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效东:潍坊风筝的“变”与“活”

2023-08-16 18:35:3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永莲 郝玉帅 王冠超 牛鞠榕

  大众网记者 孙永莲 郝玉帅 实习记者 王冠超 牛鞠榕 潍坊报道

  中国首部国民神话史诗电影《封神》正在热映,影片中大气磅礴的战争场面、立体丰满的人物塑造和精致华美的服装造型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其中,“玄鸟生商”场景中神秘而又巨大的“玄鸟”正是出自全国唯一的潍坊风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潍坊最有影响力的风筝制作大师张效东之手。

  张效东从8岁开始跟随爷爷学习扎制风筝,至今已经有60多年的风筝扎制经验,发明和扎制的风筝不计其数,先后被授予潍坊工艺美术大师,潍坊风筝明星,潍坊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潍坊市首届艺术大师,国际风筝艺术大师等称号。2014年3月被任命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5月,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代表性传承人。

  文化内涵赋予风筝“灵魂”

  “1984年第一届风筝会,我做了个‘雷锋’风筝参加比赛,红旗两边挂,五星头上戴,我非常崇拜雷锋同志‘做一颗螺丝钉’的精神,那次获奖后我十分自豪,也建立起制作风筝的自信心,因此走上了风筝的创新之路。”张效东认为,风筝不仅仅是一种消遣娱乐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体现。

  他制作的“包公”风筝意在赞美忠诚厚道、廉洁公正、铁面无私之人,制作的“铿锵玫瑰”风筝是对当时邢慧娜获得奥运金牌表示的祝贺。

  在他看来,文化产品要与意识形态深度融合才能更有价值。风筝要传递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贴近群众生活、反映群众意志,只有赋予了内涵和灵魂作品,才会被大众认可。

  技术创新赋予风筝“生命”

  不满足于“燕子”“八卦”等简易的风筝样式,张效东开始追求“使风筝响起来”“让风筝活起来”。“我曾经做过一个 ‘小鸡吃米’的动态风筝,是以前看着母亲喂养小鸡得来的灵感。”张效东介绍,“母鸡”配合转轮和导杆带动小鸡运动起来,根据导杆的旋转和上下运动使小鸡完成“啄米”的动作,让小鸡空中“活起来了”,这个风筝也获得当时评委的肯定。

  在扎制风筝的道路上张效东并非一帆风顺,一次次失败的教训都成为了创新的动力。他在二十多岁时制作了一只“飞龙”风筝参加比赛,单其制作成本就花费一万多元,但在比赛接近尾声时,突然一阵旋风扭碎了风筝。“那次比赛并没有获得奖项,但我知道了在以后制作中要尽可能多的考虑比赛场地的天气情况,潍坊市区里的风力一般在三到四级,我不能一再按照这个单一的标准做了”。

  巨型风筝是每年潍坊国际风筝会的一大亮点,有的风筝面积可达五六十平方米,需要十几个人协作才能放飞起来,巨大的风筝给运输造成了一定难度,于是张效东便创新出了“折叠风筝”。改进后能将四五十平方米的风筝折叠成几平方米,使其易拆卸、易携带,在保证起飞力度的前提下降低运输难度。

  运用交流才能永久传承

  电影《封神》中 “玄鸟”的问世展现出潍坊风筝扎制技艺广阔的应用前景,运用制作风筝的方法制出的各种工艺品能完美融入各类影视作品之中,使潍坊的风筝技艺达到进一步的宣传。

  “我知道作为一个‘非遗’传承人肩负着传播风筝文化的责任,但随着社会发展,我发现风筝的传承越来越难,因为风筝有许多技艺需要学习,需要很大的耐力和决心,现在年轻人很少可以‘坐得住’,再加上经济压力,愿意传承风筝的人就更少了。”张效东表示,“近几年,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对风筝感兴趣的人变多了,很多人从安丘、临朐、沂水等地慕名来学习风筝。”

  每年都会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与张效东交流风筝,他也会毫无保留地传授制作经验。张效东认为要想发展传统文化绝对不能“捂起来”,要“敞开门”欢迎各方朋友交流互鉴,取长补短。

  现在,张效东经常亲自到学校开展讲学活动,从小培养孩子们对“风筝”的兴趣。“经常会有大学生找过来学习风筝,把风筝写进他们的论文里。”张效东表示自己会用全力推动风筝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号召越来越多的人学习风筝,真正做到“热火朝天,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