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潍坊临朐鹅肝产业丨一片鹅肝成为一个增长极,临朐算的什么账?

2024-06-19 15:45: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溯 王莹

  大众网记者 李溯 通讯员 王莹 潍坊报道

  2024年初,北京地铁1号线全面启动“年货进京”主题专列巡展活动,临朐鹅肥肝作为地方特色品牌成功入选,鹅肝产品亮相地铁1号线,成功吸引大批消费者。一个是山区县,一个是自带优雅光环的昂贵食材,当二者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从名不见经传到一跃实现“小灰鹅 大产业”的发展目标,临朐在算什么账?

  办起合作社 算好富民账

  在山东春冠食品的鹅苗孵化基地,数十台装满鹅蛋的孵化机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在用照明设备检查成活率。旁边几十箱已经破壳的小鹅苗叫个不停,十分喜人。

  鹅苗孵化基地的王运海告诉记者,“之前自己主要以散养鹅苗为主,面临着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难题。一年下来,只能赚个两三万元钱。”

  近年来,养殖业“无抗化”成为养殖行业、饲料行业、兽医兽药行业的大势所趋,以此为契机,临朐县春冠朗德鹅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应时而生。

  “合作社以春冠养殖基地为主体,通过专业填饲户寻找鹅苗育成户,以25元/只的价格将鹅苗发放给育成户,育成户饲养60-70天,填饲户再以100元/只左右的价格回收,随后运至集中填饲基地进行20-25天的专业填饲。待鹅达到取肝条件后,公司进行统一屠宰,按鹅肥肝品质评级定价。”山东春冠食品总经理马丽君告诉记者,这样就形成了“代养式育成、专业化填饲、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运营模式。同时还积极帮助社员解决生产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形成从产到销一条龙式的服务模式,保证产品全流程质量可追溯。

  赵来新是合作社的一名社员,他说,“现在我既能在家里照顾老老少少,还不耽误家里的农活,从厂里买鹅苗,育雏填饲之后再卖给厂里,来源、销路、价格都很有保障,养鹅还能增加的收益,省心省力,还能赚到不少钱。”

  近年来,临朐县鹅产业积极探索,创建了“协会+企业+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如今潍坊临朐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鹅肥肝生产基地,相关行业企业105家,从业人员六千多人,年出栏朗德鹅五百万只。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在市场上,临朐出产的鹅肝比其他地方出产的鹅肝价格都贵,假如临朐的鹅肝卖100元,其他地方的鹅肝可能就只卖到70元。”经销商王先生说。

  提升附加值 算好产业账

  在上海一家西餐厅,一款蓝莓红酒鹅肝吸引了点餐人耿先生的目光,而耿先生所点的这款蓝莓红酒鹅肝竟出自临朐。

  看似是一块小小的蓝莓红酒鹅肝,其实它并不简单。它跨越着从生鹅肝到熟制鹅肝的一次艰难尝试。2018年,是发展鹅肝产业的分水岭,市场趋近饱和,价格不断内卷,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企业如何转型,如何求变?种种问题的出现,都在等待一个新的发现。

  据临朐圣罗捷公司总经理高元良介绍,当时在研发蓝莓红酒鹅肝的时候,就是一个字:难!生肝需要先煮熟还是先泡酒?如何去腥?如何丰富口感的层次,如何实现量产……每一个看似普通的环节都需要反复调整、试验。

  “我们跟一流西餐厅合作,把产品免费让消费者品尝,收集消费者的意见。过甜、过咸、发涩、发苦,香气被掩盖了,口感不够细腻……每一次配方的调整都会带来新的市场反馈,再根据反馈,不断精进技艺、调整配方,最终成功推出了临朐的红酒蓝莓鹅肝。”高元良坦言。

  2018年下半年,红酒蓝莓鹅肝上市,重点推给高端客户。2019年,供货给所有经销商,市场全面打开。

  思路一变天地宽。从最初的生鹅肝到鹅肝熟制品,鹅肝产业的发展也实现了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产业链条进一步拓宽。目前,临朐已形成了育种、养殖、加工、销售、研发的全产业链条。对于养殖行业的“芯片”——种鹅,龙头企业们还在不断发力。

  “现在的朗德鹅全都是法国进口的,种鹅需要定期更换,还在不断地淘汰补充。目前,我们正在与科研机构一起,尝试研发咱们中国人自己的‘朗德鹅’,如果研发成功了,可以说鹅肥肝的整条产业链就是完全属于咱们中国人自己的了。”谈及未来,临朐县鹅产业协会会长高世峰信心满满。

  此外,将鹅体二次加工,鹅肉、鹅头、鹅胗等做成了老鹅煲之类的“预制菜”。整鹅被运到广东等地,做成烧腊食品。鹅毛送至羽绒加工企业。从鹅毛到鹅体,一只鹅的价值从头到尾“吃干榨净”。未来,临朐县还要计划往特医特膳的角度发展。

  打造“土特产”算好惠民账

  2024年年初,哈尔滨旅游火爆之后,各地互送特产带来的全网“农业大摸底”,临朐如同一颗隐匿的新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在临朐的一家超市,记者遇到了来买鹅肝的孙元宸。“它这个口感比较细腻,感觉有点像巧克力,吃到嘴里比较容易化,并且它的营养也比较不错。我们家经常会来超市买,像樱桃、蓝莓等口味的,全家都很喜欢。”

  如今,鹅肝不再只是运往北上广的餐桌上,而是出现在了潍坊临朐县的各大超市里。“好的产品有两种归宿,或锚定高端,或走向大众。我们与江南大学合作,研发了鹅肥肝滑、鹅肥肝切等产品,让鹅肝这个高端食材也能端上普通老百姓的餐桌。我们加工而成的鹅肝,1公斤我们卖400元,这样算下来,100克就四十来块钱,普通百姓都能消费得起。”高元良说。

  在临朐一家中端自助餐厅里,来临旅游的胡女士忍不住感叹:“这也太丰富了!金砖鹅肝、鹅肝水饺、鹅肝冰激凌……数十种鹅肝制品,琳琅满目地摆在自助区,供我们选择。”如今,临朐鹅肥肝已不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它正在一步步走上中国寻常百姓的餐桌。

  “目前,我们正加大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研发出更多新品,不断提升鹅肥肝的附加值。”高世峰表示。

  一片鹅肝成为一个增长极,不仅来自合作社引领带动下的农户增收,还在于产业链不断完善、附加值的持续加持,更在于鹅肝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

  “下一步,临朐县将在品种繁育上加力突破,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加快建设鹅产品检测和研发中心,组织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建设最具影响力的鹅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同时,还要在固链强链上持续发力,加强本土企业培育和头部企业招引,着力推动临朐鹅产业向百亿级迈进。”临朐县委常委、副县长周作刚表示。