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评论员 姚双玉
和平是人类的永恒期望,也是一切发展的前提。
在潍坊市区的虞河边上,有一个充满异域风格的乐道广场,这里矗立着一座高大威严的铸铜雕塑纪念碑,雕塑人物或振臂高呼、或互相握手、或抱拳而立,周边还有多处西式建筑。100多年前,这里由西方传教士修建,医疗、文化一度繁盛;如今,这里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洋溢着幸福与祥和。然而,在二战期间,这里曾被日军侵占,变成了一座阴森恐怖的西方侨民集中营,关押着两千多名外国侨民。正是这段特殊的历史,赋予了潍坊更多和平的意义。
2021年2月3日,国际和平城市协会主席弗雷德·阿门特(J. Frederick Arment) 先生向全球宣布新一期国际和平城市名单,潍坊市成为继南京之后又一座国际和平城市。当前,潍坊获评“国际和平城市”即将迎来3周年,我们细数多年的和平工作,发现潍坊的“和平之声”早已奏响。
潍坊奏响“和平之声”,源于善良又珍爱和平的潍坊人
上个世纪,人类经历了一战、二战的残酷浩劫,潍县百姓在苦难中顽强屹立,也格外珍惜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1942年日本占领乐道院并将其改造为西方侨民集中营,先后关押了2000多名外国侨民,其中有327名儿童,日军对侨民们严厉看管、强迫劳动,侨民们憔悴消瘦、体力枯竭、神情麻木,乐道院成为了西方侨民们的噩梦之地。
面对这样的情景,同处于苦难却善良勇敢的潍坊人决定伸出援手。在孩子们缺乏营养急需鸡蛋的时候,潍县当地百姓韩绪庭东拼西凑淘换了5斤鸡蛋和2.5斤白糖,用长杆挑过高墙电网把东西送进乐道院;为与外界取得联系,掏粪工张兴泰父子充当“人肉电台”帮助侨民传递消息;当得知集中营内食品药品匮乏的情况后,本就贫苦的潍县百姓与各界人士募集了10余万美元善款,以国际红十字会的名义购买药物和营养品,分批送往集中营;木匠刘腾云在集中营内传递情报,制作百姓服装,帮助狄兰、恒安石二人成功逃离了集中营……
桩桩件件,无不显示着潍坊人的善良与对和平的珍视,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饱受战争蹂躏的中国人,向同样需要帮助的民族伸出援手的历史,刻画了勇敢正义的潍坊形象。
潍坊奏响“和平之声”,基于成功申创“国际和平城市”
国际和平城市,是以和平为城市发展理念,融合历史、记忆、遗迹中的和平元素,通过和平维护、和平创建、和平构建的途径,全面提升城市发展并推动国际和平的一种城市形态。申报条件繁多、过程漫长、手续复杂,代表的是一座城市在全世界和平领域的重要地位,意义非凡。
“让潍坊拥抱和平,让人民珍爱和平”是潍坊一直以来的梦想。潍坊的“国际和平城市”首创首成,背后是3年的努力,800多天的奋战,和1000多场的和平活动筹备工作。2019年10月,潍坊市国际和平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正式组建,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作为申创国际和平城市的主体,承载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共同的伤痛记忆,可以教育世人,牢记历史,珍惜和平,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于是,轰轰烈烈的申创工作围绕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铺展开来。为了充实文物史料,潍坊市考察团先后赴成都、贵阳,实地到建川博物馆对接学习,在贵阳拜访了“鸭子行动组”成员王成汉老先生,进行音频、视频等口述史采集。为尽可能还原潍县集中营样貌,特邀请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国内文博界顶尖专家学者,对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进行了整体提升改造,仅博物馆门前的古钟,就反复修改达30次以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1月6日,创建团队向国际和平城市协会提交了84页的申请报告。仅仅过了10天,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就发来了审批通过的邮件,祝贺潍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并于当年2月4日向全球正式发布公告。
潍坊奏响“和平之声”,成于持续承担传播和平的使命
国际和平城市的使命就是传播和平。
潍坊自2021年获评“国际和平城市”以来,始终践行和平使命,对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开展了一系列文物建筑修缮保护、社教宣传、文物征集、历史研究和景区提升等工作,在修缮保护好文物的同时,充分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和平文化传播新高地,为传播和平做了大量工作。
“和平是一种理念,和平的种子只有播撒在广大民众的心间,才能孕育出无数祈愿和平的希望和守护的力量。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和平城市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潍坊申办国际和平城市联合发起人、潍坊市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吉树春说。
以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坊子德日建筑群、大英烟公司旧址等为代表的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既见证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也折射出潍坊地域文化的博大包容,更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珍视,潍坊深入挖掘了一系列富含和平元素的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将和平文化建设与城市更新、文旅融合、中外友好交流等结合起来,讲好中国和平故事。
潍坊担起传播和平的重任,在世界奏响“和平之声”。呼吁汇聚全球和平力量,倡导培育和平文化,向世界传递着共筑和平的愿景,期盼和平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成长为一片和平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