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中国外交“和谐共处”系时代变迁产物
2012-10-30 15:30:00 作者:王嵎生 来源:解放日报 我要评论
[提要]“不结盟”不等于不加深合作,也不是说中国同所有国家的关系性质都一样,同所有国家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一样。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中国外交虽然也走过一些弯路,但总体上说,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主张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原题: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下)
中国应放弃“不结盟”?
“不结盟运动”是在冷战和美苏争霸时期应运而生的。它反对结盟对抗,反对两霸争夺世界,为维护世界和平、国家主权与民族独立做出了杰出贡献,至今仍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当时,最有代表性的结盟,是北约和华约,其次是“美日安保条约”,“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也是一例,后来随着中苏关系恶化和苏联解体,也就自动“废除”了。中国一直是“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自始至终支持“不结盟运动”。
冷战结束后,华约解体,北约本已失去存在的意义。但美国和一些北约国家冷战思维阴魂未散。美国奉行“东扩西进”政策,把北约边界推进到俄罗斯的大门口;把“美日安保条约”的影响一步步推向中国周边,近年来更是有点咄咄逼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些人沉不住气了。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中国正在“被包围”,处于“C”型甚至“O”型包围圈,应该考虑“结盟”对抗,争取主动。
问题是,现在时代不同了。美国继续推进“结盟”,不得人心。中国顺应时代和平与发展的诉求,主张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和构建和谐世界,首先就在道义上占领了“制高点”,可以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和“新安全观”的亲和力,巧对美日等国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如果我们也开始搞“结盟”或者“准结盟”,同美日或北约“分庭抗礼”,那就势必导致一场全球性、破坏性的“新冷战”。这既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也违背世界人民对新世纪的期盼。
当然,“不结盟”不等于不加深合作,也不是说中国同所有国家的关系性质都一样,同所有国家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一样。拿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来说,中国不赞成G2,主张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但近期来,美国对中国一直“两面下注”。中国同俄罗斯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显然与之不同,10多年来,已经全面深入发展,实际上已是冷战后“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双方都不主张结盟和不必要的对抗。“上海合作组织”虽然一致主张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但在反对“三股势力”方面紧密合作、相互支持。在这种情况下,“结盟”的意义何在?中国应同谁“结盟”?谁又想与中国“结盟”?答案显而易见。
中国缺乏“大外交战略”?
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中国外交虽然也走过一些弯路,但总体上说,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主张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反帝反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霸权主义和冷战,到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再到“新安全观”、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与和谐周边,所有主张都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从“和平共处”到“和谐共处”是时代变迁量变进程的产物,是中国大外交“更上一层楼”了。
显然,当今世界,有两种“大外交”战略在悄悄博弈:一个是美国要建立其价值观基础上的“美国统治下的世界和平”;一个是中国要构建中国“和而不同”哲学思想基础上的“和谐世界”。美国大外交的关键词是“领导”和“决不做老二”;中国大外交的关键词是 “平等伙伴关系”和“合作共赢”。这种博弈可能要长期存在,甚至要持续一个历史时期。我们的时代究竟向什么方向发展,新世纪和平与发展的前途能不能实现,中国对此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世界人民也将在实践中作出正确的选择。(王嵎生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更多新闻:
- 飓风桑迪致美国多个机场取消近万航班2012-10-30 09:09:00
- 核扩散预测结果出错 日本原子能规制委更正道歉2012-10-30 15:29:00
- 石原再次搅局日本政坛 分析称或难改变当前格局2012-10-30 15:29:00
- 飓风重创美国 网络流传自由女神像被淹照(图)2012-10-30 15:29:00
- 印度尼西亚犯罪分子利用社交网站诱拐贩运儿童2012-10-30 15:28:0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