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700颗小天体有可能撞上地球(组图)

2013-02-18 10:15:00    作者:林如萱   来源:海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近地小行星 天体撞击 小天体 5000年 撞地球
[提要]美亚利桑那州巴林格陨石坑,撞击能量相当于2千万吨TNT炸药。美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近地小行星项目办公室科学家保罗·查欧达斯认为,这次是1908年俄罗斯通古斯大爆炸后最大、最具破坏性的天体撞击地球事件。

西班牙天文爱好者通过望远镜寻找小行星的身影。新华社/路透

近地700颗小天体有可能撞上地球

西班牙天文爱好者通过望远镜寻找小行星的身影。新华社/路透

美亚利桑那州巴林格陨石坑,撞击能量相当于2千万吨TNT炸药。

美亚利桑那州巴林格陨石坑,撞击能量相当于2千万吨TNT炸药。

墨西哥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撞击能量相当于100兆吨TNT炸药。

墨西哥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撞击能量相当于100兆吨TNT炸药。

非洲奥隆加陨石坑,由直径1.6公里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形成。

非洲奥隆加陨石坑,由直径1.6公里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形成。

加拿大曼尼古根水库,由直径5公里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形成。

加拿大曼尼古根水库,由直径5公里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形成。

加拿大深水湾陨石坑,由约1亿年前一个大陨星撞击形成。

加拿大深水湾陨石坑,由约1亿年前一个大陨星撞击形成。

加拿大米斯塔斯汀湖,3800万年前一次陨星撞击留下一个大洞。

加拿大米斯塔斯汀湖,3800万年前一次陨星撞击留下一个大洞。

加纳库马西博苏姆推湖,130万年前陨星撞地球留下直径10.5公里的洞。

  加纳库马西博苏姆推湖,130万年前陨星撞地球留下直径10.5公里的洞。

塔吉克斯坦喀拉库尔湖,约500万年前一次陨石撞击形成。

塔吉克斯坦喀拉库尔湖,约500万年前一次陨石撞击形成。

大约1.42亿年前,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在澳大利亚中心地区附近发生撞击,相当于2.2万兆吨TNT爆炸,形成戈斯峭壁陨石坑。

  大约1.42亿年前,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在澳大利亚中心地区附近发生撞击,相当于2.2万兆吨TNT爆炸,形成戈斯峭壁陨石坑。

  昨晨2时25分,地球27700公里处 小行星擦肩离去

  多国联手建立近地天体国际监测网 近千颗具潜在威胁的小行星被发现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俄罗斯的“陨石雨”事件的发生一点征兆都没有,这表明目前人类对小行星的监测不能尽如人意,特别是对直径只有几米的小行星,由于此类小行星个头小、非常暗,因此很难被观测到。这就需要全球天文学界进一步提高观测水平,防患于未然。

  天文专家表示,有可能撞击地球并带来灾害的近地小天体总数大约700颗。

  事实上,自俄罗斯通古斯事件发生后,国际天文学界就逐步重视近地天体撞击地球的风险。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美、英、法、德、日、俄等国家联手建立了近地天体国际监测网,先后发现了近千颗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其中天文学家最关注的一颗名为“阿波菲斯”的近地小行星。据测算,到2029年直径约300米的这颗小行星与地球的距离将不到4万千米,这一距离与16日凌晨飞掠地球的小行星2012DA差不多,但目前已基本排除撞击地球的风险。

  为及时搜索出对地球存在潜在威胁的近地天体,我国的中科院也在1999年组建了“近地天体探测和太阳系动力学研究”团组,已在江苏省盱眙县建立了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观测基地,并成功安装了1.2米施密特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负责观测工作的赵海斌介绍,目前发现了拥有临时编号的新小行星1000多个,其中100多颗小行星已经精确定轨,获得了永久编号。

  (据新华社南京2月16日专电)

  俄罗斯专家认为

  现阶段跟踪拦截陨星“不可能”

  中国史料中有700多次陨星记录

  来自彗星或小行星的小型流星体撞击地球的情况很常见,地球每天会拦截80吨太空物质,小汽车大小的天体落入地球的频率约为每月一次。

  据美国密歇根大学天文学教授埃德温·伯金认为,地球不断遭受外太空天体的轰击,但一般都来自较小的太空石块。像俄罗斯陨石那么大的太空石块撞击地球的概率为每5年到30年一次。

  中国史料中有700多次陨星记录,其中,最近的一次是1976年3月8日上午,我国吉林市北郊下了一场罕见的陨石雨,共收到百余块陨石,最大的一号陨石重达1770千克,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最大石陨石。同时中国还是最早利用陨铁制造武器和农具的国家。

  国际天文学界的统计分析显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大小与其体积大小是成反比的,即体积越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就越小。直径10公里以上的小行星大约1亿年一次,直径1公里以上的大约50万年一次,直径140米以上的5000年1万年一次,像通古斯那样的大约三五百年一次。

  俄罗斯专家分析认为现阶段跟踪、拦截陨星实属“不可能”。

  (综合新华社电)

  美欧有计划应对天外来客

  天文学家表示,应对小行星撞击地球依然任重道远,此次事件提醒世界各国还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尽最大可能提高相关科研水平。为避免近地小天体撞击地球,目前一些国家的有关部门和机构正在拟定计划,制定措施,并逐步付诸实施。其要点有两方面:一是要对近地小天体建立空间警戒网,进行严密的空间搜索和有效监视;二是系统研究和掌握拦截、爆破、击毁及将其推离原来轨道等高新技术,以便化险为夷。美国航天局有一个“太空卫士”的项目,力图定位地球周边90%以上直径不小于1公里的小行星运行轨道,以计算它们是否对地球构成潜在危险。美国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目前正考虑开展一个新项目,利用航天器轰击小行星,以判断是否能够将较大的太空石块改变轨道。

  有专家认为,理论上讲,如果具有危害的行星即将撞击地球,可以发射太空飞船,顺着运行轨迹逐渐接近来袭行星,将行星“推”离撞击地球的轨迹。有方案提出,可将空间采集到的太阳能,转化成具有破坏力的激光束射向来袭行星。

  坠俄陨石的前世今生

  美国航天局马歇尔航天中心流星体环境办公室首席科学家比尔·库克认为,坠俄陨石其实是大约一年前脱离小行星带的一颗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存在了30多秒,随后飞到地球上空19公里至24公里时发生剧烈爆炸并碎裂。

  美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埃米·迈因策尔估计,坠俄陨石的大小与一辆公共汽车的大小差不多,重量却有7000吨。它在地球上空爆炸时的威力相当于20颗原子弹,但幸运的是,“大气吸收了绝大部分能量”。

  美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近地小行星项目办公室科学家保罗·查欧达斯认为,这次是1908年俄罗斯通古斯大爆炸后最大、最具破坏性的天体撞击地球事件。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钟大新介绍说,大多数小行星处在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但在火星轨道的内侧,以及再往地球轨道内侧深入的范围内也有小行星存在,这些小行星被称为近地小行星。

  (综合新华社电)

  古巴中部报告

  一起陨石坠落 冲击波使部分建筑物发生晃动

  新华社哈瓦那2月15日电(记者林如萱)据古巴国家电视台15日报道,古巴中部一个小镇的居民称当地14日晚间发生了一起陨石坠落,陨石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使部分建筑物发生晃动。

  古巴中部西恩富戈斯省罗达斯小镇的目击者对电视台说,当地时间14日20时(北京时间15日9时)左右,他们看见空中有一块像公共汽车那么大的地方变得非常明亮,之后变成一团“比太阳还要大”的火焰,三四分钟后听到巨大的爆炸声。一位居民说,他家屋顶在爆炸中发生了轻微晃动。

  古巴国家电视台说,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已前往罗达斯小镇寻找可能坠落在地面的陨石或陨铁。

  莫斯科时间15日早7时20分(北京时间15日11时20分)左右,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目前已造成1200人受伤。尚不清楚古巴和俄罗斯的陨石坠落是否有关联。

  时事档案

  通古斯大爆炸

  1908年6月30日,在俄罗斯西伯利亚森林的通古斯河畔,突然爆发出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天空出现了强烈的白光,气温瞬间灼热烤人,爆炸中心区草木烧焦,七十公里外的人也被严重灼伤,还有人被巨大的声响震聋了耳朵。不仅附近居民惊恐万状,而且还涉及到其它国家。英国伦敦的许多电灯骤然熄灭,一片黑暗;欧洲许多国家的人们在夜空中看到了白昼般的闪光;甚至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们也感觉到大地在抖动……据后来估计,相当于1500-2000万吨TNT炸药2000颗原子弹威力,并且让超过2000多平方公里内的8000万棵树倒下。

  这次爆炸被称为“通古斯大爆炸”。“陨星说”只是当时的一种推测,缺乏证据。有人认为通古斯大爆炸是一艘外星人驾驶的核动力宇宙飞船,在降落过程中发生故障而引起的一场核爆炸。

  1973年,一些美国科学家对此提出了新见解,他们认为爆炸是宇宙黑洞造成的。直到今天,通古斯大爆炸之谜仍未解开。

  (新华)

  地球上九大陨石坑

  在地球近46亿年的历史中,类似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并不鲜见。如今我们依然能看到昔日天地大冲撞留下的一些陨石坑。这些图片就是科学家在世界各地确认的九大陨石坑。

王晓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