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际金教育碎思(331)——文明始于"足"下(二)

2017-03-02 15:08:00    作者:武际金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家长1:个人到是觉得进教学楼换鞋这个提议很好:1.孩子上体育课或是活动的时候穿运动鞋,在教学楼里可以穿的更舒服一些,这样区分开对孩子来说不管是上课还是运动都很舒服,更利于孩子脚的生长发育;2.教学楼里干静了,没有拖拖拉拉的一些泥土,环境干净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更讲卫生了。支持学校这项提议!

  (续前)

  家长1:个人到是觉得进教学楼换鞋这个提议很好:1.孩子上体育课或是活动的时候穿运动鞋,在教学楼里可以穿的更舒服一些,这样区分开对孩子来说不管是上课还是运动都很舒服,更利于孩子脚的生长发育;2.教学楼里干静了,没有拖拖拉拉的一些泥土,环境干净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更讲卫生了。支持学校这项提议!

  家长2:我以前工作的单位办公区域和生产区域之间都有换鞋区,来宾检查采访都尊重企业文化,换鞋入内。孩子适应能力很强,长大了这是蜕变的回忆。

  家长3:学校有学校的预案,我想我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多准备两双鞋,多买几双袜子,头几天提醒一下孩子个人卫生要搞到位,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孩子在学校干净的环境里学习,我用微不足道的投入换来孩子一辈子受益,是非常值得的!

  家长4:看看聊天记录也是一种学习途径。

  ……

  这些网络留言是在我回答了家长们对进楼换鞋行动的质疑后,群里家长们的回应。由此看来,大部分的家长是支持和理解学校推进的新举措的。这样的提前告知、预警,令项目风险大大降低,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缓冲策略”。在清平,很多家校之间的矛盾点、对立点就是通过这样的“缓冲”得到了很好的释放,最终归于平静。

  经过一个多周时间的“战前动员”,火候基本成熟,鞋橱也做好了,地毯也铺完了,孩子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准备也到位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启动仪式。

  第三周周一升旗仪式,“校长讲故事”这个“接力棒”交到了闫振山副校长手中,他具体分管这个行动计划。他用人类穿鞋的历史作为故事切入点,详细介绍了鞋在对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导引孩子们将鞋与卫生链接起来,最终落脚于换鞋行动。自此,中国第一个学生进楼需要换鞋的学校在众人的关注中踏出了这一步……

  2017年2月27日,星期一,所有孩子的楼内备用鞋到位,“大战”即将开始……

  2017年2月28日,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星期二早上,孩子们与往常一样迎着朝阳走进学校,在“零时运动计划”之后,孩子们开始分时段走向1号楼1楼,开始了他们在清平的第一次换鞋,这个历史的时刻被定格下来……

  早上学生进楼是一天中最集中的时间,也应该是最容易拥挤、最紧张的时刻。第一天,用时18分钟,没有出现拥挤现象;第二天,用时13分钟,比昨天提前5分钟,也没有出现拥挤现象,有序顺畅。

  上课了,我在巡视各教室的途中遇到了学校保洁员,她一边用卫生工具推着地面,一边笑着说:“校长,这一换鞋啊,地面基本没土了,卫生好打扫了,这个办法真好!”

  我随机调查了四年级34个孩子,结果如下:原来就保持着每天洗脚习惯的19人,占总数的55.9%;从学校号召并实施换鞋举措后,改变原来习惯开始天天洗脚的12人,占总数的35.3%;仍然没有做到每天洗脚的3人(也比以前频率增加了),占总数的8.8%。也就是说,有35%以上的孩子因为学校的换鞋举措在改变着自己的个人卫生习惯。

  后续,我还要对孩子们自己洗袜子、洗鞋子习惯的养成进行调查跟踪,相信这些数据能够给我们一些有力的佐证。

  然而,同样是进教学楼换鞋,有的学校的尝试却出了问题?早在2004年9月,沈阳市某中学为环境卫生规定学生进教室须换鞋的做法被媒体推上了风头浪尖,以“学生不堪‘鞋负’,保持环境卫生非得用此特殊校规吗?”为题对学校这样的做法进行了报道。无独有偶,2011年11月,黑龙江某小学要求学生进教学楼必须换拖鞋,也被媒体炒作到了电视、网络上。

  可以说,从出发点上来将,这两处学校的让学生换鞋的初衷都是美好的,为了让新建的教学楼保持干净整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无可厚非。但,他们的好心却没有办成好事:一是没有对换鞋这件事的价值和意义作深度解读和剖析,只是停留在保持环境卫生的浅层次目标上,只关注了学校方面的想法,而忽视了换鞋这一形式内涵的教育价值;二是任何举措都要做到以人为本,不能伤害学生身心健康,要注重方式方法,尤其是孩子换鞋的场所必须在室内、环境温馨、空气畅通,更换的室内鞋子要能关注到孩子好动特点和活动的需要;三是不能给孩子增加过多负担,尤其是不能让孩子每天都带着鞋子来回跑,我们要增加的只是孩子的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四是学校推行涉及到学生的任何举措都要得到家长的协力支持,做好及时的沟通和风险评估,要有适度的“预热”和矛盾化解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通则不痛”。

  清平对这件事是怎样理解的?又是怎样做到的呢?且听下回分解!

  (待续)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