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发现清康熙年间武科秀才卷

2018-04-02 13:45:00    作者:张平 闫玉新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古代的科举考试分为文科与武科。大家都知道,古代文人的赶考,就是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中状元。很少有人知道,会武术的人也可以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中状元。

  大众网4月2日讯(记者 张平 通讯员 闫玉新)古代的科举考试分为文科与武科。大家都知道,古代文人的赶考,就是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中状元。很少有人知道,会武术的人也可以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中状元。

青州现存不少文科试卷,像《松林书院试卷》、《云门书院试卷》等,最有名气的当属明朝状元赵秉忠的殿试试卷了。可是武科试卷却很少见到,属于凤毛麟角,极其珍贵。近日,青州市发现了一份清朝武生试卷。

  这份试卷跟赵秉忠的状元卷一样,是一份长折,卷长196厘米,宽26厘米,16折,共1678字。整份试卷用工整的楷书写成,字体中规中矩。

  试卷的第一折,印着“青州府益都县”,说明这是益都县所办县学专用纸。下面写着作者的名字“李喻堂”,名字上面覆盖着一方大印,是满汉双文“青州府益都县印”,说明这是官方组织的一次正规考试,可以断定这份试卷的主人李喻堂是在益都县参加考试的。益都县只有录取到秀才这个级别的权力,所以这是一份武秀才的试卷。由于试卷中出现了不少改动的地方,这在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时是不准出现的,所以可以断定这是一份“课卷”,就是一次月考或者季考试卷。

武秀才试卷持有者刘建斌夫妇 摄影:沈志海

  试卷第二折,印刷着“马箭 共 箭”“步箭 共 箭”“掇石”“舞刀”“策”“论一”“论二”七个栏目,这七个栏目都是空白,说明这次考试,只是考查文化课。从考查内容来看,有马箭、步箭、掇石、舞刀,所以判断这是一份武生试卷,但是没有记录武术成绩,这也表明这是一份“课卷”。而考试内容“策”、“论一”、“论二”,非常符合康熙年间考试标准,因此可以断定这份试卷的年限应该是康熙年间。

  试卷第三折,共有三篇文章:《克明德太甲曰》、《无莫也义之与比》、《孟子见梁惠王》。这三篇文章标题分别来自于古典名著《大学》、《论语》、《孟子》,非常符合古代科举考试的规定。在这一部分盖着两个“青州府益都县印”,显得这份试卷非常庄重。另外,卷面还有两个大印,由于印迹残缺,不能识读。整个文档的书写,都在早已印刷好的格子内。

  据武科秀才卷收藏人刘建斌介绍,这份武科秀才卷已收藏多年,平常也非常注意这方面的相关信息,但在青州乃至全国也没有见过类似的武科秀才卷。

  相关链接:

  古代武科考什么?

  以清朝考取武举为例。清代武举一依文榜程序,考试大致分四个等级进行。一: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二: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三: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贡士。四: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贡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

  考试分一、二、三场进行。一、二场考弓马技勇,称为“外场”;三场试策论武经,称“内场”。

  一场试马上箭法,驰马三趟,发箭九枝,三箭中靶为合格,达不到三箭者不准参加二场。乾隆年间,一场又增加了马射“地球”,俗称“拾帽子”,专为考察伏射能力。

  二场考步射、技勇。步射九发三中为合格。所谓“技勇”,实际上主要测膂力。一共三项。头项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应试者弓号自选,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二项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号,试刀者应先成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等动作。刀号自选,一次完成为准。第三项是拿石礩子,即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长方型,两边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但并不深。也分为三号,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考场还备有三百斤以上的出号石礩。应试者石号自选,要求将石礩提至胸腹之间,再借助腹力将石礩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凡应试者,弓、刀、石三项必有两项为头号和二号成绩,三号成绩超过两项者为不合格,取消三场考试资格。

  三场是考文,当时叫“程文”,也称“内场”,相当于文化课考试。内场考试对大多数武人来说,比外场考试更难应付,所以考试办法不得不屡有变动。最初是考策、论文章,“策”相当于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顺治时定为策二篇、论二篇,题目选自四书和兵书。康熙年间改为策一篇、论二篇。策题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论题只从《论语》、《孟子》中出,考试难度有所降低。乾隆时,又改为策一题,论一题,题目都选自《武经七书》。到嘉庆年间,考虑到武人多不能文,所考策、论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场成绩突出者又往往败于内场,于是干脆废除策、论,改为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这样一味迁就,使内场考试的水平越来越低,最后差不多只是形式上的存在了。当时社会上歧视武人之风很盛,经此一改,武人更加被文士们看成赳赳武夫,武举的社会地位大不比清代前期了。

  声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