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比萨斜塔"碉身倾斜2.3米 历3次地震不倒
2012-12-22 16:14:00 作者:殷樱 安源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提要]
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松岗镇直波村塔身倾斜的直波碉楼群中的南碉(左)。 安源 摄
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松岗镇直波村塔身倾斜的直波碉楼群中的南碉。安源摄
中新网马尔康12月22日电 题:探访中国版“比萨斜塔” 雕身倾斜2.3米
作者殷樱 安源
意大利比萨斜塔闻名遐迩。而在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松岗镇直波村,有一个已经倾斜2.3米,并经历3次大地震屹立不倒的碉楼,被称为中国版的“比萨斜塔”。
22日,记者来到直波村,探秘神秘的中国版“比萨斜塔”。站在公路边,记者可以明显看到山脚处的碉楼往山体方向倾斜。
据了解,该碉楼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高43米,内有13层,是直波碉楼群中的南碉。碉楼外呈八角形,由下往上成锥体形状,由石块和黄泥砌筑而成。2001年7月,直波碉楼被国务院认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碉楼的入口是个很窄的门洞,只能供一人进出。记者在原直波村支部书记罗尔伍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钻进了洞内。里面的石头已经被烟火熏黑,石壁上还残留着许多白色的鸟粪。
“碉楼内部原分13层,每层以小圆木铺垫,人以木梯上下,底层全封闭。碉楼过去主要用于以防范外来势力的进攻。”70岁的罗尔伍告诉记者,“由于早期碉楼无人管理,再经过时间的流逝,现在木梯已被撤掉。
在罗尔伍的印象中,感觉到碉楼开始倾斜是在1970年左右。“解放前碉楼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倾斜,至少肉眼很难看出来。”罗尔伍回忆到,后来当地修了一个引水沟,水流经过碉楼,长时间下来,下面的基石变得松软,出现了较大的倾斜。
对于碉楼倾斜的原因,当地村民普遍认为可能是水流侵蚀了下面的基石。马尔康县文体局副局长杨昕认为,另一个原因是,碉楼建成已有数百年,自身地基发生了沉降。“关于碉楼倾斜的具体原因还没有定性,这需要有关专家进一步勘查。”
据70岁村民门他回忆,他小时经常去碉楼玩耍。“直波碉楼下方曾有地道通往梭磨河,我以前还就这个通道走过一遭,真的能通到下面的河流,不过后来因为地质坍塌找不到了。”
“直波碉楼先后经历了1933年的叠溪大地震、1976年的松潘大地震,还有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罗尔伍说,2008年地震后,他们勘查发现直波八角碉楼连一块石块都没有掉落,完好无损。
杨昕告诉记者,2000年,当地政府部门在直波碉楼下方修筑了挡体进行加固。“这10多年来,碉楼的倾斜度并没明显加大。”
目前,考虑到碉楼的倾斜会威胁到周围住户安全,当地政府已经开始研究倾斜碉楼的纠偏修复方案。(完)
更多新闻:
- 北方遭遇强降温 冬季行车注意事项(图)2012-12-22 08:41:00
- 快递员苦觅厕所现闹剧 内急闯女厕被当偷窥狂2012-12-22 16:13:00
- 陕西延安国贸大厦发生火灾 16名伤者入院/图2012-12-22 16:07:00
- “世界末日”网络狂欢:末日走你2012-12-22 16:03:00
- “末日”派对,曲终人散 “末日”走你!/组图2012-12-22 15:54:0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