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传承山东精神

2013-10-14 09:21:00    作者:杜洪雷 王若松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北京喜隆多商场的废墟中,奋勇救火的刘洪坤和刘洪魁的遗体搂抱在一起;苏州工业园的厂房中,一马当先的全沾蓉被凝固在灌满石蜡的水槽中;广州珠江岸边,跃入水中救人的牛作涛被打捞上来时,双手依旧保持着挺举姿势……

  这些英雄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山东人。他们赴火场,涉深水,用热血和生命让“英雄山东”成为全国热议的社会现象,让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崇礼尚义的山东精神熠熠生辉。

  本报记者 杜洪雷 王若松

  “看到这个消息

  心里悲痛又自豪”

  11日下午,北京,当刘洪坤和刘洪魁这两个山东汉子的遗体从废墟中被抬出时,战友们围成半圆,不约而同地跪倒。他们用最古老简单也是最有力的方式,表达着对战友的哀思。

  “面对眼前生死相依搂抱一团的遗体,无法言喻的悲壮使得眼角的温度似乎比火灾现场的水滴还要滚烫得多。”北京消防局副局长李进的微博,也许最能准确表达此时战友们的心境。

  “山东人好样的!”“为山东人争光!”“天南地北山东人,越是有灾难的时候越能听见他们的名字,他们真是好样的!”“为什么这么多好人来自山东!”

  北京消防官方微博发布两人遇难的消息,短短一天被转发3万余次,评论近两万条。

  对两名山东英雄的赞颂不仅仅局限于网络。“无论是少校还是中尉,在生死一瞬的险境选择冲进火海,这就代表着咱们山东人的精神。”在济南大学读大四的李冰一早看到报纸上面两名英雄的事迹后感慨。

  “看到这个消息,心里真是又悲痛又自豪,悲痛的是两个优秀的男人走了,自豪的是他们都是山东人!”在济南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工作的陈红梅动情地说。

  危急关头

  总有山东人的身影

  为什么身在北京的两个人,仅仅因为“山东籍”三个字,就会让那么多人想到山东,说起山东人?因为发生在山东人身上的壮举,绝非这一孤例。

  时间回到7个月前,今年3月20日,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石蜡原料起火。28岁的山东莱阳籍消防员全沾蓉托起水枪冲在最前面,就在经过数小时奋战,大火被扑灭时,不幸发生了:全沾蓉不慎滑进流淌着高温石蜡的水槽中,全身被石蜡“凝固”,壮烈牺牲。

  全沾蓉的追悼会引来苏州各界3000名群众,而同样为山东英雄举办的追悼会,一年前在这个城市刚举办了一次。那一次的英雄,是更为年轻的山东莱阳籍消防员孙茂珲。

  2012年2月1日,苏州市工业园区发生火灾,22岁的孙茂珲和战友救出130人后又冲入火场救援,结果撤退的路被堵死,倒在了大火中。两名80后战士的壮举,像刘洪坤和刘洪魁一样,感动了一座城,让人们记住了他们的共同点:山东人。

  “孙茂珲、全沾蓉都是好样的,是山东人的骄傲,也是苏州人的骄傲。”无论是在追悼会现场、工业园区内,还是出租车上采访,这是当时本报记者在苏州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英雄还有很多。2012年10月7日,广西来宾市火灾中,22岁的山东济宁籍消防战士周轲,试图用切割机打开铁门时,数吨重的混凝土横梁滚落下来,把他砸得血肉模糊。

  当“社会道德滑坡论”的声音响起时,齐河战士孟祥斌在金华搭救落水者;当“小悦悦”事件让社会反思人情冷漠时,菏泽单县的牛作涛跳入珠江救人牺牲……

  孟祥斌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孙茂珲被追授“新时期消防勇士”,牛作涛被追授为“全省道德模范”,英雄山东人的群像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生命迸发光芒前

  他们都是普通人

  在生命迸发出光芒之前,这些英雄其实就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在跃入水中救人前,孟祥斌正带着妻子和女儿在金华婺城区购物。这是他们一家难得的团聚时光,之前他已经3个月没有休假了。同样,牛作涛在广州江边散步,发现有人自杀,一跃跳入水中;孙茂珲则是一个爱唱歌爱自拍,喜欢画画和滑板的帅小伙。

  但只要有危难,他们就能挺身而出,这是为什么?

  “见义勇为发生在孟祥斌身上,非常正常。”孟祥斌的战友王昌瑞说,“作为一名山东汉子,祥斌性格直爽,为人正直。部队每次组织的献血、献爱心、捐冬衣活动,他都参加。”

  而10月12日,苏州公安消防支队的张小明主任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牺牲在苏州的孙茂珲和全沾蓉仍记忆犹新。

  “他们是山东兵的典型代表。在部队里山东兵口碑好,能吃苦,作风顽强,敢打敢拼,大灾大难面前勇于冲在前面。”张小明说。

  “我哥哥的水性很好,之前就救过很多落水者。”12日,牛作涛弟弟牛作东回忆,跳河救人是哥哥的一种本能。听闻两名山东籍消防官兵在北京殉职,牛作东说:“他们和我哥都是一种人。”

  血液中流淌

  千百年的英雄气概

  刘洪坤们是军人,或曾经是军人,而其他行业中的山东平民英雄同样值得我们铭记。

  因救助受伤女孩而不慎被车辆撞断腿的最美女孩刁娜;昏倒前一瞬忍着剧痛把客车安全停靠的最美司机宋洋;路遇抢包劫匪勇斗歹徒的梁山好汉丁曙光……

  “见义勇为大多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表现在特定人物身上的行为,它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风尚、一种导向。”山东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孟庆丰说,这些年来,各地不断涌现出见义勇为、抢险救灾赴汤蹈火的山东籍英雄,他们用生命为我们树立了典范,这与千百年来山东人血液里流淌的优秀传统密不可分。

  这种优秀传统是什么?“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崇礼尚义、勇敢坚韧、勤劳智慧”,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曾如此描述。

  孟庆丰说,山东人历来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特别是优良品德的教育,长期被这种文化滋养,一旦灾难来临,不顾个人安危冲上前去救人,就成了骨子里一种本能反应。

  作为旁观者,苏州公安消防支队的张小明有着自己的见解:山东人尚义,古代就有梁山好汉名扬全国,而且山东是革命老区,很多人长期接受革命历史教育,培养出一种英雄气概。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则把这种传统概括为两个词:爱国爱家和大义凛然。

  “这些英勇事迹表明,传统的儒家文化正在当代焕发出新的魅力,并且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适应时代节奏的精神力量,渗透在人们的骨骼中,不断散发出正能量。”王忠武说,作为山东人,我们有义务将这种山东精神发扬光大。

    原标题:用生命传承山东精神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李俊慧
潍坊新闻 · 聚焦 · 娱乐 · 社会 · 体育 · 科技 · 军事
    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网潍坊频道(http://weifang.dzwww.com),拨打新闻热线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新浪微博(@潍坊大众网)提供新闻线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