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看点

万人民调:62.9%受访者坦言当下年轻人很爱吹牛

2012-08-16 09:42:00    作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漫画:郝延鹏

  北京青少年压力管理中心主任熊汉忠指出,人生每个阶段都会有压力,压力不能成为一切不良行为的借口。吹牛的作用只能暂时麻痹自己,并不能减轻压力。想要真正战胜压力,年轻人就应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和增加自己的实力和阅历,了解自我的优势与不足。

  一说起现在的大学同学聚会,南京某地毯公司财务人员李群显得非常厌烦。李群告诉记者,现在的同学聚会完全成了“吹牛大会”,女同学比婚姻,男同学比收入。有个同学在北京一家银行做业务员才一年,就吹嘘自己一年的收入可以在北京市中心买套房子。结果前几日,大家去北京找他时才发现,他在离单位很远的郊区租了一间很小的房子。“同学间何必吹牛呢,这只会让大家的关系变得尴尬。所以,现在同学聚会我都找借口不去。”

  时下,不少人感叹爱吹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至于吹牛的内容,经济收入、家庭背景、学识等无所不包。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0208人进行的调查显示,62.9%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爱吹牛的风气在年轻人中严重,40.6%的人明确表示“反感”爱吹牛的年轻人。受访者中,70后占34.8%、80后占38.8%。

  年轻人都爱在哪些方面吹牛

  由于想在领导、同事面前显示自己有能力,北京某公司职员罗庆华向记者坦言,自己曾在公司庆典上吹牛说,自己在航空公司有熟人,想买飞机票,随要随到。结果上周,公司经理打电话给罗庆华,说自己有个亲戚一家人要去广州,机票很难买,让他帮忙买4张。而且,没等罗庆华回过神儿来,经理就留下一句“等你消息”,就挂了电话。

  这时,根本没有熟人的罗庆华最后只好硬着头皮向经理说自己拿不到票。“本来想通过吹牛博得经理好感,现在反而失去了经理的信任。我这个牛真是吹大发了。”

  年轻人都爱在哪些方面吹牛?调查中,受访者首选“人脉关系”(65.4%),其次是“经济收入”(64.7%),排在第三位的是“消费情况”(62.1%)。其他还有“家庭背景”(54.2%)、“个人经历”(44.5%)、“婚恋关系”(30.9%)、“读书学识”(26.0%)等。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吹牛?“社会风气越来越浮躁”(66.9%)、“吹牛可以增加自信和面子”(59.5%)、“吹牛可以获得人际交往中的优势”(51.0%)排在前三位。其他还有“社会压力大,通过吹牛自我发泄”(45.0%)、“别人吹牛,自己也吹牛”(28.2%)。另有19.5%的人认为,谁年轻时都喜欢吹牛,不只是现在的年轻人。

  湖北武汉的张磊今年读初三,他在班里很不起眼儿。可是,每次在面对爷爷奶奶时,内心自卑的他总会吹嘘自己经常考班里第一名,很受老师同学欢迎。张磊说,自己吹牛并没有恶意,仅仅是为弥补落差,以此博得家人的关注和重视。“吹牛能让自己获得一种满足感,自己在自己的大话里完成了心理满足,降低了内心的自卑和焦虑。”

  北京中晖月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李建中指出,很多年轻人吹牛是为了从心理上快速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可。同时,年轻人阅历较浅,对吹牛造成的不良后果没有深刻体会,所以认为吹牛无所谓,就算大吹特吹也不会造成什么恶劣后果。

  “日益功利化的社会风气和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让吹牛风气越来越严重。”黑龙江应用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李洪东说,在以前,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是看他在某一领域是否取得成就。而现在,很多人看别人是否成功,只看他是否有钱、有关系,成功标准的单一化,让一些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年轻人通过吹牛,来进行自我补偿。“现在许多年轻人对自己的优缺点认识不清,因而错误地估计自己的社会定位,总是习惯拿自己的劣势跟别人的优势相比较。这时,自然就会产生心理落差,而许多年轻人往往会选择用吹牛这个方式来弥补这个落差。” 李洪东说。

  爱吹牛形成社会风气

  会重创社会实干精神

  罗庆华认为,自己偶尔吹吹牛并无恶意,也没有造成什么社会危害,只是为了在他人面前抬起头,所以吹牛并没什么不对。

  对此,北京青少年压力管理中心主任熊汉忠表示“很难认同”。“吹牛并不能提升自我形象,反而会让人反感。这就像泡沫一样,总有吹破的时候。” 熊汉忠认为,吹牛会给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带来危害:一方面,吹牛会让虚假的自我越来越大,真实的自我越来越小。吹牛者一味逃避去解决现实问题,很难成功。另一方面,吹牛的确可以让人在人际交往中暂时获得尊重,但一旦被识破,将完全失信于人。如果年轻人随意吹牛,以后就要用更多谎来圆这个谎,这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熊汉忠指出,偶尔吹牛虽然不会造成大的社会危害,但是,若社会上的年轻人普遍养成一种爱吹牛的习惯,形成很严重的社会风气,肯定会对社会实干精神产生副作用。“如果人人都爱吹牛,这个社会上脚踏实地干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调查中,熊汉忠的观点受到许多受访者的认同。64.1%的受访者担心,爱吹牛的风气愈演愈烈会让脚踏实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影响社会实干精神。

  “我们应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将那些通过实干取得成功的人物,树立为年轻人的奋斗榜样。”李洪东认为,年轻人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偶像的影响,如果社会上每个行业都有一个通过踏踏实实奋斗获得成功的领军人物,那么年轻人就有了自己追逐的正面榜样,自然就会实干。就像香港的李嘉诚,白手起家的他获得了巨大成功,许多香港的年轻人就以此为榜样,认为成功没有捷径,只有踏实奋斗。

  “许多人辩解说,吹牛是为了缓解压力,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熊汉忠指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压力,压力不能成为一切不良行为的借口。吹牛的作用只是能暂时麻痹自己,并不能减轻压力。想要真正战胜压力,年轻人就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和增加自己的实力和阅历,了解自我的优势与不足。“年轻人要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特而独立的个体,没有必要跟别人一样。要想获得别人的尊敬,提高个人素质与能力才是硬道理。”(孙艳 向楠)

沈广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