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潍坊4月23日讯(记者王菲菲 通讯员高伟仁)近日,记者一行不远千里慕名来到蜚声海内外的蓝宝石之都——昌乐,对蓝宝石开采、加工、首饰制作、展示以及销售和蓝宝石文化旅游等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和跟踪报道,探索昌乐蓝宝石产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的奥秘。
神奇的中国蓝
1800万年前的火山喷发,不仅给昌乐留下了近百座远古火山,还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宝贵的财富——蓝宝石。“此地有宝,可惠及子孙后代也。”相传3000多年前,太公姜尚封王建都昌乐时曾留下此言。多年来,当地就有这样的民谣,“昌乐有三宝,蓟蓟菜、茅根草、乌金火石不用找。”常有百姓在野外砍柴割菜、在田间耕种劳作时捡到“乌金火石”或“牛角火石”,其实,这些火石就是蓝宝石,只是“深藏深闺无人识”。
1980年3月至1981年9月,省地质四队通过野外工作发现,昌乐新生代玄武岩分布地区可能发现蓝宝石。1987年,省地质七队最终圈定了矿体,探明蓝宝石砂矿储量20558.5克。北岩蓝宝石砂矿成为全省评价的第一个蓝宝石砂矿,填补了省内蓝宝石矿种的空白。
1989年,昌乐蓝宝石开发被国际有色宝石协会(ICA)列为世界有色宝石的五大发现之一,探明昌乐境内蓝宝石储存面积达450平方公里,面积之广,储量之大,举世罕见,是中国最大的蓝宝石矿,是世界四大蓝宝石矿床之一,昌乐县也因此被誉为“蓝宝石之乡”。
“昌乐县蓝宝石资源丰富,其资源储量和开采量在国内均占绝对优势,其质量迄今为止也是国内最好的,在世界玄武岩源类蓝宝石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矿业联合会专职副会长刘玉强曾这样介绍说。
蓝宝石之于昌乐,是一种产品,更是一张城市文化名片,一个特色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主导型产业。昌乐的蓝宝石产业正成为招商引资和带动其他产业并进的有力杠杆,带动昌乐的崛起。
蓝宝石的横空出世,带给了人们太多的意外惊喜,于是当地人们开始了漫长的寻宝之路,昌乐的决策者们也开始了珠宝产业的发展壮大之路。规范蓝宝石市场,实现蓝宝石资源可持续开发,昌乐的决策者们呕心沥血、一脉相承。
瑰丽的蓝色传奇
昌乐拥有得天独厚的蓝宝石矿藏资源,靠着蓝宝石,许多昌乐人发家致富,过上富裕生活。然而他们意识到,粗放的开采形式、低层次的交易方式不仅会损坏已有资源,更使得蓝宝石的自身价值大大降低。要想实现长久发展,必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不断提高蓝宝石的附加值,行成强大的蓝宝石产业。
1996年,昌乐对全县蓝宝石资源实行依法保护性开采,采取管矿不管人,一村(单位)一证,一户(人)一卡的管理形式。村(单位)和个人到县矿管部门办理开采证或开采卡后,即取得宝石开采资格,采矿者在规定范围内可自由开采。
2011年,昌乐对蓝宝石矿区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限量开采、综合利用,划定禁采区、保护区和复垦区;对保有储量相对完好的地块和有开发潜力的远景矿区一律禁采,有计划招标拍卖;对零星采挖的复采区、沟坎、荒滩等区域进一步规范开采行为,一律实行有偿、持证开采。
做大做强一个产业,必须有相应的市场作后盾。为建立一个世界级的珠宝市场,为蓝宝石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昌乐一代代的决策者们倾注了巨大心血,掀起了一轮轮珠宝市场开发与拓展的热潮。
中国宝石城一期工程于1993年动工兴建,经过数次扩容,中国宝石城成为一座集工、商、贸、住宿、娱乐、金融、科研、培训、旅游购物于一体的综合商城,是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命名的国内唯一冠“中国”字号的大型珠宝玉石首饰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市场内有来自香港、北京、上海等地的40余家60多个品牌。宝石城内30%的珠宝企业在全国开设了加盟连锁店,多的达到上百家。中国宝石城先后被评为“全国竞争力百强市场”、“ 中国珠宝艺术品十大品牌市场”等荣誉称号,昌乐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珠宝首饰专业批发市场之一。
中国宝石城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庞大的国际化、全球化珠宝产业集聚地即将诞生,它的诞生必将带动昌乐珠宝产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大发展、大迈进。
以蓝宝石为“媒”,昌乐丰富和发展了其外延和内涵,将其纳入珠宝产业的范畴来运作。为做大做强以蓝宝石为龙头的珠宝产业,昌乐成立了珠宝产品加工培训中心,聘请国内外专家和当地技术能手,对从业人员进行加工、鉴别、销售等知识培训;在中国宝石城内设立了山东省黄金珠宝玉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昌乐监测站,保证了蓝宝石饰品的质量,提高了昌乐蓝宝石的声誉,使昌乐的珠宝业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变,交易市场实现了由分散向规模化经营的转变,市场格局实现了由小而杂、散而乱向专业化、规范化转变,为昌乐珠宝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去年,昌乐还将宝石生产中心和交易中心重合,制定完成交易所交易系统软件开发方案并通过了专家评审,进入开发阶段。同时启动了蓝宝石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在珠宝产业链成长的基础上,将昌乐打造成具有蓝宝石定价话语权的世界宝石中心。一系列的举措使昌乐正在向世界级珠宝市场迈进。
目前,全县珠宝从业人员5万余人,珠宝、饰品加工、销售企业2000多家,年加工宝石数千万克拉、饰品数亿枚、黄金上百吨,是江北最大的珠宝玉石首饰、旅游纪念品集散地,也是国内最大的蓝宝石交易中心。
瞩目的珠宝品牌
在山东梦金园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的设计研发部,每个月都会有200个最新的款式被设计研发出来,然后通过一道道工序加工成成品,流向市场。
从最初的“贴牌”代加工到现在的中国驰名商标,打造自主品牌是梦金园“破茧成蝶”的制胜法宝。目前,企业自主研发设计的首饰款式和黄金加工工艺已稳居国内同行业第一位。特别是企业首创的无焊料焊接技术,已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填补了国内此项技术的空白,对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黄金饰品焊接工艺具有深远的意义。
“企业注册的专利已经占到了国内同行业的85%以上,机械化程度达到了40%。通过做品牌,我们受益很多,原来我们的加工费是7毛钱一克,到现在我们已经调到了13块钱一克,这就是品牌的效力。”山东梦金园珠宝首饰集团董事长王忠善这样告诉记者。
品牌确可以提升产品和产业的知名度,但其能量远不止于此,其效应甚至可以波及海外。“凭借‘蓝天’这一中国驰名商标,我们公司产品顺利拓展了对外出口业务,2012年我们公司的‘赛菲尔’商标又成功申报为中国驰名商标,为公司扩大市场影响、加快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山东蓝天首饰有限公司生产经理李国琴自豪的说。
由于国际上对于黄金工艺品的要求高、昌乐珠宝的市场影响面小等原因,一直以来昌乐的黄金制品出口并未如愿。如今经过技术革新、品牌建设,蓝天公司制造的含金量在四个九以上的万足金远销海外,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其生产的黄金饰品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2012年,山东蓝天首饰有限公司的“黄金工艺品”出口总额达到了6.7亿美元,居业内领先位置。
“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更是区域经济发展后劲的强大支撑,昌乐要做品牌建设的引领者,以品牌建设助推千亿级珠宝产业跨越发展”,昌乐县长高立伯满怀信心的说。
春节前后,该县按照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的中国名牌评价目录和山东名牌申报条件,按照“发展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对县内企业的产品进行了梳理,建立珠宝企业品牌培育数据库,集中气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依靠名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依靠名牌叫响昌乐珠宝品牌。
截至目前,该县珠宝企业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件,山东省著名商标2件,山东名牌产品4个。2012年,区内珠宝饰品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经营企业达到1000家,年加工宝石数千万克拉、饰品数亿枚、黄金上百吨,成为全国最大的蓝宝石、黄金加工交易集散地。
精彩的产业世界
一支集合蓝宝石、翡翠、水晶等材料制作成的香水瓶,一副黄金打造的中国象棋、由蓝宝石雕刻而成的周易罗盘和古代司南……日前,笔者在昌乐中国宝石城看到,被赋予更深厚文化内涵的昌乐黄金珠宝产业,在"珠光宝气"中透出更多文化价值,增添了"昌乐珠宝"区域品牌的含金量。
近年来,昌乐先后成功推出了龙凤金镯、黄金象棋、蓝宝石刻龙金笔、水晶国画等经典珠宝作品,这些作品设计加工上吸纳了中国经典视觉符号,同时又融入了现代文化理念,赋予了黄金珠宝作品更多的文化附加值。主打文化牌的昌乐珠宝业获得了丰厚回报,去年昌乐珠宝加工交易突破300亿元,县内各珠宝企业订单络绎不绝。
昌乐珠宝产业通过文化创意,令没有生命的黄金珠宝产品显得灵动起来。中国宝石城展销的珠宝从民俗传统的生肖造型到风格各异的民族首饰,从欧洲皇室的皇冠面具到奢华极致的宝仙花,从西方经典的教堂婚礼到东方古典的洞房花烛……文化创意,让每一件珠宝都有一段内涵丰富的文化故事。
黄金珠宝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本身的价值,更在于从创意设计中透出的文化创新。作为蓝宝石主产地的昌乐,需要通过产品设计,将商业文化和人文文化融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商业价值。
中国宝石城负责人程晓鹏表示,昌乐每一珠宝企业都需要植入自己的文化基因和胎记,今后昌乐珠宝产业将更注重把文化引入企业品牌,令自身品牌具有文化灵魂,从而找到更高的市场定位。
珠宝产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条,上下游产业和同步关联产业达上百项之多,通过加快发展珠宝产业发展,昌乐提升了经济发展的活力、潜力和品质。
利用蓝宝石矿产资源的稀缺性,火山地质资源的独特性,昌乐开发了探宝游、火山地质科普游等旅游产品,在当地还形成了以“宝石、火山、生态、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业链。使中国宝石城、寿阳山旅游度假区、仙月湖风景区成为“齐鲁山水游”的必到之处。昌乐还以远古火山口群为依托,建立了集火山地质公园、火山博物馆、火山地质科普教育基地于一体的深度观光体验游产品。目前,项目已雏形初现,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到昌乐观光旅游。
宝石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昌乐建设了中泰国际宝石学院,可容纳1.5万名学生,成为一处以珠宝加工技术培训为主要特色的职业教育基地,为中国宝石产业的发展和珠宝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技术人才。
蓝宝石行业逐步实现了由宝石的有序开采到娴熟加工、精巧的宝石镶嵌再到销售的一条龙作业。他们没有止步,“展示宝石文化,打造黄金旅游”。探宝、寻宝、赏宝、鉴宝,宝石文化村,宝石博物馆,中国宝石城,国际宝石节、珠宝时尚周......充分发挥蓝宝石丰富的文化底蕴,做大做强蓝宝石产业、蓝宝石文化旅游业,以蓝宝石文化推介昌乐,以蓝宝石产业带动昌乐的崛起。
潍坊新闻 · 聚焦 · 娱乐 · 社会 · 体育 · 科技 · 军事 |
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网潍坊频道(http://weifang.dzwww.com),拨打新闻热线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新浪微博(@潍坊大众网)提供新闻线索。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