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5 15:12:00 作者:岳锡玉 张婧 来源:大众网潍坊频道 我要评论
马新友在用新烧制出来的黑陶二胡做表演
大众网潍坊9月25日讯 据潍坊晚报消息,在诸城市舜王街道孙仓社区老梧村,有一位烧制黑陶的艺术家,他就是汉王山黑陶研究所的所长马新友。记者原以为这位远近闻名的黑陶艺术家是一位隐居山村的陶艺家,没想到记者赶到老梧村时,在村头等候的却是一位穿着朴素,笑容淳朴,地地道道的老农民。
小火盆奠定陶器情缘
近日,马新友在家忙着收花生,9月11日上午,他特意腾出时间带记者参观了汉王山黑陶研究所,深入了解了“四千年地球文明最精致的代表”——黑陶。
今年65周岁的马新友从事黑陶研究已有三十个年头了,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失败,才走向了成功。正是在马新友不断的探索、不屈不挠的坚持中,远古舜帝烧制黑陶的火重新燃烧了起来,失传了四千多年的烧制工艺再现于世,他与黑陶的情缘也愈发坚不可摧。
马新友告诉记者:“小时候,上学很冷,奶奶就为我们兄弟几个一人做一个小火盆。那小火盆就是用泥土和废棉花和在一起制成的,用手抱着暖而不烫,而且热度持续时间很长。”马新友在那个时候就了解了陶器的很多功能,便对制作陶制品有了最初的兴趣。小时候没有玩具玩,马新友就把制作陶器当成了玩乐,这也奠定了后来马新友制作黑陶的工艺基础和思维基础。
马新友真正地接触黑陶是在1988年,由于自己技术低浅,马新友就跑到周边曾烧窑的老人那里去学习。经过多年的研制,马新友终于在上世纪90年代初获得了成功,并成立了汉王山黑陶研究所。马新友从烧制简单的花盆入手,直至手艺熟练了,才开始烧制朱砂红香炉,再后来就慢慢研制出了鼎、爵、瓶、砚等30余种黑陶艺术品,作品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欢迎,并多为海外华人所收藏。
2007年,汉王山黑陶审批为国家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新友在2009年成功制作出精美绝伦的“舜陶蛋壳杯”,厚度仅为0.1毫米,重100克。记者手捧着精致的舜陶蛋壳镂空高柄杯仔细观察,乌黑发亮的杯身上体现出了古拙淳朴的美。
记者看到马新友的黑陶制作坊虽然狭窄简陋,但摆满了精美的黑陶制品,马新友虽是一介布衣,但是心灵手巧的他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栽养出了一株又一株的“黑玫瑰”,娇艳盛开满屋。
作品深受喜爱荣获多项大奖
在马新友的黑陶制作坊里摆放着代表封官加爵的爵、一言九鼎权力的象征鼎、和议的代表齐侯匜、娇媚的凤凰女、长寿的神龟母子砚、烧制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十的神牛送宝、生动活泼的小蝉小猴子、龙城的独特资源恐龙,还有制作最精致的代表黑陶蛋壳杯,这些精美绝伦的黑陶制品是马新友在四千多年前的制作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新研制出来的。
马新友的陶器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群众的喜爱,更是荣获了多项大奖。
2003、2004年,在潍坊鲁台经贸洽谈会期间,其作品应邀来到潍坊参加民间工艺美术展览,一名美国客人看到他的《陶鼎》后赞不绝口,出价1000美元珍藏;2004年,青岛啤酒节期间,他的《黑陶龟砚》被韩国客商发现,出价12万元人民币;2007年6月,马新友被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潍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潍坊市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2008年6月,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命名马新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黑陶制作工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4月,他的《黑陶蛋壳杯》在“中国(潍坊)第二届文化暨旅游展示交易会民间艺术精品”评奖中,获得银奖;2012年10月他创作的《爵》在中国黑陶文化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作品评选中又荣获银奖。此外,2013年8月,中央电视台六频道与四频道均对马新友的黑陶制作历程做了相关报道与展示。
黑陶,象征着尊贵和富有,更是一种权利的象征。这有着四千年历史的古老制品,虽陆续在舜帝故里诸城被发掘,引起世人惊叹,但其制作之谜一直未有答案,曾在诸城一度无人烧制,出现了断代。马新友经过自己不断的琢磨摸索,在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不仅破解了失传四千多年的黑陶烧制工艺,还更加完美的融合了土与火,结合了力与美,呈现了纯真与古朴,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赵鳌将军曾高度赞扬马新友,并为其题诗“土经巧手成珍器,陶兮古今共生辉”。古今共生辉的黑陶从舜帝的手上来到了马新友的手中,历史变迁,人也在变,不减的是这份与黑陶的情缘。
◎新闻链接
黑陶又称“舜陶”
《史记》曰:“黄帝命宁封为陶王”。生活于黄帝时代的宁封是陶器的发明者,被历代尊奉为“陶圣”“陶神”。然而,至于黑陶的创始人,据传为舜帝。
据史料记载和考古专家们考证认为:龙山文化黑陶的发展与生于山东诸城的古代帝王虞舜“陶河滨”有直接关系,虞舜,可称之为黑陶制作之开山鼻祖。虞舜,姚姓,名重华,今山东诸城舜王街道诸冯村人,生卒于原始社会末期。据《孟子·离娄篇》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据墨子《尚贤下第十》曰“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其中的“陶于河滨”说的就是舜制陶。马新友告诉记者,诸冯村位于诸城市北10华里,现属舜王街道。古代属东夷之地,村内曾有古迹舜庙,为历代祭祀先圣之所;村北有岭名历山,相传舜曾在此耕耘劳作,村东即潍河,为舜曾制陶的“河滨”。“舜诚制陶,精美不窳”,所以黑陶称之为“舜陶”。
舜创造了黑陶,特别喜欢黑色,以致他的喜好也影响到禹和当时的社会。据古籍传说,有虞氏、夏后氏都尚黑,墨子行夏道,衣服用黑色布。马新友告诉记者,据《史记·五帝本记》载:“舜耕于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足以见舜之年代是龙山文化的鼎盛时期,舜对治理陶器尤其是黑陶制作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文化报》1994年10月16日载文《龙山文化与舜“陶河滨”》中所说:“精美的黑陶制品与蛋壳陶是以舜为代表的一代陶工的伟大创造,闪烁着文明曙光的蛋壳陶,人们可将其称为‘舜陶’”。
20世纪80年代,在舜帝故里诸城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烧制蛋壳陶杯的陶体匣钵,山东省博物馆的专家就是用这件匣钵反复试制,竟获成功,由此揭开了蛋壳陶杯的制作之谜,延续了远古舜帝的制作,开启了黑陶制作的新时代。(文/图 见习记者 岳锡玉 实习生张婧)(原载潍坊晚报)
潍坊新闻 · 聚焦 · 娱乐 · 社会 · 体育 · 科技 · 军事 |
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网潍坊频道(http://weifang.dzwww.com),拨打新闻热线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新浪微博(@潍坊大众网)提供新闻线索。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