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鸣时评丨山东何以做到“挑大梁、走在前”?

2025-01-22 10:03:1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周建国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周建国

  1月20日,山东两会公布了2024年的成绩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6万亿元,增长5.7%,逼近10万亿大关。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在高基数上实现历史性跃升。山东作为北方经济的重要支点,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增速跑赢全国,对全国发展的支撑力愈发强劲,日渐成为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彰显山东板块“分量”,也必将为缩小南北差距、引领北方经济发展增动力、强信心。

  这份沉甸甸、含金量十足的发展答卷来之不易。数据背后折射的是山东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之变。翻阅政府工作报告,20多项全国乃至全球第一首位,将一个个“第一”“首次”“首位”串珠成链,展现的就是山东“走在前”的坚实足迹和昂扬向上精气神,给质的提升写下最生动、最坚实的注脚,让人们看到了山东经济的“含新量、含绿量”,凸显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更清晰地勾勒出一个经济大省“挑起大梁走在前”的奋进身姿。

  看增量。2024年,山东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35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5万家。从2021年至今,山东省经济增速连续4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截至目前,山东已有6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山东经济呈现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态势,正在由“大”向“强”转变。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双过亿”、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巨大的消费潜力的山东也在消费品以旧换新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24年全国GDP增量为5.47万亿,与上一年相比,2024年山东经济体量增加了4400亿,山东贡献率高达8%,真正拥有了“挑大梁”的资格和身份。

  看质量。一份成绩单的成色,在于量和质的同步齐飞。近年来,山东持续发力,出重拳、亮铁腕,不惜淘汰上万亿的落后产能,整骨重生“散乱污”企业,成绩可圈可点。单就国之重器的制造而言,2024年度,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投入商运;全球运力最强固体火箭“引力一号”点火升空;全球最大直径智能盾构机“山河号”投用;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装置“海葵一号”交付运营;潍柴柴油机热效率第四次刷新世界纪录;浪潮海若、瀚海星云等大模型拔节生长,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不断向中高端迈进……所有这些,不仅是“量”上的突破,也诠释着高质量发展之“质”,彰显新质生产力的可喜脉动,描绘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看气量。山雄有脊,房固因梁。砥砺奋进、自信自强的山东人深知:上坡路难走,顶风船难开。但强省建设的生动实践也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不是因为风和日丽才选择了远方,而是矢志前行才踏平了坎坷。”基于此种认识,山东将牢记嘱托,扛牢责任,“鲁”力同心,继续加压奋进、主动作为,积聚和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用好协同的方法论智慧,握指成拳、同心同向,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新篇已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山东对202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十个方面的部署。我们坚信:山东利用好厚积薄发的优势,以科学思维指引识势借势,干字当头、创新发展,更好的山东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