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夫妻档为旅客安全出行筑起第一道防线

2017-02-07 08:49:00    作者:周晓晴 王叶妮   来源:潍坊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乔建波 宗培萍 1986年 艺考生 铁路客运 安全出行 夫妻 旅客数量 手检 安检仪
[提要]早上7时40分接过班,担任车站手检员的宗培萍准时出现在了安检门内的岗位上。手检一位旅客完成一系列安检动作,宗培萍必须弯腰下蹲两次。虽然手检工作仅需几秒钟,看似像走过场,但细心的宗培萍总能从一些旅客身上检查出违禁品。

  青岛西车务段高密站的乔建波和宗培萍为旅客安全出行筑起第一道防线

  春节过后,春运仍在继续,每一名旅客平安出行的背后,都有着无数铁路人的默默付出,青岛西车务段高密站的乔建波和宗培萍就是其中一对平凡的夫妻档。夫妻俩一人担任安检值机员,一人担任手检员,共同把守着旅客平安出行的第一道关。2月4日,记者探访了这对铁路夫妻的工作日常。两人仅隔一台安检仪,一天下来却忙到说不上几句话。

  妻子宗培萍

  10分钟完成80多名旅客手检

  2月4日一早,高密火车站候车大厅已是人头攒动,仍在持续的探亲流、务工流与学生流、艺考生流叠加,旅客一拨接一拨地涌向候车大厅。

  早上7时40分接过班,担任车站手检员的宗培萍准时出现在了安检门内的岗位上。宗培萍今年48岁,1986年来到高密站工作,一直在客运岗位上,这是她干手检工作的第四年。

  旅客站上安检台,宗培萍动作娴熟的伸出手持安检仪,快速扫过旅客身体前后左右,也许外人觉得她只是简单扫了几下,实际上短短几秒钟,她已经扫过了旅客的腋下、前胸口袋、腰部、裤子口袋、脚踝等身体部位,而这些部位正是最容易隐藏危险物品的地方,如果安检仪发出响声,她还会快速地用手进行重新检查。“一般安检仪碰到会响的是钥匙、手机等金属,工作时间长了,一般上手一摸就能摸出是什么物品。”宗培萍说。每当有老人、小孩和抱孩子的旅客要接受手检时,她都会主动地扶一把,一再提醒他们小心。

  手检一位旅客完成一系列安检动作,宗培萍必须弯腰下蹲两次。记者数了一下,10分钟内,宗培萍就完成了80多位旅客的手检。“春运期间客流量比较大,每天手检1万人次很正常。”宗培萍说,由于高密站是老站,候车厅里没有商店和厕所,旅客需要买东西或上厕所都要到站外,出站的旅客再次进站都需要重新进行安检。

  一个班下来胳膊都抬不起来

  火车站安检工作每天接触的乘客形形色色,难免有旅客对手检员的工作不理解,不配合,说话也很不客气。遇到这样的情况,宗培萍总是耐心地按规定完成手检。“咱干的就是这份工作,人的素质本就参差不齐,如果跟他计较,就会耽误后面旅客的时间。”宗培萍说。

  虽然手检工作仅需几秒钟,看似像走过场,但细心的宗培萍总能从一些旅客身上检查出违禁品。“手检发现旅客身上带刀子、打火机、发胶、摩丝的情况比较多,有些乘客是不知道不让带,也有的是明知故犯。”宗培萍说。

  宗培萍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春节前后,她发现一名五六岁的小男孩胸前鼓鼓的,便耐心地询问他里边装了什么东西。“是你们不让带的东西。”小男孩怯怯地说。原来,这个小男孩喜欢鞭炮,但父母告诉他不能带上火车,他就偷偷藏进了衣服里,想“蒙混过关”,没想到还是被细心的宗培萍给发现了。

  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其实并不容易,当天候车厅的温度并不高,一个小时下来,宗培萍已经热的后背冒汗。她说,一个班下来10个多小时,每天下班回家,胳膊都抬不起来,后背也是疼得不行,只想躺下。她专门买了一台电动按摩仪,回家后用来缓解胳膊和背部的不适。

  丈夫乔建波

  紧盯显示屏练就“火眼金睛”

  在一旁的安检室里,49岁的乔建波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显示屏。一件件行李从安检仪上通过时,在乔建波眼前的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或蓝色或橙色等不同的颜色,他要根据物品的颜色和形状肉眼快速识别其中的物品。

  去年一年,高密站日均发送旅客5000人次,每个人至少携带一到两件行李,一个班下来,从乔建波眼皮子底下“过”过的行李少则数千件,多则上万件,春节后客流高峰时,车站发送的旅客数量最高超过了12000人次,乔建波的工作量就更大了。

  时间长了,乔建波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一件行李从安检仪入口到出口,过机时间只有几秒钟,就在这几秒钟的工夫里,乔建波就能快速辨别其中是否包含禁带或限带物品。“像这种橙色的,一般是化妆品或衣服,刀具等金属制品往往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蓝色。”乔建波说,一个合格的安检员,要经过培训后再考试持证上岗。

  乔建波不善言谈,工作中的他更是少话。为了更清楚地识别旅客行李中的危险物品,他伸长脖子,一双眼睛紧紧盯着显示屏,盯一会脖子酸疼,才把后背靠到椅背上稍微放松一下,但目光一刻都不曾离开显示屏。

  值机两个小时才能休息一会

  按照乔建波教的方法,记者盯着电脑显示屏,刚看了一会,就有点晕,而且眼睛发酸,更别提辨别哪些是危险品了。

  就在这个过程中,乔建波忽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叫住了一个小伙子。不一会儿,小伙子提着背包来到了乔建波跟前,“你包里是不是有一瓶发胶?这种东西不能带上火车。”听完乔建波的话,小伙子打开背包,从里边取出了一大瓶发胶,一旁的同事对情况进行了登记,留下了发胶,这名小伙子才继续去乘车了。

  每值机两个小时,乔建波才能歇一会,让眼睛休息一下才能提高识别的准确性。休息的空当他也没闲着,当天车站客流量很大,为便于旅客快速进站,车站要临时增加一条安检通道,他赶紧招呼帮班的同事来帮忙。

  同事接替乔建波后,他才有时间和记者聊一会,但因时间短暂他不能走远,只能在安检机旁空闲的值班室里聊一聊。在接受采访时,乔建波的眼睛仍不时扫向通过安检门进入手检环节的旅客,看到有的旅客把大件行李放在安检仪上,随身带的挎包却忘了摘下来过机检查,他赶紧拍拍窗户提醒对方。

  在乔建波看来,这份工作没什么技巧可言,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

  亏欠家人

  除夕值班,团圆饭提前到中午

  虽然两人的岗位仅隔了一台安检仪,但因为手上的工作都需要聚精会神,而且工作量大,一个班下来,夫妻俩也说不上几句话。“上班见、下班见,结婚也这么多年了,有什么好说的。”宗培萍笑着说。

  宗培萍说,以前他们夫妻俩从事的工种不一样,往年春节,至少有一个人能回家陪家人。半年前,由于工作需要,他们都被调到了客运甲班。夫妻俩调到一个班组后,能够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但缺点是两人同时不在家,不能照顾85岁高龄的母亲。

  今年除夕夜乔建波夫妻要值班,所以一家人将年夜饭提前到了中午。大年三十早上6时,乔建波就带着女儿乔羽出门采购。中午,乔建波一家三口、哥哥嫂子一家及老母亲聚在一起提前“过年”。吃完团圆饭后,女儿留在家里陪家人过除夕,临近傍晚,乔建波和宗培萍夫妻俩就换好衣服出门上班了。

  “对于我们客运人员来说,在班上过年挺正常的,能把旅客安全送回家过年,我们心里也挺暖和。”宗培萍说,铁路工作虽然不容易,但是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三十余年,对这份工作有了深厚的感情,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是自己内心十分充实。

  同事评价

  他们是旅客安全出行的“守门人”

  车站安全员陈华与宗培萍同一年来到高密站工作,已经共事了31年。对于宗培萍,他用开朗、热情来评价,而乔建波则稳重、有责任心。

  陈华说,目前经停高密站的图定旅客列车达到了70趟,车站发送旅客的数量也逐年攀升,客流高峰时最高日发送旅客超过12000人次,乔建波和宗培萍工作岗位的工作量非常大。作为旅客能否安全候车、乘车的第一道“守门人”,他们的工作看似简单却非常重要,即使一个最简单的动作,换做任何人在规定时间内重复成千上万次,想必再简单都会成为一种负担,但这对夫妻俩靠着自己的责任心坚持了下来。

  乔建波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但他一直坚守在客运一线,“每次上班,他都至少早到半个小时。”陈华说,他提前到车站了解一下当天的客流情况,换好工装、收拾卫生,做好岗前准备,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我和小宗共事多年,很少见她请假。”陈华告诉记者,铁路客运工作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了任何一个“萝卜”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高密站的排班是三班倒,上一个白班一个夜班才能休息一天。春运期间,车站客流量大,下夜班的职工要帮当天下午班,上夜班的则要帮当天上午班,每个人都是连轴转,乔建波和宗培萍夫妇也不例外,他们家还有老人和孩子,但他们从来没有半句怨言。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