌乐除在县城举办这次大型招聘会外,还把招聘会开到了乡镇。2月19日,在红河镇招聘大集上,纪家屯村民赵连英与一家纺织厂签订了就业意向。“待遇很好,就近上班还能照顾家里人。”曾在纺织厂干过的赵连英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宋学宝 邓有峰 张云清)

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