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2 09:05:00 来源:潍坊晚报 我要评论
背着药箱行走在乡村小路上,“赤脚医生”似乎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温馨记忆。如今,已经上了年纪的他们仍有不少还在坚守,今年70岁的安丘市石埠子镇上株梧社区医生杨清海就是其中一位。他每天要走十几里山路,不时还要翻山越岭,上门为村民看病。古稀之年的杨清海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从医生涯,仍默默为乡亲们服务,打算干到走不动的时候再“退休”。8月8日,记者走近乡村医生杨清海,感受和聆听他从医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记者探访
走十几里山路翻越一座山头出诊
8月8日下午4时许,在安丘市石埠子镇上株梧社区卫生室里,70岁的乡村医生杨清海正在给病人看病。忽然,他的电话响了,原来离此十几里路远的茅子埠村一名老人感冒了,需要打针,由于行动不便,请杨清海去一趟。
随后,杨清海收拾好药箱,骑着摩托车赶往茅子埠村。“我在附近十里八村看病已经50多年了,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就会给我打电话,有的老人不能出门,我就上门看病。”杨清海说,十几里路不算太远,但由于都是山路,比较难走。
行驶到半途,道路变得泥泞难行,杨清海只好下车,推着摩托车慢慢行走。不久,一座山又挡住了他的去路。“要去茅子埠村必须翻越这座山头。”杨清海停下摩托车,背着药箱开始徒步爬山。
“山里的路都这样,我已经习惯了。早点给病人打上针,病人就能早点减少痛苦。”想到病人,杨清海有些着急,不由加快了脚步。
忙了一天,下班回家还要下地干活
经过1个小时左右的行程,杨清海终于到达病人家中。给老人打上针后,杨清海看了一下手表,发现已到下班时间了。“这样我就不去卫生室了,直接回家。”杨清海说,他家在菩萨峪村,还需要走约4里山路。
本以为杨清海忙碌了一天,回家就可以好好休息了,但他到家后,直接换上干活穿的衣服,扛起锄头来到田里干起了农活。“我家里还有四亩农田,种着玉米,地头上种了点蔬菜,这样我和老伴就不用买菜了。”杨清海说,虽然当村医几十年,但他还是一名农民。
“老伴年龄也大了,她下地干活比较辛苦,所以每天下班我就会到地里帮帮忙。”杨清海说,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能多干点是点,这样可以给老伴减轻负担,“家里还有个小孙女,现在由我和老伴照顾,所以我们趁着能动弹多干点。”
晚上出诊,等病人打完点滴才回家
晚饭后,杨清海和老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他的手机又响了起来,附近金鸡窝村的周焕成老人突然胃痛,向杨清海求助。
“周焕成今年69岁了,平时一个人生活,肯定是老胃病又犯了。”挂了电话,杨清海带上手电筒,向周焕成老人家中走去。夜幕下的山路更难走,杨清海小心地前行,十几分钟后终于到达病人家中。
因为病痛,周焕成虚弱地躺在土炕上,不巧,他家的照明灯坏了,这给看病带来了不少麻烦。杨清海配好药,小心翼翼地把吊瓶挂在墙上。记者用手电筒在一旁照明,在微弱的光下,杨清海终于找到了周焕成的血管,顺利打上了点滴。
“我得在这里等上一个小时,给他换药,然后将针头拔出来,才能离开。”杨清海说,晚上出诊是村医的职责,“如果不出诊,病人就要熬一晚上,说不定还会影响病情。”
经历讲述
高小毕业被选去学医,成乡村保健员
1962年,杨清海高小毕业后,跟着父亲在家里干活。后来村里组织有知识的青年学医,从此杨清海与医生这个职业结下不解之缘。“当时我在安丘市一家医院学习,学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如感冒、头疼等。”杨清海说,半个月后,医院给每个人发了一个木制药箱,并赠送了一本医书,让他们回家好好学习。
得知杨清海学医归来,村民纷纷来找他看病。“当时只能看一些常见病,大病根本看不了。”杨清海说,1963年,村里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发烧,他给开了几服药,但病情仍没有好转。后来,孩子被送往城里看病,才检查出是白血病。很多病看不了,这让杨清海很困扰。
“那个年代白天干活或看病,只能利用晚上时间学习医术。”杨清海说,当时生活条件差,他就点着煤油灯看医书,“一开始,我只知道自己是乡村保健员,后来才知道还有一个称呼,叫‘赤脚医生’。”
深夜出诊回家,翻山时摔坏医疗工具
杨清海走山路速度很快,看上去步履轻松。这身攀爬“功夫”是他长年累月练就的,期间摔倒过多少次,他已经记不清了。
提及自己爬山摔倒的经历,杨清海笑着说,磕破点皮算不了什么,让他心疼的是摔碎医疗工具。“当时医疗水平比较差,像玻璃针管和一些药水都比较珍贵,一旦摔碎了只能到城里去购买。”
“记得1970年冬的一个晚上,金鸡窝村一名村民在干农活时扭伤了腰,他的家人让我去看病。”杨清海对记者说,看完病后已经深夜了,他便匆匆往家赶。翻山时一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了,当时一个趔趄滚下山路。“手上和腿上都磕破了,让我心疼的是,三个玻璃注射器和一瓶药水都摔碎了,还有四五个输液器针头散落在地上。”杨清海说,当时他心疼得都顾不上身体疼痛了。
上山采药“尝百草”中毒,两天说不了话
以前,杨清海除了购买药物外,还经常到山里采草药。“到山上采药可以节约费用,还能给乡亲们治疗一些常见的病。”杨清海说。
杨清海在上山采药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从未见过的植物,为了弄清它们的属性,他会亲自去尝,有一次在尝药材时竟然中毒了。“那次我遇到一棵蒜头模样的植物,之前没有见过,心想可能是一种名贵药材。”杨清海琢磨着,便将这棵植物拔出来尝了一下。没想到舌头刚接触到这棵植物便被麻痹了,随后嗓子也被麻痹了,说不出话来。他只能不停地喝水,希望能稀释一下毒素。
两天后,杨清海渐渐可以说话了。“为了弄清楚这是什么植物,我拿着它到大医院进行了鉴定,原来这是半夏。”杨清海说,经过这件事情后,他再也不敢随便“尝百草”了,不过还是会上山采草药。
◎坚守
会坚持到干不动
担忧没人愿接班
杨清海从医半个世纪,见证了农村医疗水平的发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往往几个村才有一名“赤脚医生”。当时村民比较迷信,得了病首先会考虑找“神婆”。
以前村民生病顶多吃点药,直到1970年前后,村里才有打小针这种治疗方法,挂吊瓶是在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杨清海对记者说,由于价格较高,当时打一次小针需要3毛钱,因此大多数农民还是会选择服用药物治疗。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21世纪后,农村医疗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现在除了一些大病,乡亲们得了普通病,在家门口就能治好。”杨清海说,现在乡村医生不仅数量多了,医术也提高了。
行医半个世纪,杨清海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当初与他同龄的村医大多已经退休了,而杨清海仍坚守在一线,默默为村民服务。“再干上几年吧,到不能动弹的时候,我就回家养老。”杨清海说。
“老伴下地干活累得腰都弯了,她想让我回家帮着她干点农活。再说了,我现在都七十岁了,天天翻山越岭去给村民看病,老伴也担心我的身体。”杨清海说,仍在坚持是因为他热爱这份职业,而且给乡亲们看病似乎成了习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上株梧社区有五位乡村医生,年龄最小的也已经51岁了,乡村医生的老龄化让杨清海感到忧虑。“现在年轻人都愿意走出农村、走出大山,到城市里发展,几乎没有人愿意到基层医疗队伍里服务。”说到这里,杨清海的声音有些嘶哑,“如果有一天我们不能给乡亲们看病了,谁会来接我们的班……”
◎记者手记
山路崎岖难行
尽显医者仁心
古稀之年的杨清海本来可以在家安享晚年,但他依然坚持着治病救人的信念,每天行走十几里山路,翻山越岭上门给乡亲们看病,只为让村民少受点病痛折磨。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即使是修建的盘山公路也非常狭窄,只有两米多宽,并不时有陡坡出现。不管是开车还是骑摩托车,只要稍不留神就有摔落下去的可能。那些泥泞的陡坡足以让车轮打滑,我走过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想重走。更不用说那些崎岖的土路和陡峭的山路了。难以想象的是,杨清海老人一走就是半个世纪。跟随老人在山路上行走时,我发现老人很快就汗流浃背,可见他行走得也并非那么轻快。“山路再难走,也要走过去。”杨清海老人说。
“医者仁心”,劳累了一天,晚上本想休息一下,又接到了病人的电话,还是需要上门诊治的。晚上走山路是一件让人烦恼的事情,但是杨清海老人没有一句怨言,背起药箱,便朝着病人家的方向走去。因为早一点到达病人家里,就可以早点为病人减轻痛苦。
尽管老伴多次劝说,在是否继续从医上,杨清海毅然坚持了自己的想法——继续为乡亲们服务。当我询问老人有什么愿望时,他只希望能有年轻人加入到基层医疗队伍……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