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红河镇小学位于红河镇政府驻地,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要求,2010年设计开始建设新校,2012年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29974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自开展“强镇筑基”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打造“五育并举”教育体系,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为基础,发挥党建带队建,广泛深入开展特色育人活动,大力实施“1532”育人工程,即以党建为核心,坚持五育并举,落实一级一项目、一班一品牌、一生一特长,突出社团活动和劳动教育两个教育品牌,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构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体系,创建培养学生全面、自主、个性发展的硬核阵地,打造更加“有温度、有广度,有精度”的教育,创办学校教育品牌,学校各项工作蒸蒸日上,教育教学质量节节攀升,真正做到了家长满意,社会放心,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一.以党建为引领,扎实推进“三红”工程
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主题教育”,通过观影、观剧、专题学习、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干部教师政治站位。实施“校园党旗红”引领行动,持续抓好“红色堡垒、红烛先锋、红心向党”的三红工程,坚持红色引领,以红色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二.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内部设施
以全省首批教育强镇筑基试点镇为契机,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聚焦办学条件提升、育人环境改善等,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由县、镇统筹,投资20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更换了所有教室内的照明设施和窗帘,新购置27台投影仪和46台学生用机、10台教师用机,维修篮球场、塑胶跑道4000平方,改造了学校食堂,接建了“思源餐厅”,8月2日校内主干道路铺设沥青3500平方,教学设施设备实现标准化,校园面貌焕然一新。镇政府今年3月为我校调配了20亩土地,建成一处大型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增长才智、展示个性、自由发展、自主管理的空间,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开展阳光社团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秉承“五育并举”发展理念,聚焦孩子生命成长、核心素养提升,结合我校教师特长,充分挖掘校外资源,在开齐、开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多彩“阳光”校本课程,组建艺术类、体育类、德育类、科技类、学科类五大类、校级班三级共30个社团。
这一学期的社团建设安排为全校统一为跳绳项目,每年级一个项目,分别是一二年级传统武术,三年级诵读,四五年级快板,六年级健身操,校级社团重点建设小百灵少年宫合唱团、铿锵玫瑰大鼓社团、百人快板、国旗班、鼓号队、小巧手塑编和泥塑、我是小画家社团、篮球队等15个,聘请校外辅导员10名,利用延时服务时间开展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品德高尚、人格健全、体魄健康、才艺广泛、崇尚劳动、富有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的阳光少年
四.创建劳动教育四个“一”模式,打造劳动教育品牌
学校高标准打造一个大型劳动实践基地——幸福耕读园,夯实劳动教育阵地,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劳动教育制度,确保劳动教育效果。开发一系列劳动教育课程,如手工、种植、园艺等劳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每位学生下发一本劳动教育手册,坚持劳动教育及评价常态化,分年级建立学生劳动教育清单,开展校内外劳动教育体验,建立健全学生劳动实践写实记录,将学生劳动实践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成功与乐趣。
五.打造“红”文化,筑牢红色教育根基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初步形成“党、团、队”教育示范综合区,“一班一品”教学文化专区,“红色精神”示范区。综合楼主要投资建成党史、国史教育长廊,“三红工程”创建专区,标准化少先队活动室、禁毒教育专区,实施党、团、队教育引领,培育红星少年。教学楼为提升班级文化内涵,学校提出建设“一班一品”立根铸魂的校园文化,各级部“建项目、创特色、树品牌”,每级部一个特色,每个班级一个主题,布置班级外墙,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格。二楼连廊为“红色革命精神”专区,以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为教育主题,校园主路西侧为红色榜样区,以九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物学习为主题,形成学红色知识、悟革命精神、学国家榜样、做红色少年梯次推进的教育主线,增强师生文化自信,厚植红色文化根基。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专业引领促提升。派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拓宽教师的学科视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邀请县教研员来校培训,深入课堂把脉、指导,推动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学校联盟推动,与昌乐县特师附属小学结为联盟校,定期举行现场示范课、教学经验交流会、联盟校论坛等活动,实现学校间教研互动,共同提高。
课改引领夯实教研,课堂提质增效。聚焦课堂创建,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更好地让“双减”政策落地;重点围绕“教学评”一致性,各学科教研组深入学习市有关“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主题研讨活动实施方案,制定学科组主题研讨专项活动计划;加强集体备课,开展共备一堂课活动,凝聚团队的智慧,向集体备课要质量;开展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展示活动,通过观课、交流和评课,进一步更新教师观念,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快速成长。
编辑《教研简报》,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去年9月份,我们借鉴先进学校经验,开始编辑自己的校内资料《红河镇小学教学教研简报》,《简报》立足于课堂教学,奉行“教学研究就是教学质量第一生产力”的宗旨,倡导“平等、自由、务实”的思想,搭建“教材、课标、学生、课堂、教法”五位一体研究的平台,忠实记录我们的教研足迹,交流教学心得,碰撞思维火花,为提升教师的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发挥了较好作用。
我校将乘借强征筑基之东风,用心用情,坚持不懈,提升教育质量,努力打造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受益的教育,翻开红河镇教育新篇章!
近年来,潍坊市以创建全国居家与社区综合改革试点市为契机,积极将互联网引入养老服务各个领域环节,实施“互联网+养老”服务行动,打造了潍坊市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全方位打造潍坊智慧养老新模式,构建起居家安全服务保障体系,让老年人乐享晚年生活。[详细]
面对随时可能爆炸的油罐车和熊熊大火、滔滔洪流,他是舍身忘己、英勇逆行、冲锋在前的消防“急先锋”;在强者如云、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消防比武大赛中,他是苦练本领、追求极致、勇争第一的红门“铁教头”;儿女出生他只匆匆看了一眼,他是19年如一日备岗值勤、恪尽[详细]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制造业单项冠军第六批遴选和第三批通过复核企业名单,潍坊共有6家企业和产品上榜。其中,在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中,主营“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榜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山东龙港硅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详细]
为增加游人观感,丰富植物园季节元素和特色,近日,潍坊市植物园开展郁金香种球播种工作。植物园的郁金香展区占地约800余平方米,种植种球数约4万余株,共栽植约9个品种。展区整体设计以红色、粉色和黄色为主要色调,根据郁金香不同品种的花色、花期、株高等特性合理配[详细]
在潍城区十笏园文化街区南侧,一座新建的过街天桥横跨在东风西街两侧,建成投用后将实现行人和车流的完全分离。[详细]
10月30日,圣城街道农圣街南侧的城市能源综合示范项目拆迁地块已经平整完毕。目之所及,所有地面附着物已经拆除,工程器械已经退场,地块“整装待发”只待开工,目前项目可研,用地规划、合作洽谈等相关工作进展顺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