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潍坊新闻

抹去“污点” 爱与尊重让潍坊失足少年重获新生

2012-09-14 10:33:00    作者:徐浩   来源:大众网潍坊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大众网潍坊9月14日讯(记者 徐浩 通讯员 王芳 辛燕)2012年8月14日中午,潍坊市奎文区人民检察院未检组的辛燕接到一个电话:“辛妈妈,我刚刚接到青岛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真没想到自己还可以上大学,真的谢谢你们!”,电话的那一端,小杨激动的有些哽咽了。

  2009年11月,那时的小杨还是个刚满17岁的孩子,品学兼优,正沉浸在中考成绩的喜悦中,他以镇中学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潍坊市的最著名的高中;那时的小杨,家境困难,面对自己的还没有着落的学杂费,常常跟着父母东拼西凑,郁郁寡欢;那时的小杨,却又因与同学之间的小小摩擦,不满对方对自己的拳打脚踢,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自己的同学捅成了重伤,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小杨觉得自己的这一辈子算是这样毁了,想到自己再也不能上学,他的眼中只有泪水与绝望。

  办理小杨故意伤害案的潍坊市奎文区人民检察院未检组成员们在了解到小杨的情况后,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决定启动刑事和解机制,给小杨一个走向新生的机会。在征得分管检察长的同意后,她们先后到犯罪嫌疑人小杨家中及未成年被害人家中进行走访和调解。努力使双方沟通交流,用真情争取被害人的谅解,被害人方终于被打动,双方握手言和,继而对小杨做出了不予批捕、不予起诉的决定。同时又考虑到小杨家庭困难,仅赔付了被害人部分医药费,而被害人纪某同样为未成年人,我们经申请,将一万元救助基金发放到了被害人的手中,平复了被害人情绪。这起故意伤害案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小杨如期走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新校园。

  三年来,小杨将写有“珍惜机会、好好学习、好好做人”的小纸条贴在自己的床头,每时每刻都在提醒自己;三年来,未检组的成员定期找小杨谈心,对其进行跟踪帮教、心理辅导。面对今年参加高考的小杨,她们更是为他购买了大量的复习资料,当得小杨的化学存在弱项,需加强巩固时,她们更是多方联系辅导老师专门为小杨辅导......经过她们的不懈努力,今年六月,小杨顺利地参加了高考,并且被青岛农业大学录取,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近年来,潍坊奎文区检察院积极探索刑事案件涉案未成年人的救助方式,最终形成“一室一课一志愿”的全方位立体化帮扶救助模式,将“未检工作室”、“普法课堂”及“未成年刑事案件帮教志愿者”加以整合,发挥合力。小杨便是这一帮扶救助模式的受益者之一。

  接小杨电话的当天下午,潍坊市奎文区人民检察院分管检察长带领未检组成员再一次来到小杨的家,还是同样的家徒四壁,三年了家里都没有添置什么新的东西,还是同样忠厚老实的父亲以及轻微智障的母亲,多的只有他们脸上的皱纹。三年来,这个家庭中唯一的变化便是小杨,他不再是那个年轻气盛、意气用事的莽撞少年,而是如今面自信开朗、笑由心生,即将走入大学的帅气小伙。见到未检组的成员,小杨的父亲仿佛见了亲人一般,握住分管检察长的双手,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考虑到小杨的家庭条件不足以支付学费,她们为小杨准备了2000元的助学金,当她们把这笔钱递到小杨手里的时候,小杨一家眼中尽是感激,“没有辛妈妈的帮助,现在的我不知道会在哪里混着日子,辛妈妈,将来我一定会报答您!”小杨激动的说道。辛妈妈回答道:“我不需要你的报答,你只要记住,未检组就是你的家,有困难记得来找我们。进大学之后一定要好好读书,学好本领,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孝敬爸爸妈妈,感恩社会!”

  孩子前途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命运,将每一名涉案未成年人当作自己的孩子去“教育、感化、挽救”,拯救的将不是一个未成年人,而是他背后的整个家庭。期待着小杨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未检组,回报社会!

沈广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