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盐碱地变为良田 小麦亩产可过千

2020-06-09 10:34:38    作者:周晓晴   来源:潍坊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昌邑市柳疃镇以北的大片区域,曾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被称为昌邑的“北大荒”。6月7日,记者来到这里时,放眼望去,金色的麦浪随着热腾腾的空气涌动,嫩绿的苜蓿正拔节分蘖,昔日的荒滩变成了肥沃的屯粮田。2017年起,青阜村等村庄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加入青阜农业公社,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综合体。

  昔日土地撂荒,回村流转土地搞规模化种植

  “又是一个丰收年!”青阜村党支部书记孙广洲望着麦田喜上眉梢,今年小麦亩产千斤不成问题。麦田里,每隔十几米就竖着一根杆子,上有显示屏、风速仪等。孙广洲说,这套设备不仅能实现水肥一体化,还能自动监测土壤墒情、温湿度等,实现科学、智慧种田。在青阜农业公社,这样管理的农田达到数万亩。

  67岁的村民孙广友感叹道,跟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这种现代化智慧种植方式是他想都没想过的,“原先俺这里地多、平整,但靠海太近,地下全是咸水,根本没法浇地。”

  青阜村距海仅15公里,原先村子及附近多个村庄都存在土地撂荒问题。“我是青阜村人,看到土地撂荒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前几年做企业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国家又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我就回村流转土地搞规模化种植。”青阜农业公社负责人孙德东说,公社成立后,通过土地流转和托管两种方式整合土地资源,开展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

  解决地下咸水和水源问题,6.8万亩土地丰产

  搞规模化种植,首先要解决地下咸水问题。公社与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合作,通过深翻压碱、提取地下卤水等方式,对盐碱地进行改良。其次是解决水源问题。公社在潍河边地下水质较好、水源充足的姜家堤子村打机井40眼,铺设灌溉管道36公里进行“南水北调”。

  “我们还对村内的排水管网进行提升改造,将雨季降水全部收集到水库中,实现排涝、蓄水双效同步,这项‘海绵工程’每年可收集雨水100多万立方米。”孙德东说,这就是青阜农业公社的“群井汇流”工程。

  “6.8万亩土地,平常仅136个人管理。”孙广洲说,去年生产小麦6600吨、玉米7260吨、大豆2250吨、苜蓿33万吨等。在保证丰产的同时,公社还探索延长产业链条途径,建设了日烘干能力达1050吨的粮食烘干塔及5000平方米的粮食储存库,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综合体。

  声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