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2013年考研之考研政治:试题密押之(四)

2013-01-04 17:21:00    作者:   来源:跨考教育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政治领导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 试题
[提要](2)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三种主要的经济成分、两条道路、两个阶级的矛盾、这一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矛盾的两重性 (2)根据材料3,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和策略方针是什么。

  一、客观题: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3)毛泽东的《战争和战略问题》明确指出中国革命要走“相反的道路”,确立了民主主义革命的新道路。

  2.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1)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出自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2)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 )

  (3)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A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a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b工人阶级与非劳动阶级的联盟)

  B我党在统一战线中积累的最根本的经验: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3.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新的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的表现

  所处时代、领导力量、指导思想、革命前途

  (3)经济政策:一般地保护私有财产(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所有制、保护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民族资本主义)

  4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2)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三种主要的经济成分、两条道路、两个阶级的矛盾、这一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矛盾的两重性

  5.关于社会主义改造

  (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2)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地进行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各阶段的方针、原则、方法、形式、性质及特点

  二、主观题:

  第一个主观题:

  材料1

  “在斗争中,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

  材料2

  “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毛泽东

  材料3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经验,表明了当资产阶级追随着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的时候,革命是如何地前进了;及至无产阶级(由共产党负责)在政治上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尾巴的时候,革命又是如何地遭到了失败。这种历史不应当重复了。依现时的情况说来,离开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建立,和平民主抗战的目的就不能实现,祖国就不能保卫,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就不能成功。” ——毛泽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和2,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态度。

  (2)根据材料3,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和策略方针是什么。

  答案:(1)中国共产党刚刚诞生时期,由于缺乏革命斗争的实践,对中国社会状况和革命性质还需要一个认识过程,所以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规定,中国共产党“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说明此时党对统一战线策略还缺乏认识。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中国共产党由此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取得胜利的。毛泽东提出“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说明此时党对统一战线策略开始有了正确的认识。

  (2)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在革命进程中,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第二个主观题:

  材料1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2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源的情况下,通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最后地断绝了资本主义和农村的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

  材料3

  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接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在1956年的第一季度末,全国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私营工业已达到99%,私营商业达到85%,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一系列指示,对民族工商业者的选举权、工作和生活作了充分保障,使民族工商业者在不太勉强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也存在着过急过快和过粗的问题。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1,说明我国195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造的可能性。

  (2) 根据材料2和3,说明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形式。

  答案:

  (1)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可能性: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再加上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以及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这样,就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2)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个主观题:

  材料1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材料2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摘自《十八大报告》

  “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摘自《十八大报告》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1,说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2) 根据材料2,说明应如何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

  (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第一,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第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四,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第五,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第六,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第七,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沈广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