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潍度丨藏在潍坊美食里的文化基因

2024-06-23 14:27:3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永莲

  大众网记者 孙永莲 潍坊报道

  6月20日,由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潍坊味道·香溢泉城”潍坊美食周在山东大厦开幕。来自潍坊的四大凉菜、十七道传统经典热菜、四款非遗面食以及众多老字号特产,将在山东大厦自助餐厅餐台连站7天“C位”,向全国来客展示“潍坊味道”。

  特色美食是地域的产物,往往承载着城市特有的记忆和生活方式,凝聚着一方的文化风习,讲述着城市背后的故事。

  潍坊有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一千四百多年建城史。东夷文化在这里发源,近代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开启。特殊的文化发展史使得潍坊的美食博采众长、种类繁多,造就了“兼收并蓄,守正创新”的饮食风格,潍坊的美食里藏着深深的文化基因。

  诸城烧烤、潍县拌辣皮、青州红烧羊蹄、昌邑煎银鱼……这些色泽鲜亮、食欲满满的潍坊菜获得不少食客青睐。在这里,人们品尝的不只是菜,更是这些特色菜背后的精彩文化故事。

  潍县凉菜四大拌——“拌辣皮、芥末鸡、海米炝芹菜、麻汁杂拌”,特色在于荤素搭配、色泽艳丽、酱香浓郁、酸辣适中、脆嫩爽口,是潍坊传统名吃。传说潍县人陈官俊、张兆栋等在朝做官时,将潍县菜引入宫廷,从此名声远播,并拥有了“江南水晶饶蹄香,不如潍州酱肴美”的美誉。

  “慢着火,少着水,柴火罨焰烟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这是苏轼在《炖肉歌》中对诸城烧烤的描写。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到密州(今诸城)任太守,对诸城烧烤情有独钟。翌年,苏轼率百姓筑堤抗洪疲惫成疾,百姓杀猪宰羊、担酒携菜送到府邸慰劳,苏轼亲自监督厨师制作烤烧肉馔回赠百姓。烧烤这一美食,不仅为生活增加了滋味,也见证了一代文豪与当地百姓的互敬互爱。

  松软鲜香的寿光绿豆扒谷,也与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相传,早年齐桓公落难行至寿光,饥饿难耐时恰逢一老妇人提篮经过,施舍了他一团绿绿的豆腐样食品,齐桓公吃后顿觉精神异常清醒。多年后齐桓公终成霸业,怀念起当年这份救命食品,身边厨师却无一人能做出,后派员至寿光访得,方了却此桩思念。

  潍坊肉火烧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的潍坊商贾繁荣、人口众多,为了满足不同地区客商的口味需求,当地的厨师们不断尝试创新,最终研发出了这道美味可口的肉火烧。随着时间的推移,潍坊肉火烧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潍坊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肉火烧源于繁盛的商业需求,见证了潍坊近代工商业的崛起史。

  美食周上,最受食客青睐的美食当属潍坊特色朝天锅。朝天锅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民间早市,相传是郑板桥担任潍县县令时所创。某年腊月,他微服赶集了解民情,见赶集的农民吃不上热饭,便命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铁锅,煮上鸡肉、猪肚肠、肉丸子等各色肉品和豆腐制品,汤沸肉烂后顾客围锅而坐,热汤加上香菜和酱油,用薄面饼卷菜供农民食用。因大锅无盖,人们便称之为“朝天锅”。

  ……

  在潍坊,每一道菜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文明的传承。这种文明既有官民之间的互敬互爱精神、民间普通百姓的无私奉献精神,也有对于历史先贤的纪念、对于民间习俗的延伸。这些菜品往往在民间传承并发扬光大,成为颇具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的载体。

  “潍坊味道·香溢泉城”,从美食节活动的主题不难看出,潍坊此举不只是要举办一场味蕾的盛宴,更是以“食”会友,依托美食这个人类共通的载体,推介潍坊好品,展示潍坊文化,从而进一步开展文化交流与碰撞。

  潍坊是一座历史文化灿烂的城市,享有“世界风筝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画都”“中国金石之都”“全国文明城市”等文明美誉,拥有国家级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国际和平城市、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等绚丽文化名片。

  这里的历史遗存星罗棋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不可移动文物4099处。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赵秉忠状元卷。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青州龙兴寺,拥有国家、省历史文化名城各1座。

  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星河,拥有高密剪纸、诸城派古琴2项联合国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7项、省级99项。潍坊风筝享誉全球,杨家埠木版年画是全国三大年画之一,潍坊核雕是中国核雕艺术的北派代表。

  这里的文化名人不胜枚举,诞生了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文祖仓颉、农圣贾思勰、《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郑板桥、李清照等在潍坊为官或居住。

  潍坊还是一座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的城市。这里有“天下第一镇山”沂山,先后16位帝王登封,李白、苏轼等众多文人墨客曾登山游览。青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山水城一体明清古城。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诸城恐龙化石群,被喻为“万卷书”的山旺古生物化石,1800万年前的昌乐远古火山口群。

  潍坊更是一座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城市。“三个模式”出自这里,全国第一台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第一台程控交换机、第一套无线集群系统都诞生在这里。潍坊的“朋友圈”遍布全球,与2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与23个国家、42对城市建立了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

  “千年古潍州”的文化气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从真实存在的故事和文物中散发出来的;“世界风筝都”的无限魅力也不是夸出来的,而是从扎实的工艺和作品中折射出来的。潍坊有数不尽的文化宝藏,也有传播交流的强烈愿望,不放过任何一个交流展示的机会。本次美食周活动上,潍坊抓住契机展示了10款老字号特产和13项代表性非遗、文创产品,以文化的魅力争取更多交流和碰撞的机会。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美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习惯于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制作出符合时宜的食物,并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相聚、庆祝、纪念中,不断把乡土情结、人伦情感寄托在食物中。以享受美食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人情味表达,也是能在短时间内把地区、习性、品味不通的人们以相通的爱好聚集在一起的最有效途径。

  热爱美食的人,往往在生活中也是阳光向上的人,以美食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一波推介和引流,潍坊是用了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