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高校编造校史 冒进的中国大学下的一枚“怪蛋”

2012-12-05 09:50:00    作者:   来源:华声在线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校史 高校 1983年 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大学排名
[提要]

  [华声在线导读]“百年学府”武汉大学再次身陷舆论漩涡。近日,武汉大学宣布120周年校庆年正式启动,众多质疑认为武大前身只能追溯到1913年,与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并无传承关系。其实伪造校史的又何止武大,各大高校为了追求所谓底蕴,对校史造假可谓用尽方法不惜手段。生拉硬扯修的校史,也制造了不少笑谈。

  新闻解读

  高校何必苦苦攀“先祖”

  文/李 拯

  这些年来,给自己找一个出道早的“东家”,似乎成为一些高校竞相追逐的时尚。只要有蛛丝马迹可以凭依,哪怕只是名字上相似,牵强附会的有,偷梁换柱的有,移花接木的也有,向前延伸校史风,在一些高校吹得不亦乐乎。比如所谓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全然无视岳麓书院在明清两朝的中断,更对传统书院与现代大学的不同熟视无睹;比如青岛大学与国立青岛大学,除了名字共用了“青岛”之外,真是找不到任何师承关系的证据。

  深厚的历史底蕴,确实是高校最具魅力的地方。那些时代久远的教学楼,从历史中走来的图书馆,青砖堆砌的运动场,漫步其间让人产生一种历史传承的厚重感,这是多少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负笈求学之所。然而,历史底蕴有没有,这是历史所决定的,又岂是回溯校史就能够创造出来的?

  明明没有那么长时间的校史,硬要傍上一个“阔东家”,是不是有点不自信呢?这其实折射出急功近利的办学心态。历史底蕴能够创造出知名度,于是修改校史蔚然成风;办二级学院能够带来经济收益,于是二级学院遍地开花。总之是什么有利做什么,至于教育本身的人文关怀、百年树人,斯则居于其次矣。

  话说回来,校史真有那么重要吗?校史的长短,真的与学校的好坏成正比吗?恐怕答案是否定的。校史短,可以凭借踏实办学把学校办好;校史长,也可能因为急功近利把“祖荫”挥霍殆尽。学校好坏,并非取决于陈列于博物馆的校史手册,它就掌握在当下办学者手中,你怎么样,高校就怎么样。

  对创造知识、传承文明的高校而言,校史的确很重要,但还不是学校好坏的决定因素。今天的成绩就是明天的历史,与其煞费苦心向老祖宗索要历史传承,不如静下心来把学校办好,为后人创造新的历史传承,这样不是更好吗?

  新闻观察

  伪造校史有辱斯文

  文/屈正州

  一所大学的校史究竟从何时开始书写,原本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对当今一些大学来说,写明白自家的校史,似乎也成了一个令人纠结的难题。有道是“历史是个随意打扮的小姑娘”,怎么一所大学的校史,也会像一个小姑娘一样,由着一些人的主观愿望随意装扮?

  武大的校史到底始自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还是1913年创建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只要研究者从两所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理念等方面认真考证,就不难得出客观的结论。现在力主将武大校史上延至自强学堂者的“有力”论据之一,就是两校先后位于同一校址即武昌东厂口,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对于把校史追溯到1893年的论调,连作为武大前校长的刘道玉都明确反对,不知热衷于将校史牵强攀沿到自强学堂者,究竟出自何种用心?

  挑明了说,竭力将大学的校史往前推,大学的历史越显悠久,似乎越能证明这是一家历史、文化渊源深厚的“百年老店”,越有助于其在大学排名中名列前茅。如此功利地“修正”校史,显然是益处多多,既可以提升大学名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大学管理者的“自信心”,又可凭此资历掌握更多的办学资源。但这是一条科学、务实的办学途径吗?

  可叹的是,如此“修正”校史的大学不独武大。试图用攀沿校史的办法来给自家贴金,其恶劣影响正如刘道玉所言,是在向学生和社会传播一种功利、作假的扭曲价值观。以崇尚求真育人为旨归的大学,也浸染上了泛滥于社会的浮躁风气,的确是有辱斯文。

  新闻观点

  对待历史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如何走向未来。那些既不愿忠于历史又不敢革除现实弊病的大学,或许注定无缘“世界一流名校”这个未来。

  微言大义

  @王垚烽:拉长校史不过是浮夸、冒进的中国大学下的又一枚“怪蛋”——它既与历史无涉,又难以观照未来。如果不注重养成大学独特的灵魂和气质,任你校史千年又如何?

  @一周猛说:抓住一点线索就七弯八拐地把校史向前推,或者在介绍校史时用模棱两可的表达来突出自己的“悠久历史”,结果却让校史成为“笑史”,这恐怕是中国教育界的一大奇观。

  @网易另一面:阿Q常说自家祖上也曾阔过,现在的高校为充脸面就是如此。也闹了不少笑话,1983年举办过70周年校庆的武大,按理1993年应该是80周年校庆才是,可到了当年下半年风向一转就变成了100周年校庆。校史就像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为了满足长官意志年龄可以随意更改。

  @天真圣殿:国内大学掀起了一拨拨校史造假的高潮,“国立”二字成了香饽饽,削尖脑袋要和民国扯上关系。知识分子心里清楚肚里明白,旧社会的大学是思想学术的圣殿,新社会的大学是三教九流的垃圾场;旧社会的教授是导师精英,新社会的教授是政客小丑;旧社会的学生追求真理,新社会的学生追求名利。今天斯文扫地!

  @青春的小鄂霸:当代奇观:高校伪造校史,中国处处皆百年名校。生拉硬扯修校史,牵强附会成“笑史”,国外人看见会“笑死”。

  华声在线综合

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