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课程育人谱新篇——潍城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掠影

2022-07-07 19:19:0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单文玲

  近日,为丰富学生课程活动,扎实开展劳动教育,潍城区军埠口中学创新性开发了学校特色劳动课程,安排师生到白浪河沿岸参加研学旅行、志愿服务劳动实践活动。

  “依托地处白浪河畔的区位优势,我们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到白浪河沿岸,开展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劳动实践活动2-3次,学生不再拘泥于从课堂中获得知识,而是从丰富的活动中获得切身的实践体验。”潍城区军埠口中学校长刘全树说。

  潍城区4.9万名中小学生走出校园,奔向田间地头和社区、企业及各类场馆,向农民、民间工匠艺人和车间工人等各行业劳动者学习劳动技能,磨炼意志品质。9年时间参与72项家务劳动、90项校内劳动和116项校外劳动并掌握相关技能。

  基于有些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存在的劳动课程“随意化”“碎片化”等问题,潍城区通过统整必修课程、打造辐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等路径,“三维统筹”建构起了区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军埠口中学以省编教材为蓝本,统整必修课程。充分发挥团队教研力量,开展以鲁科版《劳动》教材为蓝本的教学实施建议及课程资源建设。

  以区内劳动教育先行校、基地资源为基础,依托区域资源和学校特色,协同打造覆盖全域、门类齐全的劳动教育辐射课程群,望留中学的“美术+劳动”《剪纸》课程、仓南路学校的“艺术+德育+劳动”《面艺+红色文化》课程、青年路小学的“科学+德育+劳动”《生命种子》等课程都是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打造的特色课程,并取得良好效果。

  此外,潍城区指导各校教师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学习、对指导纲要和课程标准的深入解析,围绕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目标,结合本地资源,开发设立小当家、微公益、种植、非遗等劳动实践校本课程。

  潍城区立足新时代新要求,聚焦“整体推进、协同发展、特色凸显”,通过扎实开展劳动教育,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感受劳动带来的成长变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使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都有了明显改善和提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