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裒的孝心

2017-10-19 11:13:00    作者:杨秀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王裒pou的孝心,《晋书.卷八十八》已有详实记载。"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辄到墓曰:裒在此……”。
  王裒pou的孝心,《晋书.卷八十八》已有详实记载。"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辄到墓曰:裒在此……”。
  如果不是亲自来到这块墓地,对闻雷哭墓壮举的感天动地,只是表浅的认知。“千里漫行话潍坊”体验团来到昌乐这块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顿时产生了不一样地感触。
  而源源流长的自然是这里的人文,历史文化的传承,古老的传说,让漫行一行人,津津有味地回到了那遥远的过去。
  王裒的父亲王仪是魏朝的司马,东吴伐战失利后,兵将死伤无数,壮烈而惨重,大将军司马昭在上朝时询问,这次战争有何教训与警示,结果没有人敢出来讲真话,只有王仪勇敢地站出来,义正严词地说这次战争的责任完全归于元帅。而元帅就是当时的司马昭,而正是这句话惹怒了司马昭,他大怒之下把王仪拉出去斩首了。父亲死后,王裒背着父亲遗骨随母亲逃回原籍北海营陵(今昌乐),投靠了父亲好友华岩寺住持和尚,分其僧地厢房,耕地营生,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王裒逐渐长大成人,从小饱读经书的他,知书达理,对母亲更是百依百顺,每逢母亲病疾,总是床前端汤喂药不离半步。很多年以后,王裒的母亲久病不治,溘然长逝。他悲痛万分,将父母合葬一处,虔诚恭谨地守丧尽孝,每天早晚,都到墓前祭奠。他惦记着母亲怕雷的事情,每当刮风下雨,一听到轰隆隆的雷声,便狂奔到父母的墓地,跪拜着哭诉说:“儿子王裒在此,母亲您千万别怕!”他也经常依靠着墓前的柏树号啕大哭,眼泪滴到柏树上,时间久了,那棵柏树竞然枯死了。可见一个人孝心的力量。他的孝悌之心,深得历代王朝的推祟和敬仰。元代,"闻雷泣墓"理所当然地载入了《二十四孝》。成为儿童教育的启蒙读物。
  而王裒是一个有思想有骨节的人,他深知父亲是含冤而亡,终身不面向西向坐,意为不为晋朝之臣之意。朝廷也屡屡征召他出来为官,可是王裒面对权位名利的诱惑,不为所动,一生呕心沥血授业,解惑,答疑,当他给学生读《诗经》时读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时,总是痛哭流涕,感情喷涌,他的学生怕触及老师的思亲之情,干脆不读《蓼莪篇》了。王裒的孝心和品行,深为当地老百姓敬重,并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
  而我的周围也有立志为改良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弱小,关注百姓疾苦的朋友,清廉做人,用心做事,不为攀扶权贵而卑躬屈膝,社会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有志报国而大胆有为的有识之士,不断揭露社会的邪恶,让不良的社会习气无立足之地,让凛然的正气凸显,人人文明,事事文明,精神文明遍地开花,社会进步何愁之有?
  与王裒孝心有关的传说 还有没尾巴老鲤(李)的传说,《昌乐县志》《昌乐历史文化丛书》《昌乐名名人传说》等书籍俱载其事。话说王裒随母逃亡途中,夜宿古寺,母亲梦见一小黑龙入怀,而后母亲真的怀孕了,三年后生下一黑胖小子,这黑小子生来特别,当天睁眼说话,二日满炕乱爬,三日满屋小跑,七日上街玩耍,而且性子急躁,食量也很大。一日下倾盆大雨,家里实在憋不住,就跑到湾里玩耍现了原形,恰巧被母亲看见了,母亲心里害怕,关紧房门,回炕缩成一团,不让其进来,而他饿极性起,打一个辟雷,打晕自己的母亲,吸干自己母亲的奶水,王裒实在看不下去,便与之决战,一刀斩断了他的尾巴,他便携风带雨潜入了东北,发现一堤决口淹没了庄稼,是一条白龙做怪,而且他还发现当地居民大部分是山东人,于是想替民除害,战败了白龙,把白龙撵到深海,再也不敢回来。从此,小黑龙成了这条大河的主宰,水患消逝。山东老乡就把这条大河命名为黑龙江。直到现在黑龙江上行船总是先喊一声:“船上有山东人吗?”船上总是回答:“有山东人!”这条船就会得到特别的佑护,一帆风顺。 山东老乡为了感谢小黑龙,齐齐跪到江边恳求见恩人一面。小黑龙怕吓着乡亲们,就摇身一变变成一条大鲤鱼,在江面上游了两个来回,然后隐身而去。可小黑龙的尾巴早被王裒砍去,怎么变也没有尾巴。从此“没尾巴老鲤(李)”镇守黑龙江的传说在山东老乡中传播开来,越传越远,一直流传到今,于是有了无尾巴老李(鲤)的传说,传说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王裒用他一生的操行美德塑造了一个孝子的完美形象。
  每年王裒的诞辰日九月十七,附近乡亲都要聚到王裒的墓前举行隆重的拜孝子盛会,每人烧香一封,添土一兜。” 日积月累孝子墓逐年增高,孝风畅行乡里,王裒墓院巍然形成。"文革”期间,王裒墓院遭受了严重破坏,墓院荡然无存。1993年秋,全村自愿捐资,再次重建王裒墓院,在墓院旧址西重堆坟垅,将有记载的碑碣搜集查阅重新刊刻,才形成了今天的样子。
  现在村里及周围几十里的老人都跟子女融洽地一起住,很少把老人撵到偏房或南方去的,子女经常围在老人身边谈天说地,逗她们开心,以消除老人的寂寞和凄苦,老人们享受着幸福的晚年。而王裒的孝心典范,就不得不为后人称赞。
  而我今晨出行前跟老公的争吵,就在注文的现在内心还是深深地愧疚着,昨日婆婆身体不适住院了,而大家知道这次漫行也是好几天前就定好的,还费了百米冲刺的速度才抢到的,还是我第一次参加,不舍放弃,而我还在公婆面前跟老公争吵,只因他说你就不该去。人生百行孝为先,父母深恩大如天,而我又做得如何呢?在这里我只能真诚地说一句,对不起。如果老公看到这篇心得,相信他会认为我的这次昌乐非遗之行是最有意义的行程。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