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5 11:41:00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今天上午,与学校相关人员沟通,计划将学校2号楼东山墙上的一幅巨幅写真图重新更换(年久老化已破损)。原来那是一幅以“生命科学”为主题的生物进化史巨幅图片,与1号楼和3号楼墙上的“全纳教育墙”、“亲子笑脸墙”相为呼应,三得益彰。
清平人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努力,学校发展定位也慢慢被确定下来。除全纳教育、家校合育这两个特色生长点,清平的另一个“触角”也慢慢伸展出来,那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浸润下的学校育人底色。于是,这面墙的主题设计就慢慢清晰化——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
这就涉及到一个当下在学校层面热议的主题词——学校文化。先让我们对学校文化的理解。
学校文化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文化又称为校园环境文化,是那些看得见摸的着的物化的载体;隐性文化又称为精神文化,是校园里的观念引领和行为引导,是一所学校崇尚的、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真正能将学校加以区分的文化是隐性文化,它才是一所学校自己独有的“味道”。换句话说,学校文化实质上是学校要培养什么人的立足点,更倾向于做人教育的隐性课程,特别是人际、心理环境及思维、行为模式等要素。
清平从建校伊始,就特别关注学校文化建设,尤其是隐性的精神文化,致力于将师生、家长培育成具有清平特质的清平人。那么,清平人身上要具有怎样的特质呢?只凭嘴说没用,看看下面几个事例吧。
事例1:高新区春季运动会开始了,本次运动会仍然像往年一样分项目由不同的学校承办。在这样的全区活动中,清平因为学校规模小,再加之无操场,日常训练难以正常进行,有些项目只能是“现炒现卖”,但清平人从干部到教师,都非常重视。
还记得当时学校干部、老师带领学校乒乓球队参赛。因为学校场地限制,再加上没有专业教练训练,仅靠几位年龄大的老师利用大课间和有限的业余时间训练孩子,因此我们没有苛求夺冠,但每个人心里还是期待着能够拿到意料之外的成绩。
赛场上,由于“规则”所定,我们先与高新实验学校对决,取胜者再与轮空的东明学校对垒。令人欣慰的是第一轮很顺利的战胜了实验学校,不幸的是在与兵强马壮的东明学校交手时败下阵来。后来听韩老师说,东明的代表队选手都在潍坊市“乒乓球俱乐部”打球,感叹于东明具备优厚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觉得输得心服口服。
后来,韩老师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两所学校,因为自觉实力不佳,与对手相差悬殊,没有走到最后就中途退出了,也就是弃权。我很高兴清平人没有傍人篱壁,步人后尘,他们坚持打到最后一场,虽败犹荣。他们在平时的训练中挥汗如雨,就要在赛场上一比高下,敢于亮剑,展示自我,结果固然重要,享受过程更是值得的。
2015年春季运动会,清平终于在艺体大型展演中夺得头筹,于是有了清平“冠军墙”,也就派生出了“舍得空间”。这是清平人践行出来的一条从隐性文化(享受过程、冠军精神)到显性文化(舍得教育空间)的创建路径。
事例2:一天下午放学,我像往常一样照例站在校门口护导学生,忽见不远处两个孩子蹲在地上在干什么。我走近一看,两个小家伙在整理一个坏了拉链的书包,其中一个是在校随班就读的一个“福娃”是他的书包拉链出了问题。我问:“你们在干什么?”正在帮忙修书包的那个男孩抬起头,马上打了一个队礼,说:“校长好!他的书包拉链坏了,我给他修修”。我轻轻地拍拍他的头,他笑了,很甜的笑了。立身此情此景,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福娃”刘志远被同学牵着手上楼的情景,也出现了随手帮助林林的那几位“醉美清平人”,还有欣欣与健健的友情……这些镜头,在清平已是司空见惯。
事例3:一位妈妈的第26篇亲子日记。
10月1号 今天是国庆长假第一天,有的人或许还在加班,有的人也许出去旅游,我的假期第一天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今天,过了一个难忘的、独一无二的、只属于我们清平人的国庆假期!早上八点半,我们按照约定来到了学校,一共来了十位家人(包括孩子)。我们一到教室,就开始打扫我们的共同的家,各自忙的不亦乐乎,一边说笑着一边清理着,氛围好的不得了。说说笑笑间不知不觉一上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感觉时间过得好快。我们把室内室外需要清理的地方全部清理完毕,临走之前约定下午两点半开始。等我们到家的时候已经12点了,简单的吃了点饭,休息了一会,两点准时从家里出发。没想到等我赶到的时候已经有两位家人到了。不由分说,我们开始了下午的工作,把我们脑海中的梦想树变成了我们想要的样子,把墙壁上的鱼变活了,我们还做了卫生角,评比栏……就这样,一直忙到了晚上六点才结束。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班级家委会成员杨洪彰妈妈、杨洪彰爸爸、王震洋妈妈、冯佳怡妈妈,你们都辛苦了,谢谢亲爱的们!当然不能忘了我们最可爱的人牟平平老师,孩子们能有你这么好的老师带着,我们放心,你辛苦了!
在这一天的时间里,我感觉到的第一句话是——团结的力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当我们一一把这些想法实现以后,觉得团结的力量不可忽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是我今天感受的第二句话。当我们把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并做出来,而且呈现的效果又特别好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任何事情没有做不到,只有我们想不到。
今天真的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发现我们的家人们都各怀绝技,每个人都有她独特的地方,就像我今天中午给宝贝唱的那首歌一样——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 不要让自卑左右你向前冲,每个人的贡献都不同,也许你就是最好的那一种!加油吧,最好的自己!!再次感谢我们的家委会成员!!!
一位农村妈妈的日记,述说着她26天的坚持,而且还在继续,这样的妈妈在清平还有很多;一个假期的第一天,家长、孩子、老师们是在校园里、班级里度过的,为了孩子们拥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这样的班级在清平也还有很多。
……
在赛场上,充分地展示了自我的风采,即使败了又如何?我们凭自己的实力拼搏了,就不后悔,没有沮丧,这就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同学之间自然地帮助和携领,对待身体有残疾伙伴的爱心、接纳与支持;乡村爸妈开始思考、记录教育孩子的心路历程;校园里有了家长忙碌的身影,班级文化烙上了家长的印记;孩子们见了陌生人的彬彬有礼;随手捡起地上的废纸片;一把伞下的两个小伙伴……这些都是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真实,可感,可触摸,这样的文化才是本真的。
学校文化既有抽象精神的“仰望星空”,又有具象物化的“脚踏实地”。文化是一种态度,文化是一种价值取向,文化更是一种实实在在、具体外显于外的言行。文化是通过具体的事情反映出来的,由人和事承载的。不管一个学校有多少年的历史,有多深厚的教育承载,如果不能在老师、家长和学生身上得到传承、体现,浸润到学校的角角落落,那就是空文化,没有影响力的文字和招牌。
学校文化,人在中央!
![]()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