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理工学院召开2022年度总结表彰暨新学期工作大会

2023-02-21 18:21:4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溯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溯 潍坊报道

  2月20日上午,潍坊理工学院召开2022年度总结表彰暨新学期工作大会。本次大会设主校区(青州)主会场和中心校区(潍坊)分会场,以直播的方式同时进行。潍坊理工学院校领导金德禄、卢云岗、张兴虎、刘庆林、刘燕燕、徐攀、刘男、李红雷、李兵在主会场出席会议,校领导陈义保、郭帆、金泽邦在分会场出席会议。各二级学院外聘院长及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永杰同志、大数据学院副院长王云璞同志聘任仪式

  大会共分为两个环节。首先进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永杰同志、大数据学院副院长王云璞同志聘任仪式。

  校长金德禄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向于永杰、王云璞两位同志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对两名同志的专业影响力和学术成就表示高度的认可与肯定,号召广大领导干部及全体教职工学习于永杰同志“谦虚、本真、务实”的优良品质,“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切为了潍理工事业发展”的工作作风和“不唯权、不唯上、只唯真”的行事原则,希望于永杰、王云璞两名同志的加入,能进一步推进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丰富发展“新工科”专业群,为社会和国家贡献更大的“潍理工力量”。

  随后,金德禄为于永杰、王云璞颁发聘书。于永杰院长、王云璞副院长分别作就职演讲,表达了对学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和态度。

  2022年度总结表彰暨新学期工作大会

  随后,潍坊理工学院2022年度总结表彰暨新学期工作大会在激昂奋进的校歌声中拉开帷幕。

  副校长卢云岗从十一个方面做2022年度工作总结:一是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二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力有效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向校园蔓延;三是加强书院制内涵建设,实现大学生自治和育人“精准”升级;四是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扎实做好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五是深入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增强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六是多措并举显成效,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总体稳定;七是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夯实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根基;八是提升科技创新内生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九是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宣传阵地建设,构建“大宣传”格局;十是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工作,扎实开展继续教育办学;十一是教育辅助部门工作得力,服务学校事业发展。

  副校长刘庆林宣读《潍坊理工学院关于表彰2022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副校长张兴虎宣读《潍坊理工学院关于表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能手和优秀班主任的决定》;副校长刘男宣读《潍坊理工学院关于同意朱文颖等35名同志纳入学校编的决定》。

  校领导为获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

  副校长徐攀作《校企一体化发展工作报告》。报告明确了潍坊理工学院锚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名牌大学目标,坚持扎根齐鲁大地办教育,主动融入区域经济求发展,坚定不移地探索、创新“校企一体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拓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政校企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日趋成熟,努力走出了一条“校企一体化”特色办学之路。

  副校长刘燕燕作《“双院协同”工作报告》。报告通过一年多来对“双院协同”工作认识的发展、“双院协同”工作的具体举措、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计划四个板块,详细介绍了2022年“双院协同”工作开展情况。她表示,书院制改革的目的是创设好的“育人生态”,关键因素在于“人”,勉励全体育人导师加强学习、不断思考,提升育人能力,回归“人之为人”的教育。

  团委第一副书记李晴作《“第二课堂”工作报告》。报告解读了“第二课堂”制度,全面总结了2022年学校“第二课堂”开展情况,并对2023年“第二课堂”工作开展进行了规划和展望。未来,将继续运用书院这一个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育和形成的重要“后台”优势,持续推动“第二课堂”建设工作,将我校“第二课堂”工作做出“潍理工特色”。

  经济管理学院第一副院长于树兰作《二级学院工作报告》。报告从二级学院的角度对书院制改革进行了解读,一是“育人”是第一要务,双院协同是路径;二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并非是独立的孤岛,资源整合是破局之关键;三是打破双院协同的物理边界,“创造+创新”引流负熵。

  随后,老教职工代表柳文萍、新教职工代表郭芳先、班主任代表谭子涵、育人导师代表李玲依次发言,与大家分享自己在工作实际中的所思所感。

  会议最后,校长金德禄发表总结讲话。他与大家一起回顾总结和反思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并对新学期工作做了部署。

  一是不忘来时路,才能更好的奋进前行。

  他说,2023年是潍坊理工学院迁址潍坊办学进入第十个年头,作为一所民办高校,十年来,我们满怀“只争朝夕”的信念,走出了一条潍理工特色发展道路。经过十年奋斗,我们在“量变”的同时也发生了“质变”,学校的教学质量、社会美誉度、录取分数等逐年提升,学校开启了一校两区办学新格局,2013年提出的万人大学目标超出各项预期完成。

  十年奋斗路,我们始终遵循蔡元培、陈嘉庚、邓小平三位导师的教导,初心不改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艰难探索砥砺前进。如今,一个新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比起挂在嘴边的豪言壮语,潍理工特色的“体制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应该如何构建?希望全体同事深思、反思,从遵守“常识”,划出“底线”开始,对标“潍理工人的修养”,每位教职工都要成为有资格教育别人的人。

  二是破解各种难题。2022年度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2022年是学校不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双院协同育人全面起步的一年。2022年,第一课堂全面进步,5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备案本科专业,新申报4个本科专业,1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等均取得新突破;书院制改革完成了学生人身和政治安全的工作底线和工作目标,双院协同、三全育人格局全面建成。

  2023年,学校将与山东师范大学张文新教授心理学团队展开全面合作,成立由刘燕燕副校长为组长的,校团委、学生处、各书院、师范学院心理学系组成的专项课题团队,以潍理工全体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坚持创新、实事求是,旨在寻找科学的心理干预方法,攻克解决学生学习动力和生活动力难题,为潍理工的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高等教育方法,将他们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并具备合格技能的人才,为传统的“三本”高校学生寻找成功和健康之路,为党和国家,为无数普通家庭分忧解难。

  2022年是防疫年,我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们始终坚定立场、实事求是,做到了真防疫、防真疫,成功应对了一轮又一轮的疫情冲击。2022年岁末,在中心校区的抗疫一线,涌现了一批顶住压力、无私奉献、二十四小时始终与同学们在一起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勇于担当、不怕感染、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希望这种精神激励我们的干部职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境界和担当,真正践行潍理工人的修养,笃定做事,履职尽责,做好领头雁,当好急先锋。

  2022年是强大师资队伍建设,增进教职工福祉的一年。学校制定下发了《师资发展五年建设规划纲要》,实施学历提升工程,不断提高教职工学历水平,优化学校师资结构,坚持建设一支适合潍理工发展的师资队伍。“用最快的时间提升教职工福利待遇,实现‘高薪养廉’的目标,在面临学校发展快、投资大、覆盖多的情况下,依然逐年实现。

  2022年是学中庸之道,建和谐校园的一年。2022年,我们总结凝练出了‘潍理工人的修养’,这也是对我们的团队‘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价值观,‘认准目标、死磕到底、奋不顾身’的人格精神,‘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未来,希望全体干部继续发扬“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坚决贯彻“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旗帜鲜明反对“窝里斗”,坚持“对内不折腾,倡导一团和气”;希望全体教职工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具备君子情怀,“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用自己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感染学生,说服学生,做有资格教育别人的人。

  三是凝心聚力,奋力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2023年,两校区办学进入第三个年头,中心校区三期工程将在今年9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主校区和谐书院、广德书院将在今年8月份完工并投入使用,至此,学校的整体规划建设工作将全部完成。

  我们要坚持两校区发展“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理念,学校的管理理念要依靠全体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得以实现,坚持分管校领导负责制,二级学院和中层干部要与分管校领导“同呼吸共命运”,形成和谐和奋发有为的团队精神。2023年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舆情信访工作,树立正确的舆情观,认识到舆情信访无小事,积极做好开学前各项信息传达和准备服务工作。

  要发挥外聘教师优势,强化学校师资力量。学校一直坚持“宁缺毋滥”“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人才理念,外聘教师的加入对学校的办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3年要形成对外聘教师的考核管理办法,更好发挥外聘教师队伍的优势和能力。

  高端人才引培和师资队伍优化绝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数字能完全体现的,2023年,要在怎样增加数量的同时释放教师的能动性上下功夫,在如何培养人才上花心血。各级领导干部要换位思考,用智慧和胸怀对待新教师、新教职工,各单位一把手要把培养干部、培养教师当成第一要务。

  金校长强调,2023年“潍理工人的修养”要渗透到每个角落,消灭死角,全面开展“常识”教育,“底线”思维,并形成制度文件,坚决杜绝违背常识,没有底线的人和事。让没有底线的人没市场,让违背常识的事没土壤。要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各单位一把手要有大胸怀,真正将自己当成群众的“勤务兵”,多琢磨事、少琢磨人;以原则为准绳,求大同、存小异;班子间思想上交流、生活上关心,成绩在前不争功、出了问题不推诿。

  会议最后指出,校园安全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是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和基础,学生工作要稳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第二课堂全面发力,帮助同学们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2023年,希望潍理工全体职工“守纪律、讲规矩”,持之以恒践行潍理工人的修养,精诚团结,坚持“沟通是第一凝聚力”,坚持“三老精神”,坚持“正人先正己”,真正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发扬狼群精神,共同创造潍理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