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高密:茂腔——莫言家乡"姑娘腔"

2013-10-18 13:06: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茂腔 剧团 演员 演出 搭戏
[提要]夏美华(右一)与莫言的合照。今年56岁的夏美华是高密茂腔剧团的退休员工,也是茂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就这么唱了7年,夏美华已经习惯了京剧唱腔并成了剧团里能独当一面的角色时,又接到消息,要改回唱茂腔。

  

  传统戏《桃花女〉。

  

  夏美华(右一)与莫言的合照。

  

  传统戏《杨八姐游春》。

  本报记者 张浩

  莫言在小说《檀香刑》的后记中谈到,在他二十年前刚刚走上写作道路的时候,就有两种声音像两只迷人的狐狸一样纠缠着他——

  “第一种声音节奏分明,铿铿锵锵,充满了力量,有黑与蓝混合在一起的严肃的颜色,有钢铁般的重量,有冰凉的温度,这就是火车的声音,这就是那在古老的胶济铁路上奔驰了一百年的火车的声音。”

  “第二种声音就是流传在高密一带的地方小戏猫腔(茂腔)。这个小戏唱腔悲凉,尤其是旦角的唱腔,简直就是受压迫的妇女的泣血哭诉。高密东北乡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够哼唱猫腔,那婉转凄切的旋律,几乎可以说是通过遗传而不是通过学习让一辈辈的高密东北乡人掌握的。”

  如今,胶济铁路上依然火车疾驰,而那种流传在乡间的凄婉旋律在历经热闹和低谷后也在慢慢积蓄着自己的力量。

  在八大样板戏的年代入行

  2013年7月份,40个年龄在17至20岁之间的茂腔学员结束了为期5年的培训后从潍坊市艺术学校毕业,他们将回到高密茂腔剧团,成为剧团里的后备力量。一下子这么多年轻人加入,而且出现在一个地方剧剧团,这在以前,夏美华想都不敢想。

  今年56岁的夏美华是高密茂腔剧团的退休员工,也是茂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她看来,给这些年轻人足够的时间打磨,重现茂腔当年的盛况有望。这种飘荡在莫言笔下东北乡里的旋律,脱胎于民间流传的“姑娘腔”,如今有了新的生机。

  1971年,还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夏美华加入了高密茂腔剧团,那时她13岁。然而,她最先开始学的,不是茂腔,而是京剧。“都在唱样板戏。”那时还处于十年动荡期间,全国上下都在唱八大样板戏,听不到别的声音。

  就这么唱了7年,夏美华已经习惯了京剧唱腔并成了剧团里能独当一面的角色时,又接到消息,要改回唱茂腔。

  “当时都不想唱。”夏美说,虽说京剧和茂腔都是曲艺,但是唱法几乎完全不一样。京剧拉开架势之后声音高亢入云,茂腔却是类似于哼唱的婉转细腻,乍一切换,“根本发不出声音来”。剧团又把以前唱茂腔的老演员请了回来,都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他们在台上演,年轻的夏美华就掀着舞台边条“偷戏”,看老前辈的眼神、动作、走位,听他们的唱腔,等到她担纲主演的时候,一场大戏排练一遍就成,“功夫都在台下”。

  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夏美华有些感慨,她有些庆幸自己京剧打下的底子。即便是现在她演出,行家一听就知道她学过京剧,吐字清楚、中气十足。剧团党委书记史炜说,站在台上不用麦克风,一张嘴几千人都能听得清,“那就是好角”。

  一年有10个月在外演出

  夏美华家里没有其他人从事茂腔演艺这条路,除了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她不想让孩子们再吃那个苦。在她的记忆里,那个时候,不论是酷暑还是寒冬,都是走不完的路,练不完的功,唱不完的戏。

  刚学戏的时候,每天5点就起床吊嗓子,还不能在院里喊,怕扰了别人睡觉,走到河边或者小公园里,喊一个小时,吃完饭后再加上乐队吊嗓子,之后再练武。有时候戏要演到晚上八九点钟,结束后还得再练一个小时才能休息。做不好还有惩罚,戒尺就直接往手上打。夏美华经常在早上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睡在地上,“晚上翻身掉下床,一点都不知道,累的。”

  更多的时间,是在外面演出。夏美华说,那个时候一听“出发”俩字就头皮发麻。出发就带着铺盖卷,东西都得自己带,推着独轮车由一个村到另一个村。春秋还好,夏天的时候,汗出得戏服都能拧出水来。有一次夏美华跟一个老前辈搭戏,突然听到对方小声的说“你唱快点,唱快点”,她还没明白过来,等戏一结束,老前辈就直接热晕了,倒在台上。众人赶忙抬到后台,用凉水敷,把冰棍塞嘴里,醒了之后还得再上台。冬天的时候更痛苦,天气冷的时候,嘴张不开,手也打不开,都把演员冻哭了。那时候一年有10个月是在外面演出,“夫妻都在剧团,回家屋里就都是蜘蛛网。”

  虽然很苦,但那时人什么都不想,只想着练功、演戏。相对来说,那时他们的工资还比较高一点,每个月30块钱,后来涨到50,再后来又80块。

  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还多

  在从艺的这些年里,高密大大小小的村庄夏美华都去唱过戏,有过万人空巷的盛况,也有过台上人比台下人多的辛酸。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很少有电视,听戏是他们主要的娱乐方式,有些人为了听戏,走四五十里路赶到现场。那时候剧团到一个地方会搭台子,没有现在的架子,就是临时堆个土堆,然后在土堆上搭台唱戏。在外面买票,一天三场演出,上午一场、中午一场、晚上一场,还是有人买不到票,场子里坐得满满当当,墙头上都趴满了人。

  等到了后来,电视电脑的出现,文艺节目变多,喜欢听茂腔的都是年龄偏大的老人,冬天天气冷,老人们就不愿意出来了,观众也慢慢的少了。

  郭德纲曾在相声里说过,德云社创建初期曾有过一屋子只坐着一个观众的场景,类似的场面,夏美华也碰到过:台下稀稀疏疏地坐了十来个人,台上的演员比台下的观众还要多。“那也得演”,夏美华说,那时候真的感觉很心酸,但戏还是要演,而且还得认真演。

  对于夏美华来说,最让她欣慰的就是得到观众的认可,她在舞台上多为老旦,剧团党委书记史炜说,“夏老师把老旦唱绝了,很多人都冲着她来听戏。”她所领衔的《杨八姐游春》现在为剧团的“看家戏”,基本上场场必点,场场必演。

  茂腔队伍 大大小小上百支

  如今,史炜并不担心茂腔传承不下去,现在在高密市大大小小的茂腔队伍有上百支,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也有是村里爱好自组队伍的。听茂腔的人也有了年轻化的趋势。如今,高密茂腔剧团的演员们也几乎都有自己的粉丝,各个年龄段都有。史炜希望现在的队伍里能出几个好角。毕竟,“会”跟“精”不一样,“喜欢茂腔跟把这个活当一碗饭吃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史炜说,他们现在的任务是“传承发展和弘扬”,传承不成为题,发展和弘扬还得靠“好角”。

  为了扶植茂腔剧团的发展,高密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加大行政拨款,另一方面为了解决演员青黄不接的现象,在2008年还招了40个年龄在12至15岁之间的小学员,送到潍坊市艺术学校进行了为期5年的培训,毕业之后给予事业编制,这样就吸引了很多小演员。再加上原来的49名演职员,如今的剧团已有近百人的队伍,这在地方剧团里是比较少见的。

  2013年7月份,在厦门举办的一场海峡两岸青少年文艺晚会上,13个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参演,茂腔,是里面唯一一个地方剧种。史炜说,同台表演的都是京剧、昆曲、豫剧、越剧、评剧、河北梆子这样的大剧种,茂腔作为一个地方戏能占一席之地,让他们在年轻学员身上也看到了希望。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潍坊新闻 · 聚焦 · 娱乐 · 社会 · 体育 · 科技 · 军事
    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网潍坊频道(http://weifang.dzwww.com),拨打新闻热线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新浪微博(@潍坊大众网)提供新闻线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