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聚会 潍坊六“汉友”身着汉服同逛街

2014-06-03 09:29:00    作者:齐英华 陈静静   来源:潍坊新闻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汉服 汉文化 玄月 襦裙 群主
[提要]潍坊汉服(鲁风社)成员在逛街。记者了解到,这群年轻人来自潍坊汉服(鲁风社),每年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都会身着汉服齐聚,但近几年参加活动者越来越少。记者了解到,每年鲁风社的活动都是群主组织,而这种自发组织的群体很难形成固定机制,而且没有一个固定的场地。

潍坊汉服(鲁风社)成员在逛街。

  说起端午节,不少市民的第一反应就是吃粽子,实际上端午节并不只是吃粽子,还有多种传统风俗活动,汉服文化活动就是其中之一。6月2日端午节当天,一群年轻人为了庆祝端午节,纪念屈原而相约穿汉服逛街,引来了不少市民的异样眼光。记者了解到,这群年轻人来自潍坊汉服(鲁风社),每年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都会身着汉服齐聚,但近几年参加活动者越来越少。

  极少数市民 知道是汉服

  6月2日,来自潍坊汉服(鲁风社)的6名成员身穿汉服在城区万达广场亮相,他们用这种传统的方式过端午节,纪念屈原。他们的出现引来了市民的围观,不少人投来异样的眼光。

  本次活动的组织者薛渝潼当天身着一袭白色碎花高腰襦裙,她告诉记者,从14岁开始她就爱上汉服,之后就再也没有放弃过。对于别人的异样眼光,她早已经习惯了。今年18岁的薛渝潼正在读大学,2011年加入鲁风社,每年她都会在端午节、七夕节、上巳节等中国传统的节日里参加或者组织活动。

  薛渝潼说,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但现代人对民族文化的淡漠让人很心痛。“汉服被认为是中国人真正的服装,大家对自己民族的服装投来的异样眼光,真的是挺令人心痛的。”薛渝潼说,这让她更加有一种责任感,去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尽一点微薄之力。

  记者发现,只有极少数市民知道他们穿的是汉服,但也有市民对这种行为表示支持。家住奎文区东方名苑小区的市民张先生表示:“年轻人用这种方式去宣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值得提倡。”

  潍坊汉服(鲁风社)

  人们称那些爱穿汉服、喜欢研究汉文化的人为“汉友”。他们基本上是网友,平时都是通过QQ群互相联系。

  潍坊汉服(鲁风社)成立于2008年。创建人张凯告诉记者,为方便联系,他们也建立了QQ群。如今,鲁风社“同袍”从起初的几个人发展到了几十人,如今已经有247人。

  困境 自发组织,很难形成固定机制

  在采访中,5名汉服爱好者都表示,每次组织活动时,不被别人理解是他们最大的痛苦。

  “很多人不能理解我们穿汉服,有人甚至问我们是不是唱大戏的。”鲁风社成员玄月(网名)说,有一年过端午节,他们在市人民公园里祭祀,有人甚至说他们是“神经病”。对于他人的不理解,玄月表示早已看开了。

  令他们欣慰的是,这几年随着大家对汉服的了解逐渐增多,类似的情况正逐渐减少。“我们平时也会一起穿着汉服去逛街,希望能用实际行动去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记忆。”薛渝潼说。

  说起这次活动,鲁风社成员紫萱说,今年端午节的活动比往年规模小了很多,当天如约参加活动的只有6个人,而2010年端午节有20多个“同袍”参加活动。鲁风社成员总结,这是因为这种活动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和固定的场地,再就是活动经费不足。

  记者了解到,每年鲁风社的活动都是群主组织,而这种自发组织的群体很难形成固定机制,而且没有一个固定的场地。而且目前,汉服社成员的服饰大都是自己找人定制,一件汉服便宜的需要200-300元,而贵的汉服则需要1000多元甚至几千元,花销很大。

  专家 服饰背后,文化意义更加重要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郭顺敏是我市较早一批穿名家汉服者。她认为,年轻人能喜爱“汉服”,证明他们对汉文化有强烈的向往,令人欣喜。“汉服是汉文化的一个载体、一种符号。追求服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领悟汉文化的内涵和精髓。”郭顺敏表示。

  郭顺敏说,目前内地很多汉服都是天价,所以受众面很小。而潍坊的汉服爱好者缺少文化实体的引领,只是一群爱好者聚在一起,是小范围内的“雅集”。她表示,汉服只是汉文化中很小的一部分,汉服文化爱好者必须加强学习和研究,仅凭一腔爱好,时间久了就无聊了。另外,汉服爱好者如果只是展示服装,靠一帮年轻人的爱美之心传递时尚是无法长久的。记者 齐英华 陈静静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