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际金教育碎思(340)——也谈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之关注什么

2017-03-13 09:57:00    作者:武际金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时最重要的动因。培养这种愿望的工作,是跟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紧密联系的,并且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发现人、培养人、造就人的主阵地。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时最重要的动因。培养这种愿望的工作,是跟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紧密联系的,并且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发现人、培养人、造就人的主阵地。
  四年前,当我接手组建这所学校时,一直就在冥思苦想一个问题:作为新建学校,我们的课堂应该关注什么?在我们的耳边,有好多不同的声音,其中有懂教育的内行人,也有不懂教育的门外汉。不过,有种怪现象,那就是:不管哪个层面的人,都觉得自己很懂教育,总是站在“明白人”的角度到处指手画脚。于是,我就开始思考:我们教育是不是出问题了?是不是要放弃我们的坚持?就这样,不断地思考,时刻地琢磨,顶着各方面的压力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前行,走过了四个春夏秋冬。
  2014年5月份,崔秀梅院长、刘娟主任也加入到清平这个大家庭中,成为孩子们的“崔姑姑”、“刘姨”,陪伴这所乡村学校一起踏上“蜕变之旅”。
  几年的努力与坚守,我们也在泥泞与黑暗中看到了平坦与光明,也渐渐清晰了乡村学校课堂教学要关注什么。今天就来说道说道。
  一是关注学习成绩。为什么要关注成绩?学生的工作是学习,当然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学习成绩。更重要的原因是家长特别关注成绩,社会关注学校的教学质量(在绝大部分人眼中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我们不得不重视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因为这是区域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杠杆之一。所以,课堂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如何提高成绩就成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不得不首先面对的问题。当然,这一方面的关注要有个“度”,不能走向“唯分数论”,这不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
  二是关注全面发展。课堂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战场”,所以每一位老师要关注个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清平是普惠型国办学校,不是精英型贵族学校,面向每一位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底线”,也是平民教育的价值取向。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思维影响,教师们在课堂上追求“有的放矢”的教学策略,也就是考什么就教什么,如果不考的往往就不教,或者是很少教。这就是典型的急功近利思想,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是关注个性学习。课堂,不是标准件生产车间,每个孩子的学习基础、认知背景、学力水平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不同过程和方式。学生在学校学习,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课上教师的讲授来获得,也可以同学之间相互学习来获得,还可以由学生自已钻研来获得,所以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千差万别,不可做千篇一律的要求。否则,课堂上就会出现有的“吃不饱”,导致能跑的跑不动,而有的却“吃不了”,因“负积累”过多而导致学困生的出现。
  四是关注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它关系到学校的教学发展水平,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因此,我们要致力于解决学生埋头苦记的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解决机械、重复、低效作业造成学生厌学现状,让知识学习与思维学习相结合;解决学生过度依赖教师教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基于自身学习目标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解决教师过度关注自身教学目标的教的方式,转向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目标的学的方式,推动学生由爱学习向会学习转变。
  五是关注情感体验。新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这就是在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能够积极地并且是自信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状态很重要的标志之一。要让学习不再枯燥无味,关键就是要考虑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问题,要让学生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活动体验、合作互动过程中产生学习内驱力和强烈的探究欲,把学习真正当作一件乐事、趣事,有意思的事。要把学生当人看,当成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活生生的人来看,而不是灌装知识的“工具”,只有如此,你的课堂才会变得有“人情味”,才会有灵动的生长和应然的激情奔放。
  课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好的课堂,关注点在学生身上,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评价标准,以学生是否达标为最高追求。因此,教师要以责任、敬畏、宽容、谦逊的情怀,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实现真正成功的教育。
  四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让清平人更加清晰了课堂上的关注点,这就是迈出的最大那一步。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