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小学生家长变焦虑 不要把情绪传染给孩子

2017-08-24 08:53:00    作者:刘江峰   来源:潍坊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幼小衔接 认知学习 孩子成长 孩子的成长 孩子学会
[提要]“一年级新生入学,学校都会举办新生入学仪式,通过仪式教育和一些互动游戏让孩子感受到不同的体验,丰富内心世界。为了帮助小学生尽快适应新角色,有的学校会举办幼小衔接家长会,或者邀请相关教育专家做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进入小学主题讲座,采用多种方式帮助新生做好衔接。

  “等上了小学 你就没空玩了”

  快开学准小学生家长变焦虑,专家称不要把情绪传染给孩子

  “还有一个星期,孩子就要上小学了,我们没上幼小衔接班,不知道孩子到时候能不能跟得上?”近日,在宝妈交流群里有妈妈担心此问题。记者调查发现,跟这位妈妈一样,身边不少即将上小学的孩子家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担心孩子进入小学后会不适应。幼儿园教育和小学不一样,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呢?

  现象 担心孩子学习和自理能力

  “到现在,我儿子连1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会算。”“暑期,我们报了个幼小衔接课程,提前认了些汉字,还学了点拼音,虽然知识提前学了点,不过我还是担心到时候她在课堂上会坐不住。”“当初觉得孩子还小,没想到转眼间就要上小学了,以后得按时接送了!”近日,在记者加入的一个宝妈交流群内,几位准小学生家长讨论起孩子的上学问题。记者发现,孩子即将步入新的环境、接触到新的小伙伴,从幼儿园游戏式的学习过渡到小学期间的认知学习,家长最担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孩子的学习和自理能力等方面。

  临近开学日,最焦虑的莫过于小学新生的家长。由于过度操心,家住阳光100城市广场的张女士最近一周经常失眠,工作状态也不好。据了解,张女士6周岁的儿子将于9月份读一年级,他性格腼腆,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张女士最担心孩子的生活自理问题。

  “在幼儿园有生活老师,上课比较随意,可一下子去了小学,不知道短时间内孩子能不能适应,想小便了会不会跟老师打报告,毕竟一堂课要规规矩矩地坐下来不是易事。”张女士说,她家孩子自理能力较弱,她担心孩子自己找不到厕所和教室会给老师添麻烦。

  学校 举办入学仪式开展教育辅导做好衔接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角色发生变化,课程设置、生活作息和学习要求也完全不同,孩子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比如上课坐不住,心理压力大等状况。”来自市区一所小学的李春丽老师说。

  每年的开学季,一年级的小学生第一天上学总会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与此同时,老师们也对他们格外关注。

  “一年级新生入学,学校都会举办新生入学仪式,通过仪式教育和一些互动游戏让孩子感受到不同的体验,丰富内心世界。”潍坊(上海)新纪元学校小学部主任赵老师告诉记者,入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从幼儿园到小学,心理变化大,情绪波动起伏大,除了仪式教育外,学校还会针对孩子这一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让他们尽早适应新环境,学会集体生活。

  为了帮助小学生尽快适应新角色,有的学校会举办幼小衔接家长会,或者邀请相关教育专家做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进入小学主题讲座,采用多种方式帮助新生做好衔接。

  建议 不渲染紧张氛围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记者了解到,几乎各个小学都会利用刚开学的一两周时间对孩子进行习惯养成教育,让孩子对学校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对学校生活渐渐熟悉起来,这一点家长们无需担心。但相较于学校的衔接工作,家长提前为孩子灌输一些思想,养成一些习惯更为重要。

  “做好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平稳过渡,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意义重大。作为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做好心理方面和行为能力方面的培养准备。”李春丽老师提醒,首先就是作息习惯,小学有严格的上下课时间,因此家长要在孩子入学前这段时间帮助孩子慢慢调整作息习惯,并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还要有意识地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比如自己整理文具、书包等。”李春丽说。

  孩子做好衔接的同时,家长也应该尽快完成从幼儿园家长到小学生家长的转型。“家长首先不要焦虑,调整好心态,不要把焦虑情绪传染给孩子,不要过度强调‘上小学了就要好好学习’或者‘等上了小学,你就没空玩了’等之类的话,不要让孩子对学校产生恐惧感,不夸张、不渲染小学紧张的学习氛围,多给孩子鼓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于滢泉提醒,幼小衔接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会有兴奋期、压力期和适应期,短则几周长则几个月,不管多久,家长都不能随着孩子的“适应”而懈怠,要深入了解孩子,帮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