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学《笔耕情缘》新著出版发布会在潍坊举行

2013-10-12 11:05:00    作者:张云龙   来源:人民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王明学 潍坊晚报 潍坊医学院 情缘 新著
[提要](张云龙)10月11日上午,王明学的散文传略《笔耕情缘》新著出版及捐赠发布会在潍坊北海书院举行。(作者为潍坊医学院原党委副书记、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潍坊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

新著发布会照片

  新著发布会照片

  人民网潍坊10月12日电 (张云龙)10月11日上午,王明学的散文传略《笔耕情缘》新著出版及捐赠发布会在潍坊北海书院举行。

  潍坊市政协副主席吴建民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市老领导王树芳、隋华堂、孙守伏、刘洪清,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工商局、市社科联、市文联、潍坊报业集团、市档案局、市作协、潍坊市书画家联谊会、潍坊市楹联等单位的领导出席会议。

  人民日报、人民网潍坊频道、大众日报社潍坊分社、潍坊日报北海书院、潍坊电视台、潍坊广播电视报、山东消费观察报、潍坊保健、鸢都书画博览、潍坊晚报、潍坊新闻网、潍坊人民广播电台、东方书画报、齐鲁酒文化杂志等媒体记者与会采访报道。

  新闻发布会由潍坊日报常务副总编、北海书院院长窦锦平主持。他首先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谭悦新中将,国家文化部参赞范中汇,国画大师齐白石之子齐良末,中国楹联学会副主席、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高宝庆,潍坊医学院原党委副书记、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王海亭,山东省工商局副局长郭际水,分别从外地发来的贺信、贺电。

  与会领导和嘉宾们从不同侧面,对王明学同志几十年来实践自己“工作加宣传”的主张,在创造性开展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珍惜利用业余时间,潜心写作与绘画所取得的娇人成就,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誉,是作者为建国六十四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会上,王明学同志将《笔耕情缘》新作分别捐赠给潍坊市档案馆和潍坊北海书院,馆、院对作者表示感谢并为其颁发了《捐赠证书》。

  该书由中国楹联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在书中紧紧围绕自己从事写作与绘画这条主线,文图并茂回顾记叙了所发生、感悟、联想到的一些新鲜事,将作家与画家、工作与宣传、精神与毅力、求新与务实、成就与感恩等哲理科学融合、成功实践总结,为艺术人生真实写照。此集同他已出版的多本著作和集书一样,倾注着作者大量的心血和情感智慧,给读者以新的启迪、新的感受。

  王明学是临朐县人,潍坊市工商局原副局长,系国画大师齐白石再传弟子,潍坊市作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现为世界华人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华夏画院副院长、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楹联协会会员,潍坊市美协艺术顾问、潍坊市楹联协会副主席、潍坊市老年书画家研究会常务副会长。2012年4月,在北京吴东魁艺术馆成功举办了“王明学文著书画作品展”,十几位部、局级领导和著名艺术家出席开幕式,展出四天,参观者达1200多人。进京展归来后,在临朐、青州举办了汇报展,均获得圆满成功。

  王明学自学生时代就萌生写作欲望;军旅生涯又涉足通讯报道之路;从政几十年,工作敬业颇有建树,业余挤时撰文舞墨,成果硕丰;退休后笔耕不辍,坚意创新,成为知名的作家和国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谭悦新中将和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树芳同志,分别为本书题词:“文精墨妙 为艺求新”、“德艺双馨”;潍坊医学院原党委副书记、研究员、潍坊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海亭为该书撰写了序言。

  附:《序》

  序

  王海亭

  王明学同志《笔耕情缘》一书行将付梓,嘱我作序。书稿通读一过,深感获益匪浅,启发良多。遂不揣谫陋,书为弁言。

  本书以“笔耕情缘”名之,正可总括通篇之旨。它既非 泛泛地回忆往事,又不是一般地罗列旧作,而是以自己的人生历程为经,撷取若干史实片段加以追忆缕数;以不同时期的工作实践和创作活动为纬,选择有代表性的文论作品、书画艺术成果以及创作经验感悟等加以回顾、展示和评析,从而在时间与空间的有机契合与转换中,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作者波澜起伏的成长与工作、生活历程,丰厚的文著与书画创获,独特的艺术风采与感悟,以及丰富多彩的人生况味。其中充溢着作者对祖国和人民、事业和生活的深沉热爱之情,也体现了作者对真理和艺术的不懈追求。

  明学同志出生在弥水之畔的农家,少聪敏而好学。早在学生时代,即以文艺特长而崭露头角。后以弱冠从戎,戍守海疆,始涉足通讯报道工作。牛刀初试,即出手不凡,屡获佳绩。从此锐意笔耕,一发而不可收。从政之初,他由秘书做起,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公社党委书记,地委办公室秘书,市委研究室科长,后来到市工商局任副局长,一路走来,几十年坚持勤奋笔耕,无时或辍。他的写作生涯,前期以通讯报道为主,间亦有山东快书等文艺作品见诸报刊。尽管有的作品不免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然文笔摇曳之姿,颇为可观。八十年代以来,因工作性质使然,他以很大精力撰写各种调查报告,为领导机关提供决策咨询,发挥智囊作用,屡获首肯;或立足工商行政管理本职工作,把调研、写作与业务密切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卓见成效。期间,在广泛深入调研和系统思考的基础上,他也撰写和发表了不少有份量的论文,颇得各方称道。然而他写作的重头戏和亮点,当首推“小言论”。他的小言论作品,出手快,数量大,佳作多。或议论政事,指陈得失;或针砭时弊,倡言新风;或劝善伐恶,矫治人心,皆能做到有的放矢,深中肯綮。其特点是就事论理,以小见大;观点鲜明,立意深刻;语言平实,文字精炼。其中如《不找市长找市场》等诸多篇章,都曾产生较大影响。其言论已先后编为《滴水集》、《五味集》和《秋实集》等出版,得到各界好评。限于篇幅,本书仅收录了少量小言论作品,但也足以使我们领略作者小言论写作的独特魅力与风采。

  明学同志既勤于写作,著述颇丰,又是一位多产的画家。他醉心于国画创作,已历三十余载。从临摹起步,渐入门径;读过书画函授大学和中国画高研班,接受了较为系统的专业训练。他勤于创作,四时不辍;每遇名师,辄倾心求教,屡有进益。尤以多年画虾,颇见功力,遂得拜齐白石之子良末先生为师,于艺术创作生涯产生重大影响。新世纪以降,其画作题材,更为丰富;画艺技法,愈见精进。他善于观察事物,从多姿多彩、变幻无穷的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灵感;花鸟虫鱼,豆棚瓜架,构成一幅幅生趣盎然的画面,透露出作者的澄明情怀和高雅志趣。他先后出版了几种画集,并数次举办个人画展。尤以二0一二年春季晋京举办文著书画展,大获成功,好评如潮。其后又在家乡临朐和故地青州举办了汇报展览,更见其热爱乡土、感念故旧的一片深情。

  读完明学同志的书稿,不禁掩卷沉思。明学同志作为一位从政几十年的领导干部,先后担负了繁重的业务工作,且卓有建树;而他竟能利用业余时间,笔耕不息,在文论著述和书画艺术创作中,取得如此不凡的成就,实属难能可贵。个中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他的成功,无疑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一曰好学深思。明学同志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他每走上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即以全副身心钻进去,了解情况,熟悉政策,很快就能进入角色,并在工作中提出创见,付诸实施。书中追述他任职期间先后从事的一些调研决策和工作实践活动,即是明证。他在文论写作中所以能独具只眼,见人之所未见,信手拈来,议论风生;在艺术创作中能不断精进,自成面目,也是长期勤于学习和善于积累、又敏于观察和深入思考的结果。所谓“厚积薄发”,正在于此。二曰坚韧不拔。做过党政领导工作的同志都知道,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一年到头,一言以蔽之,曰“忙”。忙是事实,但工作之余,总还是有时间可挤,有潜力可挖。挤出一点时间,读书、作文、写字、绘画,诚为一大趣事、雅事,但亦是一件难事。盖因一时或短期兴之所至,做起来并不甚难;但要做到几十年如一日,长期坚持,并有所成就,那就很不容易了。这里需要的是坚忍不拔的意志,持之以恒的毅力,还要有甘于吃苦的精神。明学同志在自己的体会文章中,曾谈到“逼”字,这就是要自我加压,自励自强;又讲到“拼”字,这就是要乐于吃苦,奋力拼搏。正是凭着这样一种精神和毅力,他才取得了如此突出的成就。三曰勇于创新。明学同志富于创新精神,他总是在不断探索。书中忆及他在青州黄楼公社党委书记任内二三事,即已初露创新锋芒;尤其他在长期从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历程中,更是多有开拓创新之举。例如他提出和组织实施“工作加宣传”的主张和一系列举措,就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同样,他在艺术创作中既能做到坚持传统,又十分注重个性,不断创新、出新,从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笔墨语言和绘画风格。可以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是他艺术生涯不竭的动力源泉,也是艺术创作取得进步和成功的不二法门。成功难以复制,但可以借鉴。明学同志这本书,他的丰厚创获和多彩人生,将给有志于此道者以很多教益。

  艺术创作使人年轻,更能使人生充实。明学同志虽已年届七十,然其艺术生命却正当盛年。作为初中学弟和老年书画研究会的同事,我衷心祝愿他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就,并坚信他能为老年书画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潍坊医学院原党委副书记、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潍坊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

王明学先生近照

  王明学先生近照

新著发布会照片

  新著发布会照片

新著发布会照片

  新著发布会照片

新著发布会照片

  新著发布会照片

新书封面照

  新书封面照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潍坊新闻 · 聚焦 · 娱乐 · 社会 · 体育 · 科技 · 军事
    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网潍坊频道(http://weifang.dzwww.com),拨打新闻热线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新浪微博(@潍坊大众网)提供新闻线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