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苹果应避免围绕它的风波扩大化

2013-03-30 13:37:00    作者:   来源:环球时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苹果公司 苹果产品 果粉 3·15 陷害
[提要]央视“3·15”晚会曝光苹果公司不遵守中国“三包”规定,涉嫌售后服务采用中外双重标准后,苹果公司面对批评表现生硬,与中国主流媒体形成对抗。中国的“果粉”炒作“8点20”纰漏,将事情上纲成“官方媒体”对苹果的“陷害”,进一步营造了对抗氛围。

  央视“3·15”晚会曝光苹果公司不遵守中国“三包”规定,涉嫌售后服务采用中外双重标准后,苹果公司面对批评表现生硬,与中国主流媒体形成对抗。中国的一些“果粉”则力挺苹果,与美国主流媒体结为保卫苹果的“同盟”,认为这是中国官方在操纵主流媒体打压苹果,一些人还把苹果看成是中国报复本国信息技术企业在美不公平待遇的牺牲品。

  苹果风波一开始是典型商业事件,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不止苹果公司一家。但事情有逐渐政治化的苗头,这对各方显然都不是好事。

  必须指出,央视作为中国最有影响的电视媒体,有曝光企业问题的权利。这些年“3·15”晚会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总体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是它得以在中国民间长期保持巨大影响力的根本原因。

  我们认为,苹果公司在受到批评的时候如能采取更为谦逊的态度并进行沟通,对事情的解决更有益处。苹果当日声明与其他被曝光公司的态度迥异,调子过于简单、生硬。鉴于苹果公司的特殊地位,这很容易被理解为是店大欺客的“傲慢”。

  中国的“果粉”炒作“8点20”纰漏,将事情上纲成“官方媒体”对苹果的“陷害”,进一步营造了对抗氛围。他们这样做对苹果一点好处也没有,是在害它。

  苹果公司靠着科技和时尚创新闯天下,也赢得了中国大量消费者的尊敬。但苹果不是完美无缺的。不断改进技术、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对它来说也永无止境。这应是我们认识苹果公司,以及认识苹果同消费者及媒体关系的基础。

  处在苹果这样的高位上,回应批评积极而富有弹性,应是一种基本态度。中美存在文化差异,彼此沟通,以及评估对方态度存在天然的障碍,苹果需要更加谨慎。

  苹果风波以普通纠纷开始,也应以非政治的方式结束。西方媒体猜测苹果是中美贸易纠纷的“替罪羊”,苹果应当躲避这样的对号入座。中国的“果粉”们如果真的爱护苹果,就不应炒作苹果“受迫害”的悲情,而应还事情以本来的简单。

  如果真的将对抗激化,苹果显然赢不了,中国得到的也未必就是正分。但由于苹果产品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大,苹果公司的丢分将是最多的。

  现在许多事情在中国时常被政治化,中国内部的价值观分化常把小事搞成大事,导致对立丛生。这是中国自己的问题。外国商业公司应离中国当下特殊的“政治热情”尽可能远一点,别往里搅和。

  对于“果粉”在互联网上对苹果的支持,苹果千万别用它们来判断整个中国社会对这起风波的态度。中国微博上不少活跃人士如今“逢政府必反”,甚至像外国愤青一样“逢中国必反”,这怎么可能是中国的“主流民意”呢?苹果在中国的发展最终取决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消费者群体,而不是微博上那几个喊政治口号的人。

  在这起风波之前,中国公众对苹果的印象很好。“3·15”晚会触及的是一个具体事情,别让它扩大化,成为苹果形象在中国复杂化的转折点。这当中最重要的控制者是苹果公司自己。

沈广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