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下岗工人投300万造出民用潜艇 首秀成功(组图)

2012-05-09 10:38:00    作者:   来源:汉网-武汉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下岗工人 300万 民用潜艇
[提要]昨日上午10时30分,黄陂区武湖武汉立球船厂水池里,一艘银白色潜艇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浮出水面,“失踪”近半小时的张五一打开舱盖,重新出现在大家面前。场外喇叭宣布:“张五一潜艇水下作业演示会圆满成功。”
潜行。

  潜行。

5月7日,张五一坐在“潜艇”驾驶舱进行测试。

  5月7日,张五一坐在“潜艇”驾驶舱进行测试。

张五一团队的工作人员正在为一艘新“潜艇”涂色。

  张五一团队的工作人员正在为一艘新“潜艇”涂色。

5月,张五一“潜艇”制造基地的厂房地基已经打好,不久他将拥有新厂房。

  5月,张五一“潜艇”制造基地的厂房地基已经打好,不久他将拥有新厂房。

  昨日上午10时30分,黄陂区武湖武汉立球船厂水池里,一艘银白色潜艇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浮出水面,“失踪”近半小时的张五一打开舱盖,重新出现在大家面前。场外喇叭宣布:“张五一潜艇水下作业演示会圆满成功。”

  见证这一时刻的,有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以及广州、上海等多家知名媒体的记者。

  打出标语

  “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

  当天上午9点半,张五一的潜艇静静浮在水池上。水池一侧搭起了一个二层楼高的行架,喷上了巨幅海报。行架的两侧各竖了一个红色充气柱,布置成庆典会场模样。在充气柱上挂着两列大字,分别是“追求卓越 科技成果立足全球;敢为人先 新型产品为民造福。”

  现场有记者夸口号写得不错,张五一说:“都是下面人张罗的,我都想不出来。”近一个月来,张五一都在为这场表演作准备,“有客户来,我可以在水池里现场演给他们看。一路过来,有人说过我是疯了板,也需要向他们证明。”

  临近表演时间,陆续有媒体记者到来。成都商报的摄影记者王勤已是第三次飞到武汉拍摄张五一,前天王勤就到了现场,他说:“昨天还帮张五一搬了架子。”

  原定的表演项目是水底捞海参,就在前一天,张五一叫工人去买海参回来,但最终改成了捞水底螺丝刀。

  “水下打捞”

  口误成“水下演唱会”

  上午10时整,“张五一潜艇水下演唱会正式开始”,主持人这个口误,引起观众友善的笑声。伴随着主持人的并不专业的解说,张五一走向潜艇,打开舱盖,下到潜艇底部。

  在张五一关好舱盖后,外围一名工作人员突然猛敲舱盖。过了一会,张五一探出了头,这名工作人员示意,刚才关盖子,垫圈别住了,担心没有封闭好。工作人员重新用手整理一下,张五一再一次关严舱盖,下艇操作。

  听到一阵轻微马达声,只见水面泛起小浪花,不到2分钟的时间,潜艇就慢慢没入水底。虽然是一池自来水,但池水有近5米深,加上未建循环系统,池水有些发绿,单靠肉眼仍然无法看到机械臂在水底的工作状况。过了一会,水池上面的工作人员丢下4把巴掌大的螺丝刀。

  本报摄影记者提前下到水中捕捉镜头。潜艇前进、后退,水面上的人盯得眼睛不眨,有人担心,“怎么还不上来,是不是坏了”。20来分钟过后,水面再起波澜,泛起水花。潜艇冒出了水面,随后舱盖打开。张五一微笑挥手,有记者示意他,“往这边看一下。”张五一很配合的扭过了头,鞭炮礼花随之齐鸣。张五一的衣服后背上有一些水迹,他解释,舱里闷,那是汗水。

  虽然亲眼见证了潜艇下潜作业,现场仍没有一位媒体记者敢提出亲自下潜的要求。

  在众媒体的要求下,张五一请吊车帮忙,吊起了潜艇。在脱离水面的过程中,潜艇底部有两个洞,不断排水。在潜艇的右前方,有一个安装好的机械臂,臂上有一把捞起来的螺丝刀。

  半岛电视台、时尚杂志

  都对张五一感兴趣

  昨天,两名外国记者的身影引起了媒体记者的注意,一聊,竟是来自全球知名媒体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他们的中国助理郭晨说,他们属于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正在做关于“中国自主创新”的纪录片。此前,他们在浙江拍摄了一家造电动车的汽车研发机构,那样的大企业给人的感觉是正规、严谨。制片人感到,中国下岗工人造潜艇这样的画面收录到纪录片中,这股创新力量和那些创新放在一起,本身就很有意思。

  在拍完张五一的潜艇表演后,半岛电视台记者史迪夫对记者谈了感受,“很有趣,张五一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张五一的潜水作业表演还引起了一本时尚杂志的注意。俞小姐来自世界出版界巨头ELLE旗下一本男士杂志《睿士》,这本杂志关注的主要是时尚人物。为什么时尚杂志也来关注张五一?俞小姐说:“张五一是个男士,为的是实现自己的梦想,很好呀!”

  ▲众记者采访张五一。

  张五一潜艇前景不错

  “钱景”发愁

  张五一自称,现在不愁客户和销售,只愁资金,每天开销不少,“每个月得四五万块钱花。”

  在张五一的造船基地,还停着一艘更大吨位的潜艇壳子,一位承包4万亩海域的养殖商下了定金10万元,要张五一打造更大一点更豪华更安全的潜艇,以便带“贵宾客户”在海底看海产品。

  昨天下午6时,记者再次联系张五一。他说,“很有些累。”为了这次表演,遇到的难事有一堆,他说不完。囤水太慢,急灌水,水质太浑,忙消毒,临到表演,泵机出问题,换项目。好歹最后表演完成了,自我感觉成功了。未来还有哪些难题?张五一有的清楚,有的无法预料。

  现场山东客商心态复杂:

  想买一艘去“海底捞”

  又怕别人用潜艇偷自己

  有3名山东客户昨天现场观看了水下作业会。他们都来自山东龙口海产养殖区域。

  看完整个过程后,海产品养殖商栾吉桂认为:“这个东西有好有坏。好处就是可以代替人捞海参,现在都靠潜水员下去,下一趟就是200块左右。坏处是别人买了这个,到海底偷海参,怎么办?“他介绍,养殖户现在一般靠雷达来监控外船闯入自家承包海域。万一别人用潜艇,雷达发现不了。能发现潜艇只有靠声纳,如果这个潜艇被别人用,他们也得更新防盗设备,买声纳比雷达贵6万多元,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5月8日上午,在我市黄陂区武湖武汉立球船厂一座水池里,张五一成功完成了自造“民用潜艇”水下作业的首秀。“潜艇”成功完成实验、下潜、捕捞和上浮等一系列动作。来自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以及国内广州、上海等多家知名媒体的记者和山东的客商,同时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张五一是武汉某纺织机械厂的一名下岗工人,高中学历,下岗后和老婆开了一家小卖部度日。2008年,张五一萌生做“潜艇”的想法,就租借原来上班的厂房开始研制,就着厂房漏风的窗户、斑驳的墙面,张五一放飞了他的“潜艇梦”。从第一艘鱼尾式实验艇到今天的张五一“潜艇”,几年来,他掏空了全部家底,并四处借钱,前后投入300万元,历经无数次失败。而此次民用“潜艇”水下操作演示会的圆满成功,张五一也圆了他的“潜艇”梦。

王晓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